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蒂·勃朗特老师原文|评论|欣赏

作品摘要

威廉·克林姆沃思的母亲是一位高贵的女士,她因为嫁给了一个商人而得罪了她的两个兄弟。丈夫去世后,威廉的母亲一贫如洗,但一个出身名门的哥哥,眼睁睁看着妹妹留下两个孤儿,含恨而死。直到那时,两个叔叔才同意支付威廉的教育费用。在威廉被他叔叔抚养的十年间,他生活在栅栏下,感到羞耻和羞辱。最后,他和叔叔分手,去投靠自己的亲哥哥爱德华,他是一个发了财的工厂老板。但是爱德华一点都不在乎威廉,对威廉也是陌生人。由于无法忍受哥哥的虐待,威廉愤然离开,去了布鲁塞尔的一所私立学校当英语老师。他还会见了女校长Zolede和手工艺教师Frances。佐勒德一开始迷上了威廉,后来为了钱抛弃了他,另寻高枝。另一方面,威廉爱上了聪明好学、善良倔强的弗朗西丝,两人互相欣赏,几经波折终于结婚了。

选集

第二十章

一份丰厚的收入是我所需要的,也是我目前的目标和得到它的决心。然而,这个目标从未像现在这样离我如此遥远。随着八月的到来,学年结束了。考试已经结束,颁奖已经结束,学校已经关闭,所有大学和寄宿制学校的大门一直关闭到10月中旬。时间过得真快,快八月底了,可是我的位置呢?如果我在上个季度初就开始采取一些措施,不是更好吗?相反,我失去了另一个职位,因为我放弃了我在鲁特小姐学校的英语老师的工作。我愿意把我的年收入减少20英镑,从每年60英镑减少到40英镑。现在连这个量都很不安全。

我已经很久没有提到过佩利特先生了。我记得最后提到他的是他和鲁特小姐的幽会,这是君子大曝光。事实上,自从那次事件后,我们对交流的兴趣变得淡漠了。他真的不知道,在万籁俱寂,月色如水的夜深人静,一扇敞开的格子窗把他自私的爱情和虚伪的友情暴露在我面前,他还像以前一样圆滑傲慢。但我已经变得像一只浑身是刺的豪猪,像黑刺棒一样不灵活。他善意的调侃,我从来没有笑过,我从来没有和他呆过片刻;他邀请我去他家客厅喝咖啡,我全都拒绝了,拒绝得如此直白而坚决;他过去常常开女校长的玩笑(他现在仍然这样做),这总是让我感到好笑。现在我只是厌恶地听着,什么也不做。佩莉特很耐心地忍受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的冷漠,甚至对我变得更加殷勤。可是,当他发现即使对我客气,还是无法打动我,也无法缓和我的态度时,他终于冷了下来,不再邀请我,脸色变得狐疑阴沉。从他眉宇间疑惑不解的神情可以看出,在不断调查比较的前提下,他也急于得出一个解释性的结论。我觉得他没多久就成功了,因为他不缺乏敏锐的洞察力。此外,也许在佐勒德小姐的帮助下,他解开了这个谜。无论如何,他的怀疑和犹豫的态度消失了。他干脆撕掉了所有热情友好的伪装,换上了一副沉默严肃的面孔,但对我的态度依然是谨慎有礼。这正是我想要达到的,我又觉得更自在更自由了。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自己在他家的地位,但既然已经摆脱了佩利特先生虚伪的友情和口是心非所带来的困扰,我还是可以忍受的。更何况校长对我过度的仇恨和嫉妒,并没有打扰我宁静的灵魂。我发现他只刺到了我的一个敏感点,伤口很快就完全愈合了,只剩下一点点对他平时阴险嘴脸的鄙视,只想着去发现那些现在。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7月中旬,然后发生了一个小变化。一天晚上,佩利特比平时晚回家一个小时,明显喝醉了,这对他来说是不正常的,因为如果说他已经染上了同胞们最糟糕的习惯,那么同时,他还保持着他们的一个美德,那就是戒酒。这一次,他喝得酩酊大醉。他先在大厅拼命按铃,一下子把全校都震住了(除了学生,因为宿舍在另一栋楼的教室上面,所以没有被打扰),然后他马上叫人送午饭,因为他以为是中午,其实城市的午夜钟声刚刚敲响。他生气地斥责仆人不准时吃饭,然后跑去责怪他可怜的老母亲;老太太劝他去睡觉,他却破口大骂“那个该死的英国人,克林姆沃思”。他疯狂的样子很吓人。我当时没睡。我买了一些德语书,这些天晚上我总是读到很晚。我听到楼下的声音,听出校长在声嘶力竭地喊叫。这叫声不寻常而且可怕。我把门开了一条缝,听说他要让人把“克林姆沃思”带去见他。他要在大厅的桌子上割喉洗清自己的人格。他断言克林姆沃斯的人格是污秽的,带有可恨的英国血统。“他不是疯了就是喝醉了,”我想。“不管他是疯了还是喝醉了,老太太和仆人们都需要帮助。”于是,我直接下楼去了客厅。只见他走路摇摇晃晃,眼珠子快速狂乱地转动着,半疯半傻的样子真好看。

