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份关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或“消费时代的文学”的英文文档,包括文档来源和中文翻译。

以下是消费时代文学的中文部分:

一个

很多人还在怀疑文学是否面临一个消费时代。甚至有人拿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拿整个社会还在建设小康社会来否定消费时代的到来。

法国学者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ard)在马克思提出的历史变革的三个阶段,即前商品化阶段、商品阶段和商品化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个阶段,即消费社会阶段。在消费社会,商品不仅是数量的极度膨胀,而且商品太多,使人的各种需求主要靠逆顾客而行。人们的消费行为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行为。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世界进入消费社会已经成为大多数专家公认的事实。

中国经济正处于加快向市场经济转轨、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尽管中国的东西部发展、城市发展、农村发展和山区发展仍然不平衡,但中国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的中级发展阶段。随着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居民更多地用于娱乐、旅游、休闲等享受型消费。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比1998年的57.5%下降了19.8%。2002年比1996下降了10.9个百分点。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DVD机、热水器等耐用消费品。已逐渐成为居民家庭生活的常用物品;家用电脑、笔记本电脑、汽车等高端消费品逐步进入家庭;住房需求也成为城市居民追求的消费热点。有专家认为,当前应该考虑的不是实施适度的消费政策,而是继续扩大内需,促使中国将巨大的消费潜力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因为最近10年,中国的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一直在下降。这种高储蓄低消费的现象对国民经济是不利的。

无论从经济发展的现实还是从未来的方向来看,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不仅是发展中国经济的政策,也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在中国,文化消费的严重不足是一个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据统计,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大部分是教育消费。2001年人均教育支出为428.3元,而文化娱乐支出仅为122.3元,娱乐和耐用消费品支出为139.4元,教育支出比重明显偏大。就图书市场而言,2000年中国人均买书5.55本,29.77元,而1999年美国图书销售额240.2亿美元,人均约100美元,折合人民币800多元。从生产和消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来看,文化消费的严重不足不仅会直接影响文艺的生产和发展,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还会影响全民素质的提高。没有文化消费的主体,文艺生产的繁荣发展也将成为空想。

所以,在消费时代到来的时候,我们真的不能采取鸵鸟政策。波涛汹涌的消费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作为批评家、理论家和知识分子,我们也应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社会问题。我们既不应该采取回避的政策,也不应该对消费社会的到来抱有偏见,而应该承认事实,积极应对。这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

在当前的消费时代,文学面临两个最大的问题。一个是消费时代文学是什么,一个是消费时代文学的意义。围绕第一个问题,几年前,已经有过讨论。尽管尚无定论,但一些学者的观点,如彭亚飞的《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和费勇的《我们时代的文学是什么》,为思考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文学的意义问题上,一些批评家和理论家比较担心:一是文艺的商业化会导致文艺意义的弱化,尤其是教育意义的衰减;二是在刺激消费的过程中,在其他领域借用或使用文艺带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会使文艺的“诗意”泛化,进而降低文艺的感染力;第三,文艺的商业化会造成文艺的创造性和个性的丧失,从而导致文学意义的丧失。应该说,理解这三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和解决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在法兰克福学派中已经提出并讨论了很长时间,但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着困惑和争议,其结论也不一致。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一直在进行。

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看,文艺的商品流通不仅流通财富,而且生产和流通意义、快感和社会认同。因此,读者(观众)仍然可以从作为消费品的文艺中获得意义和快感。他们选择什么样的文艺,其实决定了他们的文化价值观。正如约翰·菲斯克指出的,消费者“在众多商品中选择一种特定的商品。对消费者来说,他们选择的是意义、愉悦和社会认同”。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意义和快感有强弱之分,但并不是说文艺作为商品流通后只会弱化其意义。意义是弱化还是保持和增强,主要取决于文艺本身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作为商品交换的文艺流通越大,其意义的影响就越大,其社会效益就越大,其社会价值也就越大。从赢得更多交换/流通机会的角度来说,文艺作为一种商品,应该更认真地考虑其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因为低劣的艺术商品只会坏了消费者的胃口,加速其退出市场。比如粗制滥造的肥皂剧,蹩脚的浪漫武侠小说。从营销的角度来说,艺术品作为一种商品,也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把它做得精致漂亮,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就像张艺谋的电影和他的其他艺术作品一样,他通过各种艺术手段营造了一种唯美主义的氛围,即他试图用精美的作品赢得更多的市场和消费者。张艺谋想市场化。其实从《红高粱》和《秋菊物语》的成功制作开始,他就一直在探索电影的市场化之路。他能把一个没有轰动效应的题材拍出轰动性的作品,比如《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爸爸妈妈》,因为他懂一些营销技巧。后来人们批评他的《英雄》和《十面埋伏》,认为都不成功。这正是因为他太想打造品牌,没有把握住文学意义与市场的互动关系,损害了其市场效果。我想他会在市场化的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取得更好的成绩。他导演的《刘三姐印象》在融合民间文化再创作和市场化运作方面取得了进步。

