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和茅盾最著名的作品

巴金(1904 ~)

中国现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福干。四川成都

。巴金是他1929之后的笔名。也有笔名,如裴淦,宇易,王文慧和欧阳景荣。

巴金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和写作中,通过阅读中国的古代诗歌、散文、小说和外国小说的汉译本,受到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五四运动传入四川后,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等书籍,吸收各种新思想、新理论。他在接受五四科学民主思想的同时,也受到了克鲁泡特金、埃玛·戈尔德曼等文章中无政府主义的影响。1920年5月,考入成都外国语学院。次年年初,他成为成都半月社的一员,在该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如何建立一个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并参与组织了以无政府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团体平等社。1923年5月,巴金冲出封建家庭赴上海求学,考入南洋中学,并于年底赴南京加入东南大学附属中学。1925夏天毕业,报考了北大,但是因为肺病没有进考场。他在回上海养病期间,翻译了克罗波特金的《面包与自由》,继续从事无政府主义宣传活动。在新文学运动的推动下,从1922年到1924年,巴金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了30多首抒发情怀的新诗,这是他在文学创作上的第一次尝试。

巴金在上海的家里。

1927年2月,巴金赴法国留学。在异国他乡的孤独生活中,断断续续地写出了第一部中篇小说《死》,并于65438年至0929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受到文坛的高度重视和读者的好评。从1928年2月回国到1941年底,他写了15篇中篇小说和近70篇短篇小说(《复仇》、《光明》、《电椅》、《将军》、《沉默》和《上帝》)。这一时期他的小说的两个基本主题是表现知识青年反抗现实、献身理想的活动和他们充满激情的矛盾苦闷的思想感情,抨击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不公正和罪恶前者以死与雾、雨与电为代表,都被冠以爱情三部曲,带有浪漫色彩。后者以他在封建家庭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为代表,更具现实主义色彩。《家》不仅是他文学道路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小说。其他中篇和短篇小说也从多方面描写了工农的艰辛和斗争,以及外国人的苦难和悲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无论是讲故事、抒怀还是论辩,都流畅、真挚、动人。

抗日战争时期,巴金先后写出了《抗战三部曲(火)》、《憩园》、《四号病室》、《家》。

后来又代表了其创作的最高成就,如《寒夜》等中篇作品。他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返老还童草》、《小人物与小事》和龙、虎、狗。

《乡愁》等散文集五部。这些描写琐事的作品揭示了金钱带来的罪恶。

病人的痛苦,家庭经历的悲剧,普通人之间的纷争,揭示了社会底层的各种世态,控诉了阴森冰冷的黑暗现实。

巴金也是翻译家、编辑和出版商。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他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家的作品,如屠格涅夫、赫尔岑、高尔基和王尔德。1935以来,长期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编辑工作,主编过《文学丛书》等多种丛书,主编过《文姬月刊》、《文聪》、《烽火》等文学刊物,发现和培养了许多文学新人。

建国后,巴金写了近百万字的小说。

,散文,也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1952年和1953年,巴金两次去朝鲜体验生活。散文、特写集《生活在英雄中间》和短篇小说集《李大海》反映了朝鲜战场的战斗生活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们。散文集《快乐的日子》《颂歌集》歌颂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好的新生活,新人民。散文集《中国沙城的节日》、《难忘的感受》等,通过在国外访问的经历和感受,描述了中国人民与其他国家人民的友谊。

巴金小说《家》手稿

文革期间,巴金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重译屠格涅夫的《处女地》,开始翻译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粉碎“四人帮”后,巴金继续写作,主要工作是记录他。

“真情实感”随笔

。1977年5月,巴金发表了散文集《一封信》,此后,他又发表了许多创作回忆录和散文集。

。从1978年底到1986年7月,他写了五集150的散文,告别了文坛。他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严格的自我剖析,与读者心连心地交流着他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刻思考。他还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和支持各种旨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活动。1980年底,他发起成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并捐赠巨额稿费和大量书籍手稿。从1986到1993,他编辑出版了26卷《巴金全集》,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部作品集,收录了他自1921以来的小说和散文。

、散文、诗歌、序言、传记等。,还有书信和日记。

巴金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的部分作品

巴金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外国语言。巴金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作为七位“荣誉嘉宾”之一出席第47届国际笔会,被授予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被授予美国文学艺术学院荣誉外籍院士称号。1949之后,巴金多次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81、1984,两次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96 12连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他也是第六、七、八、九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此外,他还担任中国笔会中心主席、中国世界语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收获》主编等职务。

茅盾(1896 ~ 1981)