“来吧,珀利先生,你最好去睡觉。”我抓住他的胳膊说。刚才,他想给我换血。这一刻,他看到我,碰到我,当然更激动了。他拼命挣扎,又踢又打我。然而,一个醉汉不是一个清醒的人的对手;其实就算正常的时候,佩利特瘦弱的身体也永远比不上我。我扶他上楼,花了很大力气才把他扶上床。其间,他一直喃喃自语,虽然断断续续,但有一定的含义。他骂我是不义之国的奸诈狗娘养的,然后诅咒佐勒德鲁特,骂她是“愚蠢的坏女人,一波来自水性杨花的货,一头扎进了一个无良冒险家的怀抱。”他所谓的“冒险家”显然是愤怒的攻击。我把他逼到床上,我以为他会马上从床上跳下来。然而,当我走出他的房间,小心翼翼地转动钥匙,把他锁在房间里,回到我的房间,我就放心了。我肯定他会穿着它睡到天亮。这使我能够从我刚刚目睹的场景中冷静地得出必要的结论。

女校长呢?我的冷漠让她痛苦,我的轻蔑让她困惑。她怀疑我爱上了别的女人,这对她来说无疑是又一个* * *了;这一刻,她正好掉进了自己设下的陷阱——掉进了自己编织的爱情里。本来她是想用那份爱来纠缠我的。想到在女校长的花园里发生的事情,我可以从佩利特今天的表现推断出他的情妇无意中暴露了她的情绪转变,或者应该说她的情绪倾向。如果他知道她空虚的心灵现在被他的一个可怜的老师占据而没有他,他会认为爱情这个词对他的臣民来说太温暖太纯洁了。当我发现我会有这样的看法时,我吃了一惊;Pelit有这样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是多么合适和有利可图的一对啊!而佐勒德就是这样一个诡计多端,自私自利的女人。我怀疑,单凭个人爱好未必能压倒世俗利益。但从佩利特的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她不仅拒绝了他,甚至还在不经意间表达了对我的偏爱。他的醉话里有这么一句话:“那个女人喜欢年轻的你,你这个不文明的傻瓜!当你提到你那被诅咒的英国礼仪的时候,你还说你是优雅的——你的确是高贵的,你有卡顿的性格——一个笑话!”我想她的心理一定很奇怪:虽然她本能地过于重视财产和地位,但一个可怜下属的讽刺和鄙视,对她的作用会远远大于前途无量的校长的奉承和殷勤。我自己都觉得好笑。奇怪的是,我的爱情俘虏虽然撩拨了我本能的爱,却丝毫没有触动我更好的感情。第二天,我遇到了女校长,她找了个借口在走廊里和我见面。她用卑微的奴隶般的表情和眼神,可怜巴巴地乞求我的爱。但是我不能爱她,甚至很难同情她。她非常关心地问我的健康状况。我简单而冷漠地敷衍了几句,然后僵硬地点点头,从她身边走过——我只能这样了。她当时的言谈举止——往往在那之前很久——只给我一种印象,他们封闭了我天性中所有美好的东西,引诱了我天性中所有有害的东西;虽然有时候能削弱我的理智,但最后总是让我的心更硬。我知道他们对我的伤害,对于态度的转变,我也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一直讨厌专横的统治者,但是你看,现在我有了奴隶,我就要变成一个讨厌自己的统治者了!当接受如此迷人而青春的女性仰慕者的浓郁香火时,我的内心有一种贫乏的满足感,但在享受这种快感的同时,我也有一种可恨的堕落感。当她像奴隶一样蹑手蹑脚地靠近我时,我会立刻像帕夏一样恶心。对于她对我的尊重,我时而忍受,时而责备。我本想用冷漠或生硬的态度来压抑心中的邪恶,却不曾想,这也会助长它。

