刘闳

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一生有六个儿子。其实我很难想象,刘彻是一个每天离不开房事的人,为什么只有6个儿子呢?

除此之外他还有6个女儿,拢***12个孩子,这可不像一代雄主的标配。不过6个儿子里,他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却选择了年仅8岁的刘弗陵。

汉武帝刘彻的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自杀。

汉武帝刘彻其实是有继承人的,那就是皇后卫子夫的儿子刘据。刘据是汉武帝的嫡长子,所以自然是理所应当成了太子,而且刘据身后还有强大的卫氏家族作为外戚给他撑腰,他的地位应该是不会受到威胁的。

但是伴随着大将军卫青的去世,卫氏家族遭到了汉武帝的清算。失去权力的卫氏家族,自然是帮不了太子刘据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刘据就充满了危机感。

因为刘据本人的思想跟汉武帝是有些差异的,他是一位仁慈的太子,而汉武帝则手段凌厉得多。两个人行事风格完全相反,那刘据自然是逐渐失去了汉武帝的宠爱。

上觉之,谓大将军青曰:?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资治通鉴》

尤其是巫蛊之祸爆发以后,刘据甚至被怀疑有谋反的可能。汉武帝查都不查,就派人去捉拿太子,结果太子刘据全家被杀,刘据本人也因为拒捕而自杀。

可以说汉武帝刘彻最有出息的,其实就是这个儿子。如果刘据能够安然做上皇帝,可能大汉朝的未来就不是权臣把持朝政了。

汉武帝的二小子齐王刘闳,18岁便英年早逝。

汉武帝岁数活得长啊,足足活了70岁,在位54年之久。可是他的第二个儿子刘闳才活了18岁,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所以我们从史书上看不出这位刘闳到底有怎样的才能,只不过他被封为齐王这件事倒是成为了街头巷尾常常议论的焦点。

因为前任齐王刚刚自杀,这一任齐王就英年早逝了。所以大家觉得齐国这边是不适合封王的。所以刘闳死了以后,在他没有儿子继承的情况下,汉武帝撤销了齐国,将该地区封为郡。

不过齐王的母亲倒是有点来头,她是王夫人,在卫子夫皇后年老色衰以后,汉武帝便开始宠幸王夫人,王夫人在此期间为汉武帝生下了皇二子刘闳。

可惜王夫人也是英年早逝,为了纪念王夫人,汉武帝将刘闳封为齐王后,追封王夫人为齐王太后,可惜这么一来母子两人都早逝了。

汉武帝的三儿子燕王刘旦,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刘旦这个人其实并不出名,因为他劣迹斑斑,压根就没有出名的意义。当太子刘据自杀以后,刘旦作为弟弟不仅不感到伤心,反而有些窃喜。他认为自己的岁数大,极有可能被封为太子,所以等到汉武帝病重的时候,刘旦就上书要求自己带兵入京保护汉武帝。

汉武帝是什么人,他当然一眼就看破了刘旦的想法。所以汉武帝下令把刘旦封地中的三个县收归国有,以示惩戒。

汉武帝的意思很明显,太子的位置不是你所能觊觎的,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刘旦心里当然不服气,等到汉昭帝刘弗陵上台以后,刘旦就一直在四处造谣,说刘弗陵不是汉武帝亲生的,还在想办法造反。

其实刘弗陵的出身确实值得怀疑,汉武帝70岁病逝,当时刘弗陵才8岁,可以算算汉武帝是在多大岁数的情况下,才生下了刘弗陵。

刘旦为此还发动了两次政变,最终都被刘弗陵相继识破,后来被逼无奈之下,刘旦只好选择自杀。

所以说刘旦这个人心术不正,根本就入不了汉武帝的法眼。汉武帝在考虑继承人的时候,应该早就把他排除出去了。

汉武帝的四儿子刘胥,吃喝玩乐一把好手。

据说汉武帝的儿子当中,性格最豪放的一个就是这位刘胥了。他应该是那种武林侠客的性格,喜欢骑马射箭,游山玩水,不喜欢读书看报,对政务也没什么经验和态度。所以刘胥压根就没有被汉武帝当成过继承人。

而且刘胥跟刘旦是一母同胞,都是李姬的儿子。在刘弗陵登基以后,刘胥跟他老哥刘旦一样,也开始想要夺取这个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