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品是否应该被语文教材驳回?
认为鲁迅作品不再适合语文教材的合理理由;
鲁迅的作品是汉语从古代汉语(文言)到现代汉语(白话文)的过渡阶段。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不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背诵。
认为鲁迅作品不应从语文教科书中删除的合理理由:
鲁迅作品的本质是思想性的,学生读不下去的原因是教学问题。其实语文教学还是有很多问题的。比如古诗词,比较难懂,但是学生只要背下来,根本调动不了积极性。
这些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之前的教学中,确实存在对鲁迅作品的不当解读,鲁迅也是人。其实他的作品太多被收藏或者太过思想性,是对作者和作品的不尊重,学生的兴趣也调动不起来,严肃的作品很多。学生讨厌他们是人之常情。
当然,鲁迅作品的思想性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强的,这对当时的社会状况确实是一个打击,会给人以很大的思想冲击。这些思想内核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药》中表现出来的“与己无关,高高挂起”这种常见的行为,至今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药》中极具穿透力的话语,现在读来依然非常震撼。只是前提是对这些社会现象,鲁迅使用的写作工具,鲁迅描写的场景人物等有初步的了解。如果你连理解它们都有问题,更不用说谈论的是意识形态的核心。不过这并不是选教材的障碍,因为语文作为一门课程是有老师指导的。如果你连这都看不懂,那问题就不应该在学生身上。
而作为文学作品的载体——写作工具、小说的故事和环境描写、人物刻画、诗歌的音乐元素、修辞手法等。——都是为了表达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核。如果这些元素不能激起读者的情绪(主要是七情:喜、怒、忧、思、悲、惧、惊;六欲:眼、耳、鼻、舌、身、意)吸引不了读者,对思想核心的表达非常不利。这也是文学作品在时代中的局限性,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语文教材中加入更多能让学生感同身受的有时代感的作品,也是有好处的。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作品,老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场景等基础的引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基本理解,更深层次的思想提炼过程,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都需要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教学技巧。所以语文老师不是语文老师,对语文老师的要求应该更高,这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缺陷。在语言文学基础的教学上,甚至远不如一些古代时期的教育。
在复杂的语文教育形势下,鲁迅作品是否应该退出语文教科书的舞台,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这个命题的意义很重要,关键不是结果,而是它反映的教育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的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