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她对她妈妈说:“他多傲慢啊!当他骄傲地微笑时,他就像太阳神阿波罗一样美丽。”

开心的老太太笑着说,她觉得女儿大概是着魔了,因为我除了品行端正,没有身体残疾,没有任何美男子的特征。“听我说,”老太太继续说道。"他像猫头鹰一样戴着眼镜。"

多么可敬的老姑娘!如果她不是太老,太胖,太红,我会走过去亲她。比起她女儿的病态幻觉,她懂事的道理真的对我很好。

第二天早上,佩莉特醒来时对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毫无记忆。还好她妈妈比较谨慎,没有告诉他我目睹了他可耻的表现。他没有借酒浇愁,但即使在清醒的状态下,他也会很快表现出嫉妒的烙铁已经灼伤了他的灵魂。作为一个纯粹的法国人,在构成他性格的所有因素中,残暴的法国民族特征是绝对不可或缺的。这个特点首先表现在他酒后暴力攻击,当时他对我的可恶威胁暴露了他的恶毒本质;如今,这种天性更加微妙:每当他的目光偶尔与我的目光相遇,他的面部肌肉就会在瞬间收缩,明亮的蓝眼睛会发出凶狠的光芒。他绝对避免和我说话,连虚伪的礼貌都没有。关系到了这个地步,我觉得很无聊,有时候到了难以克制的地步。我真的不想再待在这个房子里了,我真的不想再为这样的人努力了。但是谁能摆脱环境的束缚呢?那时候,我做不到。每天早上起床后,我总是急于摆脱这种羁绊,恨不得拎着行李箱离开这里。即使我是一个乞丐,我永远是一个自由的人。但晚上,当我从那位女士的寄宿学校回来,耳边总会有一个悦耳的声音,眼前总会出现一张精明、圆滑、体贴、温柔的脸;我的脑海里总是萦绕着一个骄傲而灵活、敏感而聪明、庄严而热情的身影;记忆中总有一个感性的声音,温暖而羞涩,美丽而真实,简单而有力,让人又喜又悲——期待建立新的关系,承担新的责任;这种幻觉赶走了我的骚动和反抗,让我以斯巴达式的美德容忍了我所憎恨的人。

佩利特的怒气终于平息了。两周的时间足够它产生,发展,走出去。这期间,隔壁学校开除了一个被女校长讨厌的老师。同时也表明了我追查找到我学生的决心。因为女校长不肯告诉我女学生的地址,我已经毅然辞去了学校的工作。似乎我最后的举动立刻让鲁特小姐恢复了理智;她那早已被离奇的幻觉引入歧途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幻觉消失后立刻步入了正轨。我这里说的正确轨道,不是陡峭险峻的“道德之路”,她从来没有走过,而是平坦的“常识之路”,然后她就从常识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她按常理仔细寻找,终于找到并不遗余力地追求她的老追求者佩莉特,并很快向他投降。我不知道她用了什么手段来安抚和迷惑他。然而,她成功地冷却了他的愤怒,蒙蔽了他的双眼,这一点很快就被佩利特的神色和态度的变化所证实;她一定是想让他相信我不是,也从来不是他的情敌,因为他两个星期以来对我表现出的愤怒终于平静而礼貌地结束了,其中有一种沾沾自喜和自恋的味道。对此我觉得很烦,更觉得好笑。佩利特的单身生活是用不折不扣的法国方式度过的,从不忽视道德约束。在我看来,他的婚姻生活注定是法国式的。他经常向我吹嘘他的老熟人是多么害怕他;我不认为他们能像现在对付你那样对付一个人。