文艺作为商品生产流通后,是否一定会削弱或丧失其教育功能,甚至造成道德滑坡?这不是绝对的。必须承认,文艺作为商品,会关注市场,但市场占有和道德滑坡并没有必然联系。这就如同市场经济的兴起和道德的衰落没有必然联系一样。资本对文化生产的渗透所导致的“道德恐慌”自18世纪以来就存在了,正如英国文化批评家特里·洛厄尔所指出的:“在18世纪,小说的兴起引起了广泛的攻击,小说被指责对弱智的妇女和仆人产生了有害的道德影响,她们是这种新形式的热切消费者。从教会到评论家,小说遭到了一致的攻击。这种现象在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和50年代的电视中重现。这种恐慌也集中在意志薄弱的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害怕他们沉迷于模仿媒体播放的暴力内容。”⑦在中国,明清时期的戏剧、小说兴起的时候,也受到了官德的批判,认为是“教淫盗”,一些地方官员还颁布了“淫”的禁令。比如周济华在清朝做地方官的时候,就颁布过“禁止夜场淫秽”的命令,其中说:“民间表演...但歌手多,游泳的人就多;如果赌徒出来,灾难就会发生;而让年轻女子画脸,一起看秀,却不问姑娘,而年轻人则轻佻,混在一起,这是教人淫秽的最好办法。”今天,这也是针对妇女和青少年的“道德恐慌”。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人们一直担心电视剧《朱桓公主》中的“小燕子”形象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追求。现在,当《指环王》小说和电影出现时,有人担心青少年会陷入幻想,不分历史和现实,做出一些荒谬的事情。实际上,人们看到的只是资本对文化生产的渗透所带来的“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或者极个别案例所引发的“道德恐慌”的势头,而其正面的道德影响,甚至其在文学想象领域的拓展都被低估了,当代青少年的知识和接受也缺乏一个正确的评价。比如深受青少年喜爱的《魔戒》、《哈利·波特》,也渗透着正义、善恶等伦理观念的教育,流行歌曲也可以承担主流意识形态中的道德教育功能,比如《李春波的一封信》、《工作》、《陈红的常回家看看》,也贯穿着孝顺父母、强化家庭责任、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等朴素道德。从影响力和效果上来说,这些歌曲的歌词远远强于报纸上那些空洞无聊的德育报道和充满陈词滥调的高层讲座。

在当今消费社会,文学艺术往往被其他文化现象所借用,如广告媒体、时装秀、商品包装、各种节日等。,并涵盖大众的日常生活。这种借用造成了很多次文艺现象,或者说文学边界的扩大,从而形成了日常生活的审美泛化或者审美化。我们如何应对这种文化现象?

首先要看到,这种文学艺术的借用并不是坏事,反而会对文学艺术的发展起到形式上的拓展和促进作用,历史上文学艺术经常被宗教借用,产生了西方的教会音乐,中国敦煌的教堂壁画和变奏曲等。宗教看重的是文学艺术的感染力,今天的广告借用文学来增强影响力和感染力,如果是原创的,也可能产生广告文学这种新的文学体裁;主题公园有很多大型歌舞,也可以是独立的形式,不同于晚间歌舞形式,未来诞生的精品也可能成为流行文化中的艺术经典;通信借用文学创作文学性很强的短信,短信文学也在兴起(其实我们在《世说新语》里看到过这种形式吧?)。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网络文学正逐渐形成其独特的文学体裁、语言等形式特征,并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甚至改变着受众与制作者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当包括技术在内的物质生产条件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时,包括文艺等上层建筑在内的意识形态也会发生或快或慢的变化。一个时代有文艺。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和消费时代,文学艺术发生了扩张、变异、产生了变体,应该是可以理解、可以包容、可以逐渐接受的。

