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绣口吐不出那半个唐朝(2)公元762年
公元762年,是一个普通的年份。在历史上,这一年算不上十分重要,至少比不上唐玄宗的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那样来得惊心动魄。但是,它也有它的特殊性:一、它刚好将拥有289年历史的李唐王朝一分为二,前后各144年;二、这一年是新旧两朝的交替,又是安史之乱即将结束的前一年。
我们的故事便从这一年开始。
这一年死了四个人,其中一个便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唐朝大诗人李白。
李白的死,史书上记载得比较模糊;民间的传言又给他的死添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无论他是病死还是溺死,总之是醉死的,单从这一点来说,也不负了诗仙的美名——死都死得如此诗意。
第二个人呢,高力士。他就是唐玄宗身边的那个大太监。
要说他与李白的交集,恐怕人们最为熟悉的便是李白醉酒之后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这一段故事了。他怎么也死了呢?当然不是因为李白死了他很难过,然后自己活活把自己给难过死了。这一年,他的确很难过,但不是因为李白的死。事实上,当年脱靴子那一幕让高力士很是难堪,他又怎么会因为李白之死而难过呢?
高力士的死,原因得牵出第三个人的死亡了。史书上记载:“高力士遇赦还,至郎州,闻上皇崩,号恸,呕血而卒。”没错,这个人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唐明皇。当时他已经不是皇帝了,而是“上皇”,也就是太上皇。当时唐朝的皇帝是他的儿子李亨,也就是历史上的唐肃宗。
大家都知道,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的那场安史之乱,打破了唐玄宗原有的平静生活。第二年,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马嵬坡兵变,他心爱的杨贵妃就死在了那里。从那之后,唐玄宗南逃入蜀,而他的儿子北上重整兵马收拾乱局。也是在那一年(公元756年),李亨在灵武即皇帝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是为唐肃宗。
肃宗即位以后,唐玄宗就正式告别了历史的舞台了。虽然淡出了公众的视线,但是玄宗并没有死啊,他坚挺地又活了六年。这六年或许是唐玄宗人生最为黑暗的六年时光,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以后,心爱的女人死了,大好的江山也没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儿,在公元762年,终于熬到了他生命的尽头,对于唐玄宗李隆基来说,这或许是另一种解脱。
第四个死的人,是唐肃宗。相信细心的读者已经注意到了,在第一章“李白之死”中,我介绍李白去世的那年,公元762年,为“唐肃宗上元三年,唐代宗宝应元年”。这就意味着,在公元762这一年,唐朝换了个皇帝。
没错,唐肃宗李亨在经历了七年的动乱岁月后,在惊恐中离开了人世。还好,他死在了他父亲唐玄宗之后。虽然这爷俩死亡日期前后只差短短的13天,但作为儿子能够死在父亲的后面,无论是对于唐玄宗还是唐肃宗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唐玄宗李隆基这个人很不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命很硬。无论是他的至亲至爱,还是仇敌、死对头,要么被他杀死,要么被他活生生熬死。
唐隆元年(公元710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等,将自己那个当过皇帝又被武则天废掉的父亲(唐睿宗李旦)再次推上皇位。两年后(公元712年),李旦将皇位禅让给李隆基,唐玄宗的皇帝生涯就此开始。他当上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弄死自己之前的盟友——太平公主。这也应了那句老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诛杀了太平公主以后,唐玄宗终于松了口气,开始了他的统治。公元713年,唐玄宗改元开元,立志重建大唐伟业。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唐玄宗的统治持续了44年,其中开元29年,天宝15年,他是唐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他的命硬不仅体现在他的在位时间上,还体现在他的寿命上。他一直活了78岁,直到公元762年才黯然离世。相信要不是安史之乱,要不是那段难熬的岁月,假设盛世继续,爱妃常伴,唐玄宗的心情也许会好很多,他兴许也会多活几年。
在唐玄宗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无论是他的政敌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还是他的至爱杨玉环,都死在了他的前面。他的仇敌安禄山,欺骗了他的感情,辜负了他的信任,将唐玄宗从荣耀无比的皇帝位子上活生生地扯了下来。然而,虽然他不能亲手杀死安禄山,但安禄山却被他活生生熬死了,而且死状很惨。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死了。安禄山自从起兵反唐以来,性格越发暴躁,动不动就打身边的人。这里面有两个人,一个叫严庄,一个叫李猪儿。而且当时,安禄山的二儿子安庆绪听闻父亲要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当时安禄山已经称帝),也常常害怕父亲会弄死自己。于是这三人一合计,合谋杀死了安禄山。严庄和安庆绪在帐外把风,李猪儿持刀进入安禄山的寝帐,一刀子刺入安禄山的肚子。安禄山是个大胖子,肥得流油,史书记载:“肠已流出数斗,遂死。”
安禄山的大儿子安庆宗,当时在长安为质子。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前,唐玄宗虽然极度信任安禄山,但是也经不住身边人反复进言说安禄山有反心,于是便假借要给安庆宗赐婚为由,要安禄山入长安。结果,安禄山假意推脱,没有来长安。安禄山起兵反唐后,正在华清池逍遥享乐的唐玄宗匆匆赶回长安,斩杀安庆宗,这或许就是“爹坑儿子”的典型案例了吧。
安禄山死后,他的儿子们也没能熬过唐玄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诱杀安庆绪,安禄山的其他几个儿子也被一网打尽,老安家也算是罪有应得了,落了个断子绝孙的下场。
史思明的下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犯了和安禄山一样的毛病——一是爱打手下,二是想要废长立幼。于是,仅仅时隔四年,历史再次重演,过程也惊人地相似。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所杀。史书记载:“军至柳泉,悦等恐众心未壹,遂缢杀思明,以毡裹其尸,橐(tuo二声)驼负归洛阳。”史思明死后,史朝义即皇帝位,改元显圣。杀死了史朝清(史思明幼子)和史朝清的母亲辛氏,以及那些不愿归附自己的数十人。
唐玄宗唯一没有熬死的,或许正是这个史朝义了。不过,在唐玄宗死后仅一年,史朝义也自杀身亡,困扰唐朝整整八年的安史之乱正式宣告终结。对于唐玄宗来说,没能亲眼见到安史之乱结束,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这对于唐肃宗李亨来说,何尝不是一样呢?
这对父子,相互包容又相互猜忌,在公元762年这一年,一前一后,双双魂归极乐。
5月3日,唐玄宗在神龙殿驾崩,享年78岁。此时,肃宗李亨已经病重,听闻父亲死亡,心内更是悲痛。当时,张皇后与重臣李辅国相互争权,皇后想要废掉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为太子。
当时,肃宗卧病在长生殿。张皇后与越王李系合谋要杀死太子李豫,他们在长生殿埋伏好了刀斧手。5月14日,皇后以肃宗的名义召太子李豫入长生殿。李辅国、程元振察觉了张皇后的阴谋,出兵保护了太子李豫,并逮捕了张皇后和越王李系。5月16日夜,肃宗在这场权力的争斗中与世长辞。然后,李辅国杀死张皇后和越王李系,将太子李豫推上皇位,这就是唐代宗,这一年也就是代宗宝应元年。
公元762年,有些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而另一些人,他们才刚刚登上历史的舞台。唐代宗李豫,会是我们接下来那半个唐朝里的第一个帝王。
他一上台,就捡了个“大便宜”——安史之乱结束。不过,我们必须得承认,对于平定安史之乱,他也是出了大气力的。对于这个帝王的故事,我们将在下章开始讲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