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将于近期择机实施着陆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代表着中国的航空航天已经处于世界前列,是继苏联和美国之后首批登陆的国家之一

一、火星登陆计划

在2020年7月至8月之间,是地球26月一次的发射窗口,各国为此准备多年,纷纷心照不宣地加入全球性的火星探索计划。中国为了在航空航天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也加入探索火星的行列。天问一号取名于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在2020年7月23日午间,中国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这是中国首次开展火星登陆计划,也是首次向太空发射火星探测器,其目的是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与探测

二、天问一号目前进展以及接下来的动态

2020年4月,中国国家航天局明确使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天问1号,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与巡视探测。2020年7月14日,天问一号国星探测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2020年23日12时41分,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在2000多秒后到达预定轨道。2021年2月19是52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被火星所捕捉,成功实现环绕火星,火星迎来了第一颗中国制造的人造卫星2021年2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完成远火点平面调整,调整环绕火星的轨道,将横着绕变成竖着绕,实现对火星全貌的的遥感拍摄。接下来中国计划在2021年5月至6月之间,根据现实情况,使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完成着陆任务,并准备开展第三步巡视探测任务。

三、航空航天对于国家的意义

航空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的重要体现,太空是人类目前刚刚进入探索的空间,各国对于太空的了解大部分仅限于理论,这就意味着哪个国家可以先探测其他星球便可以掌握太空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任何国家的航空航天技术都是一种重大突破。天问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科技的自主突破。地球距离火星遥远、在探测器的太空旅途中无法人工干预,这对于航空航天技术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同时火星上存在大量的的二氧化碳,还有生命之源水。这就预示着火星上极有可能存在原始生命。这对于对外星生命的研究具有历史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