其次,文学艺术对其他领域的借用带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追求中,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只能越来越强烈。大众要求自己的衣食住行越来越趋于审美化,生产者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在产品中“倾注”审美将成为消费社会的常态趋势。美丽属于大众。大众在美的产品和全社会制造美的氛围中受美的影响,进而提高自身素质,这有什么错?把唐诗印在礼盒上不是很有人情味和艺术性吗?逛商场的时候看到它装饰精美的橱窗,不是很赏心悦目吗?我们会拒绝宽敞舒适有艺术感的购物环境吗?刺激消费当然是卖家的目的,但我们只是反感和排斥“灌注”的艺术性吗?日常生活成为审美文化的一部分,艺术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艺术生产成为文化生产的一部分。次文艺现象也能给大众带来审美享受。诗意概括有什么问题?

第三,对于消费社会中的“诗”应该有一个新的理解。以中国画为例。过去形容幽谷、高林、玉桥寺,叫诗意。然而,对于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现代中国画的大师齐白石等人来说,不能说它缺少描写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用具的诗。徐悲鸿的《画马》符合传统诗词,但现实主义的历史写作题材,如《田横五百壮士》也富有诗意。现在的一些文人画,比如等公交的白领,闲着养猫的女人,都不能说有诗意。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白门柳》的作者、广东画院院长刘思芬将日常生活的现象捕捉到自己的画作中,不仅时尚,更透露出日常生活的诗意。如今,油画中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已经成为画家们的共同倾向。在2004年第10届全国美展中,广东作者孙所画的《姑娘,姑娘》,是两个时尚却精神疲惫的姑娘的画面,意义也是丰富的。这幅画被提名为银奖。想起来,西方一些杰出的画家曾经描绘过贵族的日常生活,比如洗澡、穿衣、宴会等。既时尚又有诗意。本着“笔墨当与时俱进”的精神,今天的画家把笔触放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思想深刻,也会获得诗意。在科技发达的时代,可能会通过一定的技术诗词来放大和强化。如灯箱广告中的巨幅照片,电视上富有诗意和视觉冲击力的广告等。在这一点上,我非常欣赏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本雅明。他认为,在机械复制时代,以电影为代表的现代机械复制艺术的诞生,使传统艺术的“轻韵”(相当于“诗”、“韵”)消失,但由于它使艺术作品摆脱了“礼仪的寄生”,使艺术成为大众的东西,从而使现代艺术的功能、价值、接受度既然发生了变化,“诗”为什么不能发生变化?在当代社会,我宁愿更广义地理解“诗”,就像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这里的“诗”不仅指人类应有的精神家园,还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当代文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启迪和警醒着陷入物质困惑的人们,使人们在现实中重建对合理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不也是当代社会的“诗”吗?

文艺的商业化是否会造成文艺的创造性和个性的丧失,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雅明和詹姆逊都认为艺术的商业化会损害艺术的创造性,尤其是詹姆逊认为在后现代文化时代,艺术的独特性消失了,成为一种模仿。丧失创造力和艺术个性的现象当然存在于今天的文艺生产或文化生产中,因为文艺作为一种商品流通,自然会产生一批创造“货币”的生产者。然而,公众购买艺术品的品味也在发生变化。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会不满足于“货币”,而要求“精品”。事实上,在商业竞争激烈的消费社会,文艺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市场份额,没有强大的个性和创造力,消费者是不会买账的。优秀的艺术制作人不仅要考虑市场需求,还要在适应市场中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和艺术个性。巴尔扎克曾经为市场写作,但他也在大量的创作中留下了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佳作”。莎士比亚的戏剧也迎合了大众的口味,但他的优秀作品仍然是所有剧作家中最多的。在消费社会,即使是物质产品的生产也要打上个性的烙印,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如手表、手机、微型洗衣机等。,它们的工艺设计师在保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越来越追求外观的个性和独特性。最近,德国的皮勒教授首次提出了“个性化大规模生产”的概念,即客户(购买者)可以借助互联网等工具参与生产过程,设计自己的个性化产品,然后由制造商组装、生产和分销。戴尔的电脑已经开始根据用户的要求组装各种个性化的电脑。瑞士的一些手表厂可以让客户参与手表的设计。Pillar教授的研究团队正在与阿迪达斯合作,邀请消费者在网站上设计自己的运动鞋,其他用户将参与修改。最后,用户将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款式进行批量生产。文艺作品作为精神产品,不得不接受大众的批评,比如戏剧、电影、电视剧。如果他们缺乏原创性和个性,就会被大众无情地抛弃。因此,在市场经济和消费时代,艺术的商业化也对艺术原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键在于艺术家和理论家能否满足这种要求和挑战,拿出更多的原创作品。

