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第八部小说,被视为他“最爱的孩子”。从1849到1850,每月出版20册。这本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入了作者自己的许多生活经历。狄更斯出生于社会底层,他的祖父和祖母曾长期在克鲁勋爵家做仆人。他的父亲约翰在海军军需官办公室工作。狄更斯12岁时,因为资不抵债,妻儿被带到马查尔西债务人监狱和他一起生活。当时,狄更斯在泰晤士河畔的沃伦布莱克鞋油作坊当童工。他的姐姐范妮比他大两岁,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他们是这个家里唯一两个不住在监狱里的人。

《大卫·科波菲尔》写于1848年至1850年,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自传体小说中,狄更斯用“大卫自己的历史和经历”从一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他的人生道路,表明了他的人生态度和道德理想。作品中展现的生动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鲜明深刻的时代特征。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关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孤儿科波菲尔忍受了很多苦难,从生活中吃了很多苦。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通过不屈不挠的奋斗,他终于取得了事业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大卫的生活很艰难。他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八岁,母亲改嫁,继父无情,妹妹铁石心肠。在大卫的成长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不友好的人,残忍的校长,狡猾的朋友和虚伪的流氓希普。

然而在命运的折磨下,大卫依然美丽善良。她的婆婆贝西小姐性格古怪,但很温柔。她帮助大卫去上学。安妮文静聪慧,给大卫好感;辟果提和她的哥哥表达了他们的善意和关心。这样的两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狄更斯用大卫·科波菲尔的企业家精神和高尚情操来否定剥削者的唯利是图和强盗、骗子的敲诈勒索。人性的光辉永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