这个转折点还在继续。暑假一结束,我就注意到佩利特一家正忙着准备大活动。油漆工、擦亮工、家具经销商忙得不可开交,到处都在谈论“太太的卧室”、“太太的客厅”之类的话题。我不认为老保姆在这个家里能一下子变得身价百倍,但她被儿子的孝心感动了,热心地为她收拾屋子。最后,就像厨师、两个女仆和在厨房做家务的男仆一样,我决定让一位年轻女士成为这些漂亮房间的主人。

很快,这个即将到来的事件被正式宣布:一周后,校长弗朗索瓦·佩利特先生和校长佐雷德·鲁特小姐将举行婚礼。总统先生也亲自通知了我。然后,他亲切地表示希望我能一如既往地做他最好的助手和最可靠的朋友,并说我会每年加薪20法郎。我谢过他,但没有当场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他走后,我脱掉上衣,穿上外套,转身向弗兰德的门口走去。我走了很长一段路,想让自己的血液冷却下来,让自己的神经平静下来,理清自己混乱的思绪。其实我刚刚得到的无疑是辞退通知。我不能也不会对自己隐瞒这种观点。既然我知道鲁特小姐注定是佩莉特夫人,是这个家的主人,我继续住在这个房子里显然是不合适的。目前她对我的态度是庄重得体的,但我知道她一点都没有变心。她对我的爱,现在被礼仪压制,被策略掩盖;然而,到时候,这一切都会土崩瓦解——那时候,诱惑就会冲破枷锁,一发不可收拾。

我不是教皇——我不能自夸我总是对的。简单来说,如果我继续留下来,大概会是这样:前三个月,佩利特毫无疑问,家庭发展的全过程会像一部写实的法国现代小说。然而,法国现代小说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不合我的口味。虽然我的人生阅历有限,但我还是有幸在不远处看到了一个有趣而浪漫的我家背信弃义的案例。小说中描述的这个案子周围没有金色光环。真的是语重心长,赤裸裸的,很恶心。我见过一个耍尽卑鄙手段,惯于可耻欺骗的人有多卑鄙。我见过一个灵魂被邪恶污染并蔓延到全身的人是多么堕落。这一幕我被迫看了很久,心里很痛苦。但即便如此,我现在也不后悔,因为记住这份痛,是抵御诱惑最有效的解药。这种痛苦在我的脑海里刻下了这样一个信条:通过侵犯他人权利而获得的不正当的快乐,是虚幻的快乐,是有毒的快乐——它的虚伪会使当时的人失望,它的毒会使将来的人痛苦,它的恶果会使人永远堕落。