中国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闫冰和茅盾是他常用的笔名之一。

出生于浙江桐乡。我父亲是一个思想开放的改革派。茅盾就读于嘉兴中学,自幼爱读古典小说,启发了他的文学思想。1913年,茅盾考入北大预科。预科毕业,8月份去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1916。1920年初,开始主持《小说月报》小说新潮专栏的编辑工作,撰写《小说新潮宣言》、《新旧文学大讨论》等文章,揭示他对文学发展的基本看法。11年6月,《小说月报》编辑,全面革新。1921年,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在北京成立了文学研究会。从那以后,我主要从事新文学的倡导和批评以及外国文学的评价。两年后,由于商务印书馆守旧派对《小说月报》的创新不满,茅盾辞去主编职务,调到中文系。同时,积极致力于社会革命活动。1921年初,参加上海* * *团活动。7月中国* * *生产党成立,成为党的最早党员之一。1922后,以《小说月报》编辑为掩护,任中共中央联络员,在中共中央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和上海大学任教。1925年爆发五卅运动,参加群众运动,与郑振铎等人创办《公理日报》,不久被迫停刊。与此同时,文学思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925出版的《论无产阶级艺术》与郭沫若、云等人前后出版的作品一起,构成了后来革命文学运动的序幕。1926年,受中共中央之命,以党员代表身份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左派国民。会后,毛泽东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1926年底,北伐军占领武汉,建立国民政府。茅盾去武汉做汉口《民国日报》总编辑。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公开造反,茅盾离开武汉,经牯岭回到上海。从此,以茅盾为笔名,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

创作从1927年9月到1928年6月,茅盾完成了《蚀——幻灭·动摇·追寻》三部曲。小说描写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多为女性)跌宕起伏的境遇和心态,也流露出作者反思这场革命的心情。当时正是革命文学论争的高潮,茅盾和这部小说都卷入了论争,受到了文学界更多的关注。1928年7月,他离开上海赴日,在东京、京都逗留期间,写下了《虹》、《骑士文学A B C C》、《杂项神话》、《西方文学概论》等系列小说,以及《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论文。

1930年4月,茅盾从日本回到上海。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一度担任左翼作家联盟的执行秘书。此后,茅盾和鲁迅一直在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和社会斗争。20世纪30年代是茅盾创作的成熟期和收获期。这时中篇小说《路·三面》和优秀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堡》完成。同时,在《申报·自由谈》、《太白》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散文、文学评论和作家研究专著。1933年6月,小说《子夜》出版。作品以上海几个资本家之间的勾心斗角和兼并斗争为背景,描写了工人运动和农民暴动,帝国主义、反动政权和民族资本主义之间的冲突,军阀之间的混战等。这是一部大规模描述中国社会全景的杰作。它的出版显示了左翼文学的成就,把新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五四”以后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瞿秋白评价说:“这是中国第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茅盾在描写近代中国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在《子夜》等作品中对社会生活的艺术视野和创作理念的全面把握和分析,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午夜手稿

抗日战争爆发时,茅盾致力于抗敌救国。1938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4月,由他主编的《文学阵地》创刊,同时主编《包利在港》社论副刊《林炎》。第一阶段的长篇故事就这样完成了。1939年3月赴新疆大学任教,升任新疆文化协会主席。1940年5月,从新疆到达延安。他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并为《中国文化》和其他刊物写了许多文章。65438+10月,抵达重庆。先后完成《白杨礼赞》、《山水谈》等优秀散文创作。1941皖南事变后,茅盾等一大批进步文化人物到达香港。5月,揭露国民党特务统治的小说《腐蚀》在《大众生活》周刊上连载。9月,主编《笔谈》双月刊。65438+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占香港,茅盾转战桂林、重庆等地。这期间有《霜叶红如二月花》、《上班》和《清明节前后》等作品。

抗战胜利后,茅盾到上海编辑《文艺界联合会》杂志,从事争取民主与和平的活动。1946年底到1947年初,他访问了苏联。他著有两本书,《苏联访谈录》和《访苏杂谈》。1947年底,茅盾再次赴香港,参加《小说月报》工作,主编《文汇报文学周刊》,在香港重新发行。这本小说练习连载在这本杂志上。1948年底,他到北平参加新CPPCC的筹备工作。1949年7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后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49年,在中国文艺工作者第1次代表大会上,茅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文化部部长,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这一时期,茅盾的文学工作以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为主。他的作品包括《倡导集》、《夜读》、《关于历史和历史剧》等。晚年,在病痛的折磨下,我完成了回忆录《我走过的路》的写作。1981年3月27日,茅盾在北京逝世。在他弥留之际,应他的请求,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他的中国* * *生产者党党员身份。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文集》有10册茅盾文集。自1984年以来,《茅盾全集》已出版40卷,约12万字,囊括了他的全部文学作品。此外,《茅盾选集》的译本已经出版。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