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奇迹》相关资料
书名
世俗的人
有明
街头流浪者
作者
冯骥才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
978-7-5063-4479-1
种类
短篇小说
页数
341
固定价格
18.00
压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65438+2008年2月8日
框架
平装本
一页
16开
字数
60000
作品数量
18篇文章
内容简介
全书共18篇短篇小说,每篇都极其简短,半写半白,有“三言二拍”之意。作品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走故事的文学旨趣。书中所讲的大多是以晚清天津的生活为背景的。每篇文章都讲述了一位传奇人物的生平。材料收集自天津长期流传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让人物跃然纸上,令人叹为观止。
* * *作品18,是作者文化小说的最后一个系列。文章用天津话和古典小说写成,很有故事性和传奇色彩,并配有日本画家的精美插图。清末光绪年间,旧天京潍坊原是水陆码头。百年来,中国所有的灾难都是首当其冲,由此诞生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人物,不仅在上流社会炫耀,在市井百姓中也是如此。这些人物前无古人,但都是世俗世界的俗人;这些事情很不可思议,但都是真实的故事。
创作背景
清末光绪年间,天津潍坊原是水陆码头,居民杂居,性格各异。然而,在赵岩的土地上,血是强大的;水咸土咸,风俗浓厚。一百年来,中国所有的灾难都列了出来,没有一个是首当其冲的,从而产生了各种奇怪的人物,既然是在显赫的上流社会,也是在平民百姓。笔者听了很多,记了很久。所以作者写的很随意,描写了解放前出现的社会风俗。大家写了一篇文章,各不相干,最后写了一本书,叫《俗世奇观》。
作品欣赏
这本书是用天津话和古典小说写的,很有故事性和传奇色彩,读起来很惊艳。
冯骥才的这部作品讲述了生活在天津的人们的种种精彩。书中,整骨师“苏七快”看病前必须收七两银子;画家“刷梅”完成作品后全身不沾一点白点;泥人张从鞋底取出一块泥,一手捏活人的脸;伪造画作的黄三爷通过伪造真相等手段让专家丢掉了工作。虽然这些故事很荒诞,但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人。作者掌握了很多写小说的素材,在短短的篇幅里展示出来。
作者通过语境,即通过社会背景来描述人,包括地域特征、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他的作品真实地描绘了清末光绪年间天津卫独特的社会面貌,是一部以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规则为支撑,经过长期社会选择的作品。
作者简介
冯骥才,男,出生于天津,1942。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家、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后来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极大地促进了许多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宣传。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教材,如散文《珍珠鸟》。曾任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现任中国文联常务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作家协会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席、中国政协常委。他是文革后兴起的“伤痕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1985年后,他的“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