我已经得出结论,我必须离开佩利特的房子,马上离开。“但是,”小心翼翼地告诉我,“你不知道以后要去哪里,怎么生活。”这时,真正的爱情之梦向我袭来:弗朗西丝·亨利似乎就站在我身边,她纤细的柳枝正等着我的手臂去拥抱,她纤细的小手乞求我的大手去握住它们。我想她的手是特别为我设计的。我既不能放弃这个权利,也不能让我的目光永远远离她;我在她眼里看到了那么多的幸福,我看到了两个人是那么的心心相印。我对她的表达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能让她欣喜若狂,敬畏她,激起她极度的喜悦,点燃她内心的火花,有时还能诱发她愉悦的恐怖。然而,成功和财富、工作和晋升的决心一个接一个地出来反对我。在这里,我几乎跌入了极度贫困的深渊。心里有个声音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害怕一场灾难。事实上,这场灾难可能根本不会发生。”“会发生的,你知道会的!”我的良心固执地告诫我:“做你认为对的事!听我说,即使你陷入贫困的泥潭,我也会让你站稳脚跟。”然后,就在我沿着这条路匆匆前行的时候,心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怪物。虽然我看不到,但它确实存在。当它善良的时候,它只是想得到我的幸福,而此刻,它却紧紧盯着我心中的善恶之争,等着看我会不会听它的,偷听我良心的低语,或者听它和我的敌人,恶鬼,试图把我引入歧途的各种诡辩。善意的建议给我指出了一条崎岖陡峭的上坡小路,而下坡路则长满了苔藓和被诱惑播种的鲜花。我想,如果我鼓起勇气,勇敢地走上陡峭的上坡之路,万物之友——爱神——会露出满意的微笑。相反,如果我走上任何一条天鹅绒般的下坡路,只会让魔鬼充满愤怒和怨恨的脸呈现出辉煌的胜利。想到这里,我赶紧转身回去,半个小时后,我回到了佩利特的家。我在书房找到了他,简短的交涉和几句简单的解释就解决了问题,因为我的态度表明我已经下定决心了。也许他从心底里赞同我的决定。聊了二十分钟,我就回房间了。我只是告诉他一周后搬出去给别人腾地方。就这样,我剥夺了自己的生活手段,宣布离开现在的家。

(刘云波译)

注意事项:

帕夏:原意是土耳其领袖。

做出赞赏的评论

《老师》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第一部小说,其出版过程可以说是相当曲折的。出版商认为它“过于平淡”,拒绝了它。后来,作家本人放弃了这本小说的出版,专心创作另一部作品——《简爱》。我想大家对这部作品都会很熟悉。正是凭借这部小说,夏洛蒂·勃朗特成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并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命运多舛的作品《老师》直到作家去世后,经过丈夫的努力,才正式出版。

那么,这真的是一部“不起眼”的作品吗?我们先来看看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的主人公威廉是一个孤儿,从小随哥哥被父母的亲戚收养。威廉的母亲是一位高贵的女士,而他的父亲来自一个商人家庭。阶级和地位的差异使这两个家庭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表面上,威廉过着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但实际上,他承受着依赖他人的辛酸和耻辱。九岁之前,他看到的是商人唯利是图,六亲不认。他九岁后被送到叔叔家,看到的是贵族的虚伪和虚伪。他们虽然收养了威廉,但没有一个人真正在乎他,只是把他当成了自己不得不承担的责任,当成了自己名誉的筹码。这样的生活养成了威廉敏感坚强、内向体贴的性格。他对贵族阶级的腐朽和资产阶级的贪婪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使他本能地将自己排除在这两个阶级之外。他不想接受贵族的施舍,也受不了没有亲情和金钱第一的哥哥的冷漠。他独自一人来到布鲁塞尔,成了一名英语教师。在此期间,他遇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女人——寄宿学校的女校长佐勒德小姐和有英国血统的贫困女教师弗朗西斯。佐勒德表面文静端庄,内心却卑鄙龌龊。在和别人订婚的情况下,她也向威廉求爱,企图让他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威廉也曾一度迷茫,但幸运的是他后来认清了她的真面目。而弗朗西丝,外表柔弱,内心坚强,聪明好学,单纯善良,与威廉志趣相投。两人后来结婚了,创办了自己的学校,有了幸福的家庭和美好的事业。

