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位老师谈论如何写一篇好的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文学类型。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世界短篇小说三王——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比如我当时在课本上学的,后来看的《被困者》《我的尤尔叔叔》《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警察与赞美诗》,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短篇小说或者短篇小说。

我知道中国也有一大批专门写短篇小说的作家。郑州的《百花园》、《短篇小说选》是比较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刊物,有专门为短篇小说设置的“金麻雀奖”。年轻的时候,我曾经订阅了大量的精选短篇小说和精选微型小说。当然,我当时主要是读它们,但直到最近几年,我才真正开始写作。

可能大部分读者都很好奇,好的短篇小说就是精彩的故事。很多时候受到一些平台的青睐,阅读量往往超过散文或诗歌。我承认为了片面追求读书,我经常有点浮躁。没有刻意打磨文章,把一些故事写成短篇,刻意淡化短篇的文学色彩,迎合平台或者读者的低级趣味。

今天在头条遇到一个老师,给了我两个短篇一些善意的建议,让我醒悟了。这位老师是省作协的会员。曾在《人民日报》、《北方文学》、《小说世界》、《百花园》、《山东文学》、《北方作家》等知名杂志发表文章。如何写好短篇小说,我觉得她最有发言权。

老师说小故事虽然小,但是可以完整,小说里有很多元素。就因为是短篇小说,正文要在2000字以内。一部耐读的小说,第一,选择一个全新的角度,用太俗的方式讲故事,很难吸引人。二是留白,呈现线描的艺术效果。有些情节结尾没有详细阐述或进一步解释,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场景和人物描写不要过于细致,不要面面俱到,造成画蛇添足。

短篇小说要有“包袱”,制造跌宕起伏的情节悬念,抓住读者眼球,吸引读者继续阅读。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适当的甩掉“包袱”,有一种意想不到又合情合理的感叹效果。短篇小说的结尾可以虚拟化,也可以多样化。使用空白书写,结局可以延伸,最好把结局残忍地留给读者。这样,短篇小说就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和穿透力。

应该说,我的一些所谓的短篇,跟老师关于短篇的要求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虽然语言描写尚可,但故事整体趋于平淡,结尾人为痕迹太多。比如写作过程中,读者往往怕看不懂,用叙述和介绍来镀金,没有空白就没有空虚感。

我对一些短篇小说的写作理论普遍比较熟悉,但为什么在写作的过程中还是会犯一些错误?我觉得这一般和我自己的心态有关。只知道片面追求流量,失去了写纯文学的初心。这让我清醒了,以后写短篇小说有了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