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并不缺钱,为什么要在香港第二次上市?
阿里巴巴要在香港第二次上市,这是很久以前就许下的约定。2013年,阿里集团考虑整体上市时,首选上市地点为香港。然而,当时的香港证券交易所认为阿里的合伙制度属于“同股不同权”。阿里不得不选择去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但这也创造了美国股票的最大首次公开募股记录。马云曾经说过:“只要条件允许,我们会回来的,这一想法没有改变。”2018年4月,港交所进行进行了“过去25年来香港市场最重大的上市机制改革”,不再纠结“同股不同权”。然后有传言说阿里将返回香港,直到现在靴子落地。
“同股同权”是指一股一票,谁的股票多,谁的投票权就大。“同股不同权”则将股份分为高投票权和低投票权。经济回报是一样的,但是拥有高投票权的股票拥有更高的投票权。一般来说,拥有高投票权的股东是公司的创始人。第一个实行“同股不同权”的国家是美国,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典型代表是谷歌和脸书。当时港交所体系不接受“同股不同权”,并认定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也属于这一类,所以它不接受阿里。然而,阿里巴巴当时回应称,“我们从未提议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方案”,“典型的双重等级结构,是让那些拥有更高投票权的人在公司的任何业务上享有投票权”。但是,我们的计划充分保护股东的重要权益,包括不受任何限制地选举独立董事的权利、在重大交易和关联交易中的投票权等。
在2019年1月香港浙商协会的成立仪式上,马云回应了阿里将在香港上市的传言,表示我们将认真考虑香港,希望参与香港金融市场的建设,真正将其建设成为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金融中心。
此外,香港上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阿里的全球化战略。东南亚和南亚市场是下一阶段全球化的战场。世界上将近一半的人口都在这里,阿里已经为此制定了计划:Lazada、PayTM…….在香港上市将成为推动阿里全球化的火箭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