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作品赏析

为了写出这部独一无二的作品,麦家从2003年开始,花了四年时间收集资料,又潜心写作了两年半,又修改了两年,于2011上半年定稿。麦家在《刀尖》中进行了第一次大胆的尝试:在结构上,他第一次用双线来补充叙事结构,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叙述分别写出了故事的正反两面;在语言上,麦家追求故事的流畅性、可读性和美感,把70年前的档案和资料放在首位,使之成为作品中最通顺、最真实的一部。在内容上,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基础,不刻意传播谍战专业知识,更容易让普通人理解,同时着重把那个时代描述成一个国家的“战争爱情”,也更加真实残酷。

八年,麦家写出了刀尖的印章作品。

关键词:麦家封笔

这些年来,当他的作品在小说、电视剧、电影、舞台剧等各种形式下异彩纷呈、畅销不衰、获奖无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体裁文化走向的时候,读者、观众、评论家们逐渐明白了一个事实,麦家无疑是中国当代谍战特种文学之父。但是“我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或者一年,或者两年。”麦家说。所以,这句话不仅标志着他将蛰伏修炼,也标志着中国当代谍战秘密文学暂时告一段落。

关键词:写作八年

麦家说他想休息一下,但这不代表他以前拿着很多奖牌跑了。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缓慢的创造者。细数他的代表作,解密,暗算,风,刀尖,都像是在路上航行,每天都在进步,尤其是这部密封的作品,刀尖,他用了八年的时间重写,重写。从2003年夏天,神秘的王亚坤夫妇突然带着《解密》和《暗杀》造访成都。这个一直没机会见天日的传说,准备水落石出。王家带给他的,除了阔别20年后的叹息和牵挂,还有“整整一箱材料”。虽然盒子里的一切都直击陈数的要害,没有任何缝隙,但这并不能掩盖整个事件的暗流涌动和激烈涌动。所以8年前,麦家花了一个下午看材料,决定写出来,但他没想到从强烈的创作冲动到在付梓出版,用了8年时间。

关键词:真实传奇

目前有很多十年磨一剑的作品和噱头。为什么一定要写一个八年的故事,比如麦家?而且写完之后,在书的序言里,我谦虚谨慎地用“写在外面”这几个字来强调,这本书的作者其实已经不是他了?因为《刀尖》里的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为了从各个角度还原这段历史,除了大量的取证和修改,他还需要赢得王亚坤夫妇的认可。而且这个水平也不容易。5438+065438+2003年10月,麦家完成初稿,取名《两个老特务的卡》,但王家不满意,认为不够真实。就为了这个“真”字,在接下来的四年里,麦家一方面不停地进行大量的修改,另一方面王家也四处奔走,收集了更多的资料和档案供他参考。2008年,麦彻底改造了自己,基于大量的材料和文件开始创作第二稿。直到6月165438+10月才把稿子写完,取名《刀上行走》。在《风》和《风物志》的创作和出版过程中,他根据王家和有关阅读机构的要求,对作品进行了几十次局部修改,最终得以出版。2011年,根据出版编辑的意见,他再次对自己的作品《刀尖》进行了梳理和补充,并重新命名。由莫铁图书三明治品牌出版。在这一点上,无论是王亚坤夫妇在其中的角色,还是所有提供与此事件相关的材料和档案的部门和个人,都与这部作品的出版息息相关。可以说整个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关键词:口语化叙事

也是为了强调真相。麦家第一次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对全文进行口语化处理,确保这是他迄今为止节奏最快、可读性最强的故事。在外形上,他一改以往作品措辞谨慎的风格,全文悬念迭起,故事流畅环环相扣。针对一些文学专家的质疑,他的理解是,类型小说要好看,要易读,要把故事讲清楚。毫无疑问,《刀尖》做到了这三点。

关键词:致敬沉默的英雄

为什么麦家如此重视这部作品的可读性?说到底,这是为了“向沉默的英雄致敬!”只有一本通俗易懂的小说,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传播这个传奇故事,才能让这个历史上最沉默的英雄和残酷的爱情重见天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但并不是所有的英雄都有好名声。因为在历史黑暗的角落里,总有一些英雄为了理想和正义,把自己置身于最黑暗的地方。他们知道他们的牺牲会被忽视。即使是像《刀尖》这样的作品,也只是多年后写在他们的影子里。他们的故事总是比书更感人,他们的努力总是比人们想象的更透彻。所以麦家可能更喜欢记录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不是仅仅执着于文学意义上的一个突破。所以小说《刀尖》在他结束谍战题材的历史时刻,可能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