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古玉收藏者叫做“玉屁眼”是什么意思?

人有九招,玉有九塞。一般来说,在汉代以前,玉器一直是制作礼器和高档饰品的最佳选择。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张骞时期大量来自西域的美玉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王朝。此外,汉代玉雕工具的改进使玉器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刻有“长乐”二字的汉代玉器

于是翡翠走下神坛,开始了大众化的道路。而这种大众化会加剧玉石地位的下降,于是就产生了一些用玉石制作的低级东西,这些东西就是——玉九塞!

玉竹窝

玉九塞,一种有特殊用途的玉石,在很多藏家的口中有一个非常戏剧化的称谓。而且这个称呼不仅仅是关于玉的,更多的是被那些藏家用来嘲讽收藏白的。这些收藏者从余九桥的使用中讽刺了一些对过去一无所知的玩家。虽然略显不雅,但这个称呼没有错,叫“玉屁眼”。

汉代玉雕与玉龙佩

“玉屁眼”这个称号的由来,与著名的军阀强盗——孙殿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雕刻精美的高古玉器。

据说清末民国时期,天下大乱,军阀土匪遍地,真假难辨。在这些人当中,最特别的是盗墓军阀孙殿英。孙殿英本来就是一个流氓,一个地痞。但是,他生在乱世。正好,他有能力专攻易变性,结合时代,很快就成了一个恶霸。他得势后,就盯上了一条快速致富的路——盗墓掘墓。

汉代玉翁仲

中国人历来有“死如生”的文化习俗。这一点从考古发掘的古墓中就可以看出来。不考虑帝王将相的坟墓,一些不知名的富绅的坟墓里会出土一些惊人的陪葬品。基于这种考虑,孙殿英打起了清朝皇陵的主意,一发不可收拾,盗走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丁咚陵。

汉巴鱼道产

之后孙殿英盗走了清朝最狠毒最奢侈的两个机关的墓葬(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奢侈无度,导致清朝覆灭;慈禧太后敢于向西方十一国宣战,强占建立海军长寿园艺的军费。大量的明器流向北京的古玩市场,于是发生了这个关于玉九块的有趣故事。慈禧东定陵发掘后,一些随慈禧陪葬的不太值钱的小玉器,也就是玉九塞,几经周折,很快流向了北京古玩市场。在出售御酒塞的时候,一个年纪那么大却对它一无所知的老人一眼就看中了九个塞中的一个,然后经过讨饶和询价,终于买下了御酒塞中的一个。这个人得到这块玉九塞后,视若珍宝,爱不释手。同时,凭着他对玉的喜爱,不知从哪里听到了玉能舒筋活络的偏方。这个人听说了这个偏方之后,就把玩这块玉的方式变了,从手板变成了口板,甚至把这块玉放进了嘴里。

汉代玉猪手

有一天,这个人带着玉上街,遇到了古代的一个专家。三言两语,他炫耀自己的玉,又请师傅长了眼睛。但大师拒绝了,并仔细地为他检查了这块玉。最后的结论是:“这东西是九玉塞之一,外观呈上大下小的圆柱形台状,所以是墓主人的玉肛塞!”男人听了这话,很不情愿,吐了。而这个故事也逐渐成为收藏界的奇迹,被收藏者广为流传!

先秦时期的余隆培

讲完故事,我们进入正题,讲解一下《玉九块》。顾名思义,玉九钉是用来遮挡人体九个地方的玉器,这九个钉分别对应九个窍,所谓“九窍”是常识。九窍指的是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洞,一个嘴巴,一个肛门(当然玉九钉里有时候还有一个害羞的东西,就是玉生殖护具)。

文化时代的玉琮

“九桥玉”是指塞在这些部位的9件玉器,分别是:2个眼塞、2个鼻塞、2个耳塞、1个嘴塞、1个肛塞(有时有1个生殖器塞,多出现在男性墓葬中。我猜可能是男墓主人普遍看重自己某些方面的能力。

玉石覆盖面

这些玉九塞中,眼塞又叫眼,一般为圆角长方形,略大于墓主人的眼窝;鼻塞一般是比较小的圆柱体;耳塞常做成八角棱柱;口塞初始形状如月牙,玉塞内侧中端有三角形凸起,会含于墓主人口中,与下文所说的“含玉”不同;肛门塞,平截体形,两端厚度不同;生殖保护方面,雄性的通常是短瓣,短瓣的一端会闭合,而雌性的保护相对简单,呈短尖如玉状。

玉竹窝

玉九塞的使用与古人的埋葬方法有很大关系。据说古人下葬时,尸体会浸泡在水银朱砂中(也许是出于祈祷的考虑或者某种特殊的丧葬礼仪)。同时,古人为了防止水银进入尸体,利用水银遇玉凝结的原理,用玉堵住九窍。

汉巴鱼道产

除了这个目的,玉九塞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因为古人认为用玉来埋葬尸体可以保护尸体不腐烂,所以玉九塞应该属于金线玉衣的组成部分。《抱子》中记载:“金玉在九窍,死者不死。”在古人的九种玉中,除了眼皮、鼻塞、耳塞、玉甑、肛门充血、阴道充血,最重要的一种就是玉甑。

西周玉盖面

关于俞樾在后汉《礼记》中的记载“大丧需以珠玉为礼餐。”《李继明正》说:“天子以珠食,玉佩。”由此可见,荀彧并不等同于九赛,它的存在更多的是源于蝉特殊的生存能力。韩使用了大量的玉蝉作为玉器。它的含义是蝉幼虫钻出泥土,转化成成虫,这可能意味着玉蝉就像一个人的转世。

汉代的玉蟾

汉代的玉蟾

关于“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不死。”我们可以在建国后的考古工作中证实这个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南郊江宁县出土了许多明代男女的尸体。它们持续了600多年没有腐烂,打开后栩栩如生,有些肌肉还富有弹性。棺材里没有玉。据考证,这些死者并非帝王将相,而是当时的中产阶级。说明尸体的不腐不朽是使用防腐剂造成的,这不是玉石能起到的作用。

汉代金缕余一玉面

总之,笔者在此警告你,藏玉虽然有滋补人的功效,但一定不能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