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是蒙恬发明的吗?蒙恬为何被称为“笔祖”?

毛笔是文房四宝之一,是古人离不开的书写工具。在毛笔产生之前,人们是用刀把字刻在竹片木板等材料上的。

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驻军边疆,经常要向皇帝奏报军情。由于边情瞬息万变,文书往来频繁,用刀刻字速度太慢,于是蒙恬随手从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扯下一撮红缨绑在竹杆上,蘸着颜色用来写字。人们认为蒙恬使用的就是毛笔的雏形,因此,蒙恬被后人尊为“笔祖”。

其实,早在蒙恬生活的时代之前,就已经出现毛笔了。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彩陶上面,有许多线条流畅的花纹,从形态上看显然是用毛笔画上去的。商代的甲骨文上也有毛笔书写的痕迹。殷墟出土的三块牛胛骨板上,就有几个用毛笔写成的文字。

在有的龟甲片上,还可以看到一些未刻的文字尚留有施朱涂墨的痕迹,由此可以推断,人们用毛笔写字的历史至少已经有3500年了。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集《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其中有“贻我彤管”的句子,有人认为“彤管”就是红色笔杆的毛笔。

考古发现最早的毛笔制作于战国时期,被称为“战国笔”。

1954年,在湖南长沙出土的一座战国楚墓中,发现了一支上好的毛笔,长约21厘米,直径0.4厘米,笔头用优质的兔箭毛制成,与现在使用的毛笔非常相似。这支“楚笔”就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毛笔。

总结:

在秦统一六国以前,毛笔在楚国叫作“聿”,在吴国叫作“不聿”,在燕国叫作“弗”,只有秦国才把毛笔叫作“笔”。毛笔还有“管城子”、“毛锥子”、“中书君”、“毛颖君”等多个名称。

蒙恬虽然不是毛笔的发明者,但他对毛笔的制法作了改进。据记载,蒙恬把鹿毛用在笔头的中间,把羊毛围在外层,这样制作出的笔头刚柔相济,方便书写。蒙恬虽然被后人尊为“笔祖”,但是毛笔出现的时代要比他所处的年代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