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特·格拉斯的小说《铁皮鼓》,你知道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吗?
《铁皮鼓》写作背景介绍;
二战末期,德国一片废墟,以小说家雷马克、a·茨威格、诗人戈特·弗利尔·本为代表的“流亡文学”从国外归来。然而,德国文学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一时期的文学语言明显生硬,缺乏生命力,人们在努力寻找失去的语言特色和生动性。但是,作品中的语言依然平淡。战后废墟文学主要反映战争生活的痛苦,其内容几乎全部来自现实生活。显然,这个时期文学的内容比文字更重要。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勇敢地拿起笔,毅然决然地在纸上写下内心的苦闷和沮丧,用甚至刻板的语言表达这迷惘的一代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铁皮鼓》取材于格拉斯之前写的很多独立剧本和草稿片段。这本书的整个创作过程历时约四年。他为这部小说草拟了不同的标题,小说最终的构思和想法也逐渐被探索出来。很多章节从一开始就有多个版本,很多章节齐头并进。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扩展、调整、修改的过程,就像雕刻一个雕塑。为了保证细节的真实性,格拉斯去但泽进行了实地考察。
德国新一代文人大多出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生活在东德,充满革命乐观主义,讴歌经济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生活在西德的作家有一段时间感到严峻,面对废墟不得不“从头开始”。最初几年,他们写了许多哀叹祖国命运和个人不幸的作品,被称为“废墟文学”。成立于1947的“47社”已经成为重新团结西德作家的中坚力量。《铁皮鼓》是一部奇书,情节、人物、结构、文笔都很奇特。奇、怪、奇的特征构成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铁皮鼓》是德国战争文学向反思文学转变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