正如小说的主人公自己宣称的那样:“我想讲的故事并不十分精彩,更不用说令人惊叹。”的确,这不是一本“好看”的小说,追求曲折离奇故事的读者看到这部作品难免会失望。小说中让我们感动的不是情节的力量,而是思想的火花。夏洛蒂在这部小说中表现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理解。19世纪的英国,工业发展迅速,先进的机器生产不仅给资本家带来丰厚的利润,也进一步加剧了在贵族阶级压迫下奄奄一息的劳动人民的生存困境:“去英国看看吧!去伯明翰、曼彻斯特和伦敦的圣吉尔斯区实地考察一下我们的系统是如何运作的。研究一下我们那些威严的贵族们的足迹,看看他们是如何践踏人民的心,如何在血泊中行走,如何走到穷人的茅舍,如何看一看蜷缩在黑暗的炉边的饥饿的人们,如何看一看赤裸地躺在光秃秃的床上的病人们。我们来看看* * * *是怎么调侃‘无知’的。虽然奢华的生活是她最喜欢的情人,但对她来说,奢华的豪宅比草堂更有价值...“在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双重压力下,英国变成了一个到处充满可耻的傲慢和无助的穷人的国家。夏洛蒂借小说中人物之口,喊出了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掷地有声的控诉,揭露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了她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小说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的关注。她不单纯从阶级和社会地位来判断一个人,而是打破阶级壁垒,更加关注“人”本身。当时社会风气普遍“逐利”。爱情和友谊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人们充满了欺骗。佐勒德小姐最初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和佩利特先生订婚的。当她看到年轻而风度翩翩的威廉时,她改变了主意,试图勾引他。当她意识到威廉和自己的爱情已经无望时,她转身投入了旧情人的怀抱。在她心目中,没有爱情的位置,她关心的只有自己的利益。而佩利特先生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家伙,表面上对威廉友好,私下却恶意中伤他。这种“自私的爱”和“虚假的友谊”让威廉感到极其厌恶。在这个充满利益和欺骗的社会里,他一直保持着正直善良的本性,致力于寻找一颗和他一样没有被污染的心灵。在他看来,只有两颗同样自然单纯的心,才能碰撞出爱情和思想的火花。婚姻首先应该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如果妻子和她嫁的男人合不来,这种婚姻一定是一种奴役。“虽然叙述者和作者本人并不相同,但我认为威廉的爱情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洛蒂自己的爱情观,这也是她不顾父亲的反对,坚持嫁给父亲的助理牧师的原因。

小说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在艺术上也体现了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艺术功底,老师采用了18和19世纪流行的第一人称叙事,融合了书信体小说的一些特点。整部小说就像一封长信。叙述者是小说的主人公。在信中,他讲述自己的经历,倾诉自己的感受,传达自己的想法。时不时出现的“读者”,就像一个听着叙述者的朋友。叙述者往往跳出故事,直接与读者交流,一下子拉近了他与读者的距离。这种叙述方式使整部小说显得流畅自然,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接受叙述者的思想感情。夏洛蒂喜欢描写环境和人物心理,第一人称的叙述让这些描写更加细腻真实。比如在选文中,威廉得知了佐勒德和佩利特的结婚消息,他也知道佐勒德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为了避免以后陷入尴尬的境地,威廉决定离开佩利特的家。但离开意味着他将失去经济来源,并可能陷入“极度贫困的深渊”,而留下来则很可能使事情发展成“现实主义的法国现代小说”,这是他永远不愿看到的。走与留之间左右摇摆的心理刻画得相当细腻生动。夏洛蒂的写作功底很强,所以她小说中散文般的语言总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客观来说,这部作品以名著的标准来看,确实很不成熟。即使与作者的其他作品相比,老师的弱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总的来说,小说有些地方写的比较粗糙,处理的比较随便。过多的讨论冲淡了这部小说的吸引力。剧情太简单,人物不够丰满。整部小说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从第25章开始,就像一个故事的大纲。作者写得很匆忙,读者只是略读。事实上,如果把这部分展开,几乎可以把书的容量扩大一倍。可惜作者结尾很匆忙,让人觉得有点遗憾。但是,我觉得应该从多角度理解这部小说的价值。作为作家的第一部作品,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正如该书译者在序言中所说,“对于读者了解当时的英国社会,研究夏洛蒂的文学生涯,探讨她的艺术风格的产生和发展,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何不以宽容的态度看待这部略有瑕疵的作品,因为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就是从这样的作品中成长起来的!

(杨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