以上是我对文学在消费时代的意义的辩护,目的是从正面或积极的方面去理解文学的价值及其发展的未来。我总觉得我们现在的理论界和评论界对文学的价值、意义和发展方向都过于悲观了。一些理论家和批评家总是认为当下的文学因为价值多元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而趋于贫乏、平淡和庸俗,有的甚至持“新左派”立场,认为当下的文学已经完全失去了批判性,成为金钱和情欲的奴隶,并在与消费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勾结中将其扼杀。我认为这些观点是辩证的。我不否认现在的文学存在一些弊端,但是解决这些弊端只能靠发展。发展也是文学生存发展的硬道理。文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应该是事实。比如90年代以来,作家和批评家开始重视叙事,实现了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重大转变。文体有了很大发展,光是散文就有很多突破;还有阿来的《尘埃落定》、陈的《白鹿原》、张平的《选择》等重磅作品,价值不逊于80年代的作品。还有就是文学和影视的联姻,不仅形成了影视的繁荣期,也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力,吸引了大批观众。这些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娱乐和精神需求。可以肯定地说,现在的文学没有衰落和没落的迹象,也没有“终结”的预兆。如果现在的文学正在变得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正在被金钱所奴役,那么文学的未来是什么?发展有什么意义?消费社会的到来真的成了文学的克星吗?科技时代的到来真的会让文学从地球上彻底消失吗?我看未必。想想中国的宋元明时期,文学面对市场,经历了过度消费和情欲的时期。宋元不是有杰作吗?《三言二拍》也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其中不乏追求精神至上的佳作。就是备受争议的《金瓶梅》,不也跌宕起伏地进入了21世纪吗?我觉得这些东西曾经迎合了市场和大众,但也构成了中国文学中“有意义”的部分和环节。今天的文学在迎接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的挑战中仍在寻找和探索新的定位、新的意义和新的价值,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和机遇。我对消费时代文学的未来充满希望。

文学是人学,是关注人、研究人、研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精神生产。古往今来,文学充满了对人类和社会的爱,无论是赞美还是批判,都是为了追求人类和社会更美好的未来。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出现以来,文学似乎表现出许多对人类和社会绝望的成分,但正如阿多诺所说,人们从卡夫卡式的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得到了拯救。从批判中获得救赎,从绝望中获得希望,这是文学的人文关怀。用佛教的语言来说,这就是大悲。文学与文化研究之所以相通,是因为它们都渗透着批判精神,都充满着对人类社会的拯救关怀。这种人文关怀的精神在21世纪不会过时,在未来恐怕也不会过时,除非文学不再是人创造的。人文关怀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1世纪,文学及其文学研究只要坚持对现实的批判、拯救和超越,就不会出问题。这可能就是文学至今仍被人们喜爱,没有被抛弃的原因。

给…作注解

① ②参见陈新年:《消费经济与消费政策的转型——关于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的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83期。

③、:文化消费: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载、谢主编《文化蓝皮书/200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④参见何剑锋、刘炼:《中国图书买方市场的特点及对策研究》,《出版科学》第4期,2001。

⑤彭亚飞、费勇发表于《文献综述》2003年第5期。

⑥[英]约翰·菲斯克:《大众经济——大众文化研究》,杨璐、王毅主编,上海三联书店,2001版,第134页。

⑦[英]特里·洛厄尔《文化生产》,《杨璐文选》,王毅《大众文化研究》,同⑥,第128页。⑧周济华的《政治中的家庭阴影》文集。

⑨参见《南方日报》2004年9月第7版12。

⑩[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17页。

哎,玩了这么久,英文部分都写不出来了,我累了。直接去百度在线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