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诗之道源远流长。其起源大致在殷周时期,诗难而押韵,类似祭祀仪式,与乐舞祭祀关系密切,与后世诗歌有较大区别。真正诗歌的出现,应该是从《诗经》开始的。诗歌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感情。喜怒哀乐是诗歌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出发点。《诗经》中最为广泛的“风”诗就属于这一类。汉代学者何修说:“男女相怨,所以同唱。饥饿的人歌唱他们的食物,劳动者歌唱他们的事务。”(公羊传注)这些都是当时人们对诗歌的理解。今天,世界复杂,生活变化,人心复杂。尽管如此,诗歌的功能并没有改变,“诗言志”(出自《尚书·要典》)的传统仍然是重要的诗歌内涵。“志”是心,是思想和情感。抒发情感是诗歌的原生态,要求诚实是理性的倡导。而以理取胜的诗多是停滞不前的,以情取胜的诗是从自然出发的,更体现了诗的本质。《文心雕龙》云:“心是志,言是诗。”他还说:“人有七情,有情,有情有志,是自然的。”(《文心雕龙》;明诗》)因此,对事物的感觉所形成的诗的自然形式,远胜于为释义而形成的诗的雕琢形式,这就是诗自然的原因;诗歌的“精神”与此密切相关。

郭顺民的诗更多的是灵性而不是空灵,是心灵之外而不是理想主义,而是心与物相通,物与我交融,从而营造出一种活泼的境界,一种隐藏着生命理念的诗。他的诗心的表现不求其美或其巧,而在于意象的创造和精神的安顿。作者细腻的感性思维和开阔的视野,让他的诗别具一格,令人印象深刻!

就我所能读到的,我认为郭顺民的诗有三个特点。

第一,审美情感的深层表达。在诗歌创作中,“兴”与“情”密不可分。刘勰说:“触动了情绪,就会因变而得会。”“登山满山,看海满意。”就审美心理而言,人是因人而异的。只有当情感进入主体意识,被主体的情感记忆所感动,才能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在审美唤醒的整个过程中,美感总是伴随着、渗透着."(现代美学体系,叶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83页)郭顺民的很多诗都是在这种美感的刺激下写出来的。如《秋天的张家界》:

山涧旁,竹菊石香。

猴兵行色匆匆,轿子客懒盯防。

目是丹青,神在绿廊。

天街今天拜访了我,并走过了云庄。

这首诗看起来闲适洒脱,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唐代王维的诗。信是它写的,没有雕琢感;然而,兴奋的感觉,一种审美的情感境界,自然地融入了诗歌。前两句说的是山和石头,是固定的东西。凡是游山玩水的人都能看到,都能写出来,但作者没有写这个。她用了“气”和“香”两个动词,赋予山石一种动态的生命气息。“自溪”和“石上香”这两个词,没有美感的诞生和驱动,是很难写出的。中间的两副对联,书写者所见所感,也是相当独特的。“眼中有画师”“心中有青画”,包含了山、水、色,将神与环境融为一体。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所经历的环境和心境的交融,产生了一种自由而精致的境界,使人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之美。

第二,对对象意义的感性把握,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巧妙融合。这种融合来自感性,又回归理性。中国著名哲学家阿恩海姆说:“知觉活动在知觉层面上也能达到理性思维领域令人羡慕的能力”(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知觉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版,56页)。郭顺民的诗歌,就其艺术穿透力而言,是对自然和社会的客体意蕴,从感性的诞生到理性的认识,将她的诗歌推向了精神自然的高端。试读《满婷方巍袁春词》;

楼角处有淡淡的人语,画厅春意盎然。莺渡柳线,鱼浅渡桥门。湖面上的倒影参差不齐,石头的声音此起彼伏,冰玉此起彼伏。亭外发长笺短信,口绣外文。

狂喜,芬芳,舒舒朗朗,墨灵。只是一个同学,一个少年,一个修养。几度豆蔻,万卷,惜秒争分。彭山遥远,刚柔并济,天道酬勤。

这是作者写自己任教的大学校园的情景,表达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希望,对大学校园环境的赞美,对学生发自内心的鼓励和希望。诗人为景所动,楼盖彩霞,湖光倒影,柳丝摇金,春色渐浓。而一个长音符和一个短传递,则从静态到动态,进入了活跃的理性思考。这时,活跃在她眼前的是那些立志修身的学生和少年。也许,她被学生读书的声音感动了;或许,满园人气的景象让她进入了更深远的思考:刚柔并济,天道酬勤,这些带有哲学色彩的诗句跃然脑海,诉诸笔端。郭顺民是一个相当理性的诗人。她歌唱大自然的美丽,但她没有闲暇。总是在审美想象中,以饱满的生命热情,阐述着生命的道理,宇宙的道途,赋予诗歌深邃昂扬的精神。

第三,注重诗意语言的锻造。融化的诗歌,就像塑造人物一样,独一无二,独一无二。

且看“教师节”:

多少年过去了,自古以来,人总是有喜有忧。

问安心往事,登高笑锁舟。

长途百步老,三尺未歇。

今天风很大,是一场浩大的秋洗。

这首七律诗是诗人的新抒情作品。它不讲豪言壮语,也不写如何兴奋,如何努力。而是只是以平常心看待目前的工作变化,平静过去笑着回到船上。不管路途有多远,肩膀有多重,三尺讲坛依然是它的最爱,值得全身心投入。诗中隐含的心态就像春风和静止的水。在当今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能有一颗如此从容大度的心,实属不易。诗如其人,文之心即人心。知人论世,读诗知人,诗中有人,人即诗。文学塑造人物,很多人知道小说擅长长辈,却很少有人知道诗歌可以塑造人物。而郭顺民的诗歌则更好地体现了诗歌理论中的“诗人合一”。如《路边丁香花》:

雨后凉爽,新芽诞生,静止的植物在清晨苏醒。

就像十六闺女,清韵芬芳不避人。

短短二十八个字,把路边的紫丁香写活了。雨后的紫丁香,绽放着新的雌蕊,静静地枝头,迎接清晨醒来的时候。像闺阁中的少女,芬芳押韵,自然不避行人。形神兼备,我闭上眼睛沉思,就像一个站在路边的少女。人性化的丁香是诗人心灵思考的产物,诗人的心灵启发了丁香的心灵。通过物我的深度交融,展现生命的精神美。这是郭顺民诗歌的审美特征。

读郭顺民的诗,让我相信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是有灵魂的。她是诗人灵魂的延伸,是人的灵魂的灵魂,从而创造了艺术生命。正因为如此,她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她才能焕发出精神的光辉,从而陶冶她的气质,涵养她的生命。可见诗歌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