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卡萨布兰卡

两年多前,我第一次听说卡萨布兰卡。当时我看了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一书中对卡萨布兰卡的场景分析。麦基选取了本片中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融为一处,深入剖析了这些对话中所蕴含的“个人冲突”。麦基认为“爱主导了这些场景”。瑞克和伊尔莎的每一段对话都包含了大量的潜台词,而正是这些潜台词,展现了他们的情感纠葛,推动了剧情的向前发展。

可能是因为麦基的精辟分析太精彩了吧。这导致我之前一直把《卡萨布兰卡》当成一部纯粹的爱情片。直到今天下午看完电影,我才意识到我之前的理解并不正确。虽然,自从1942首映以来,关于影片中这种“三角关系”的讨论已经很多了,相关评论的数量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当然,我们被男主角瑞克在影片结尾表现出的牺牲精神所感动,也为男女主角“高不可攀”的爱情而叹息。当然,英格丽·褒曼在他的电影中展现的优雅女性之美同样令人着迷。(她在琴声中含泪的侧脸,绝对是一个会流芳百世的绝美镜头。)但我想表达的是,时隔近一个世纪,这样的爱情故事,当代观众可能很难感同身受。其模式成为“经典”,意味着当代观众已经习以为常,失去了原有的新鲜感。人们讲故事的方式随着时代而变化,不断更新。这个规律也适用于“爱情故事”。

所以我想说,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下,这部电影中“爱”的呈现已经不是它最有价值的部分了。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卡萨布兰卡》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二战时期流亡生活的描述。

前面提到过,这部电影首映时间是1942(165438+10月26日)。对历史敏感的人都知道,在这个时间点上,二战局势正面临巨大转折。1942年6月,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损失惨重。同年,5438年6月+10月,纳粹德国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战败,失去了北非战场的主动权。影片上映前不久,119年6月+10月19开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标志着苏联对德反攻的阶段。鉴于这种特殊的背景,本片的创作必然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直接反映了战争年代人们的精神面貌。

就拿电影开头里克酒吧的那场戏来说吧。这一幕的核心,当然是交代主要人物,引出后续剧情的关键线索“偷过境证”。但在这个场景中,我关注的是一些小细节,即导演迈克尔·柯蒂斯(michael curtiz)对酒吧中次要人物的刻画。卡萨布兰卡的故事发生在1941。根据真实历史,那也是盟军最困难的时期。纳粹德国在欧洲和北非战场频频得手。随着日本的迅速扩张,太平洋战场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北非边境小城卡萨布兰卡成为欧洲难民逃往美国的跳板。主人公里克的酒吧成了难民的聚集地,见证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一个典当珠宝的女人,一个密谋走私的酒鬼,一个依靠牌桌麻痹自己的赌徒...柯蒂斯只用了几个镜头,勾勒出流亡者的绝望,渲染出一种“我们都不快乐——到天尽头”的氛围。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调酒师和两位客人的简短对话,内容如下:

我觉得这里酒保的回答不真实。他的主要目的是回应客人的傲慢。但这样随意的对话,确实反映了战争年代的社会混乱。预示着在卡萨布兰卡这样的边境之地,一切所谓的“社会阶级”都在苦难中消解了。只有生存才是真正珍贵的。

而在另一个以酒吧为舞台的场景中,流亡生活的辛酸以更残酷的视角呈现。为了换取美国护照,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不得不把自己的身体卖给警察局长。因为没有办法筹钱,她老公只好在赌场孤注一掷,希望在牌桌上凑够钱,带着老婆出世界。如果不是瑞克出轨帮忙,恐怕这对夫妇为了重获自由,已经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口。这里的插曲让我想起了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小说《里斯本之夜》。小说还描述了一对恋人在战争年代挣扎求生的故事。包括一个类似的赌博桥牌。然而他们的命运就没那么幸运了,故事以女主角海伦的死而告终。在电影和文学作品的双重对比下,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极端时代的深深痛苦。

况且,这是必然的。《卡萨布兰卡》因为年代特殊,在反派人物的刻画上有很强的“政治倾向”。影片开头的那个意大利军官表现为一个小丑,口齿不清,动作滑稽。维希法国警察局长雷诺总是歪戴着帽子(有点像抗日电影里的伪军)。影片以沙莎上校为代表,处处展现德国军人的傲慢与无礼。在上述数字中,雷诺兹警长是个异数。他的不良形象在影片结尾起到了先抑后扬的作用。但其他反派的言行无疑传达了导演柯蒂斯的个人政治立场。这个位置,在战时,肯定能激起很多人的* * *。

电影中,法国难民在酒吧里唱《马赛曲》,让人落泪。当自由的声音淹没了法西斯的歌声,即使作为旁观者,你自然也会被其中饱含的爱国热情所感动。如果我们换个身份,就会理解1942的观众看到这个片段的感受。我觉得,除了感动,肯定起到了鼓舞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过去,关于卡萨布兰卡艺术成就的讨论比比皆是。但我们经常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政治上,这部电影的成就同样可圈可点,不容小觑。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加缪的小说《鼠疫》。在这部同样以北非某城市为背景的小说中,他写道:“根据医学书籍,鼠疫杆菌永远不会死亡或消失,它们可以在家具和衣服中存活几十年;在房间、地窖、行李箱、手帕、废纸里耐心等待。也许有一天,瘟疫会再次唤醒它的老鼠,把它们埋在一个快乐的城市里,让人们再次受苦,再次吸取教训。”这个结局一直被后世作家解读为“隐喻”。潜伏的瘟疫似乎等同于埋藏在人们头脑中的“军国主义”思想。我个人更愿意把它解释为“战争”本身,解释为深埋在人类内心的“野蛮力量”。就像电影里的男女主角一样。当一个有情的人遇到无情的历史浪潮,所有美好的感情都会被战争撕裂。

我们习以为常的和平,真的是很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