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茶馆教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独特的“卷轴画”结构,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情节,总结情节。
2.理解台词的动作和戏剧语言的寓意。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和浓郁京味的风俗画。欣赏剧本是一种展开剧情的方式,通过丰富多彩、个性化的语言展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
3.注意线条的动作。找出一些典型的句子,让学生了解它们是如何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舞台上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行动的。
4.注意戏剧语言的含蓄性。文中很多语言不局限于字面意思,要引导学生仔细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本文思想内容和个性化语言的理解。
2.这篇文章中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人物之间对话的寓意。
授课时间:三个小时。
教学过程:
第一类
第一,新课程的引入
请看一张海报:
戏剧茶座
时间:2004年5月29日
地点:首都剧院
第二,介绍作家的作品
2004年5月27日是北京人民的艺术节。中国国剧代表作《茶馆》迎来第500场演出。参与上一版《茶馆》演出的郑融、蓝天野、黄宗洛、胡宗文、朱旭、卢忠等二十多位老艺术家,在鱼台茶馆的茶香中与观众一起重温了那些激情岁月。《茶馆》是中国戏剧的一座丰碑。于1958年3月在首都剧场首演,其第一幕被誉为“古今中外戏剧中少有的第一幕”。65438年至0980年,该剧应邀赴法国、瑞士等国访问演出,开启了中国戏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篇章。1992年7月,随着老一辈艺人逐渐退出舞台,《茶馆》举行了最后一场告别演出,历史将其定格在374场。1999 10,北京仁义重排茶馆全新阵容。从焦菊隐、夏纯到林兆华,从于是之、蓝天野、郑融到梁冠华、杨立新、濮存昕,《茶馆》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
2.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笔名佘雨,笔名许晴、洪濑、飞窝。满族,北京人。他一生大约写了800万字。主要作品有: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人堂》、《火葬》等。,还有中篇小说《月牙儿和我的生活》。剧本包括《龙须沟》和《茶馆》。老舍以他的小说和戏剧而闻名。因优秀话剧《龙须沟》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出版,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高雅通俗的欣赏赢得了广泛的观众。
第三,整体感知
《茶馆》有三幕,每一幕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戊戌变法失败后+65438。鱼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云集于此:信洋教的恶霸倚仗洋人,傲气十足,连官府都怕他;有钱有势的人可以为了一只鸽子,请官方打手,派人群殴;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天游手好闲;掌管朝政的宦官不仅家中生活奢华,还能高价娶妻;农民和城市贫民出售他们的儿童和妇女;经常四爷因谈论国家大事而被捕;秦雄心勃勃,要办厂,实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晚清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造成的农民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预示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到来。
第二幕(节选):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虽然王利发煞费苦心加以改进,但也只能惨淡收场。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裕泰茶馆破烂不堪,无论店主如何改善,都无法维持正常营业。名厨在监狱里只能蒸馒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谋生,民间艺术濒临灭绝。相比之下,恶势力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大兵在北京横行,老一辈更加颓废,后代出现。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是不要脸;导演沈比之前的马更积极地通过外国人向中国人展示他的力量。宦官庞的侄子组织复辟活动,百姓生活更加困难。最后茶馆掌柜王利发在茶馆被占后上吊自杀。作者以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说明旧中国是注定要灭亡的。剧中康达利等人前往西山解放区的一抹亮色,暗示着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第二节课
听录音,总结情节
1,马世伟大师
2.刘伉卖女人
3、经常四爷骂洋货。
4.鸽子之战
5.秦梦想产业救国。
6、秦庞对峙
7.饮茶者对话
8、常四爷被捕了。
9.庞太监娶妻
动词 (verb的缩写)特殊的戏剧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剧中虽然集中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茶馆》的戏剧冲突是什么?主题是如何体现的?《茶馆》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戏剧冲突——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剧中人物似乎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不可避免地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侵袭,那些极度活跃的人渣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标准。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时代,人物之间的每一个小冲突都隐含着人民与时代的冲突。王利发的求情,尔德子的蛮横,刘麻子的挣钱,宁恩子和吴的滥杀无辜等等。,都表现了帝国主义导演的军阀混战所造成的黑暗和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六、人物塑造的特点:
正文30多个字,人民对联没有特别的优先级,大家的台词也不多。他们是茶馆里的路人,但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社会造成的黑暗。麻子刘、赵铁嘴等人是那个黑暗社会的产物,他们用“路人”的形象和粗线条的经历来反映那个病态社会的森林,这是老舍先生的人物塑造。
七、人物形象:
王利发:聪明,足智多谋,胆小,他是个自私的商人。
唐铁嘴:一个油嘴滑舌,抽大烟的混混。
宋大师:一个游手好闲,无法谋生的民族。
昌大师:正直、倔强、有闯劲、乐于助人的人。
尔德子:一群暴徒,凶狠野蛮。
马:够资格做一个吃外国食物的外国奴隶。
麻子刘:做媒人、人贩子的地痞。
刘伉:下层劳动人民被骗去卖女人。
黄胖子:开会调解纠纷的黑社会人物。
李三:以务农为生。
秦:裕泰茶楼老板。小富翁。
庞太监:封建势力的代表,荒淫无耻之徒。
宁恩子,吴祥子:老牌间谍,告密者杀革命家,统治阶级的瓜牙。
第三类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这部剧的一大特色。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人物说出适合其性格的语言。每个角色的语言都是自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现自己的个性。比如王利发,为人谦逊,有思想,善于和各种人物打交道,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这和他做掌柜的职业非常吻合。常大师豪爽忠厚,有侠义之气,有沉甸甸的沧桑感。宋恩子、吴祥子狡猾、滑头、傲慢、粗鲁。乍一看,他们是老式的间谍。麻子刘和唐铁嘴神气十足,是典型的地痞流氓。出场的人物很多,台词也很多,但都很生动,个性鲜明。比如李三在文首抱怨,抱怨“越改越冷”,抱怨“什么都改善了,为什么工资不跟着改善?”
这些抱怨和一个在茶馆工作了20多年的老伙计的身份非常吻合。
八、作业
1.课后练习2
解题指导:剧本中的语言往往有丰富的潜台词,你在阅读时要能透过语言的表层含义理解深层含义。
(1)“硕果累累”一般指成绩斐然。用“硕果累累”来形容社会上一个不起眼的茶馆的存在,是大词小用,暗示当时社会上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揭示了黑暗的现实。
(2)帝制虽变,但“国事”无情涌入:军阀混战,饥民逃难,军警横行,等等,都让王利发的茶馆日益陷入窘境。他把“不谈国事”的纸条写得越来越大,透露了他对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他不想因为喝茶的人谈国事而受到牵连,影响茶馆生存的心理。
(3)由谐音双关构成。“酷”与“好”的和谐表现了李三内心的艰难、悲凉和对王利发的不满。
(4)宋先生是旗手。虽然他失去了“硬核作物”,饥肠辘辘,但一提到鸟,就给他带来精神和活力。他把鸟看得比自己还重,宁愿饿着也不让鸟饿着;我不能忍受一看到鸟就死去。让人觉得很可笑。但这可笑的事情背后,却让人感到悲哀:一个会写字会数数的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要靠鸟维持生命。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5)是同一个意思,但意思不一样:“那个意思”是要钱的委婉说法,“对不起”是钱太少无法自圆其说;其实建议王利发不要给的太少,不然和他过不去。显示了说话人的无耻和无赖的无赖本性。
2.课后练习4
结合相关对话和情节,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茶馆反映社会。也可以对照鲁迅小说《药》中对茶馆里喝茶人的描写,看看不同的作者如何通过相似的情节反映不同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