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年关刘福》系列的目录?

目录

一般订单

文化北国的精神与生存

带着灵魂向北旅行

蘑菇气体

度过一段浪漫而慷慨的时光

轶事娱乐

年关刘福

世界上的俗语

文学世家

天堂里优雅的方言(两个话题)

东北人,东北人

整晚昏昏欲睡的谈话

好妓女

鱼风

小镇写作(两个话题)

三首关于过去的诗

天沙子

旧国军

盐沼

芒竹河

小酒馆

客栈伙计

金继良

放一盏河灯

马兹库夫的一生

纸美人

古巴列夫上校。

休息(后记)

这本书的序言

功能和注释

文章节选

阿城的小说有着异常浓厚的北国气息。绿草如茵的大草甸,浩浩荡荡的乌苏里江和松花江,辽阔的雪域和荒凉的森林,对于生活在江南的我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乡土气息”和“异国情调”。不过,阿诚的笔法虽然涉及到这一点,但并不止于此。他在展现东北独特的自然景观的同时,更关注自然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更关注自然对人的铸造力量。这样,阿城的小说表现出了深刻的文化意蕴,也使他的小说成为颇为典型的东北文化小说。

说到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小说,自然会考虑到其中的风俗文化。诚然,阿城在某种意义上在文坛上是有名的,他的名著《年关刘福》生动地描述了哈尔滨的节日习俗。此外,东北人的家和吃在《菇息》、《酒馆》、《三论往事》中有所表现,在他的《文家》、《河灯》、《纸美人》中有对东北人顶礼膜拜的民俗的描写,特别是《蟒蛇珠江》等小说中鄂伦春族、赫哲族、东北萨满的狩猎和萨满教。比如《蘑菇气》里一堆人贪吃狗肉,“二哥”杀狗、老邱暴食的场景,东北味很浓。虽然是“口在味在,有同有异”,但不同地域的人在饮食上还是有各自的禁忌,也有各自的优势,这也构成了地域文化在饮食文化上的基本差异,比如东北的狗肉好吃。

从阿诚的创作来看,把他视为当代中国最杰出的风俗画小说家之一应该不会错。然而,阿诚的文学身份显然不止于此。他似乎并不满足于对东北民俗的“奇观”描写,而是着力于书写中国北方的民魂。“文学是人学”。无论此时的理论评论界是褒是贬,阿城的小说创作无论如何都坚持了这一原则。对于阿诚的坚持,我内心是充满敬意的,因为无论如何,地域文化(包括东北文化)的内在本质还是通过这个地域的人民精神和民间生存能力体现出来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阿诚的小说中遇到了命运不同的人。

几乎生活在东北,几乎是“土著”的东北人,是《阿城》中刻画最多的人物,也是最突出地反映东北人性格特征的,尤其是生活在荒凉寒冷的自然环境中的山民、渔猎者形象。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一方面,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然地改造自然,但另一方面,自然又可以独立于人的意志铸造人格和人性。东北人的独特,自然是因为东北独特的自然环境,阿城盐滩、酒馆、蟒蛇珠江、天堂雅化、河灯。东北自古英雄辈出,从传说中的湘马、关东侠士,到抗日英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无不表现出令人钦佩的豪气和大度。另一方面,东北人的这种性格是惊心动魄的残忍和野蛮,这就是东北有英雄,也有土匪的原因。《胡天胡地》中的杀胡骚和《蘑菇气》中的杀狗真是让人心惊肉跳:“其中一个土匪走过来,抡起了利亚维奇的下巴。仔细看,认真看,是个蓝眼睛,剜一个玩玩。‘嗖’的一声,拔出匕首,利落的‘圈’下一个。"

阿成,男,原名王阿成,1949,山东博平人。我做过司机,工厂干部,编辑。著有长篇小说《冬雨打死马》、《扭捏》、《嚼罪》,中短篇小说《念观刘福》、《胡天胡地胡嫂》,散文集《哈尔滨人》、《春风花开》、《胡地风月》等。、英国小说如《好妓女》和法国小说如《空坟》。其中《年关六首》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好妓女》获东北三省优秀作品奖1991,《北人》、《北人》获黑龙江省政府文艺奖1992。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还有《精神》、《运气》、《赵一曼夫人》、《浪漫大方的时光》等多部长篇小说。现就职于哈尔滨《晓说林》编辑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