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儿童画

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儿童画

喜欢画画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绘画是儿童的语言,是儿童表达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愿望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些看似随意的涂鸦画作,很可能是他们在未来艺术领域大显身手的起点和开始。如果他们在幼儿时期受到科学合理的教育,他们在这方面的潜力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然而,儿童绘画能力的巨大潜力往往被忽视,或者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培养,许多天才因素过早消失。所以成年人如何看待儿童绘画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大人一定要了解儿童画的一些特点,然后正确引导。

一,儿童画的特点

绘画是孩子们的游戏。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往往会完全投入到游戏活动中。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就是画中的人物。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一切都可以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我手拉手跳舞》《动物可以开演唱会》《我可以在彩虹桥上开车》《树是个小姑娘,长着长长的叶子,口袋里有个窝》。身心完全投入到绘画活动中,伴随着快乐的情绪,无拘无束的任意涂抹,充分享受宣泄的快乐和满足,很有成就感。

儿童画在造型和构图上有很大的变形因素和主观随意性。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不是构图是否美观,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所以孩子在画画的时候,不会像大人一样精心构思和管理布局,也不会考虑透视、明暗等艺术效果。他们经常提笔,随心所欲,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思维不受限制。有时候,画面中会出现搞笑和“现代”的趣味:比如描绘一个人的侧面脸时,会画出看不见的第二只眼睛。另一个例子:屏幕上飞的房子,树上有许多种水果和翅膀的人...其夸张的形式真的堪比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

在儿童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色彩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我们喜欢用大量的亮色,喜欢用对比色,喜欢用五颜六色来装饰物体。孩子喜欢在大人看来不漂亮的颜色搭配,照例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朵花的五片花瓣用五种颜色,甚至一片花瓣用不同的颜色;一件衣服用不同的色块填充,不对称。所以儿童画色彩浓烈、艳丽、艳丽,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强,这也是童心的自然表现。

二、如何评价儿童画

1.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评判儿童画,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来看待儿童画。

有些成年人对儿童画的看法有偏见,最大的问题是儿童画是他们对成人画的审美所要求的。他们总是认为孩子的画不美,不成比例,不完整,与正常的实物不符等等。衡量孩子绘画能力的主要标准是“像”、“美”、“可行”。所谓“形似”,是指将儿童画与实物或模型画进行比较,以符合程度作为衡量标准之一。所谓“美不美”,就是从成人的审美角度来评价儿童画,达到或接近成人绘画标准的就是“美”,否则就是“不美”。这种教育其实是大人安排的,而不是孩子的认知过程,给孩子一种大人世界里的“美”和“善”的概念。所谓“可以”,就是大人要求孩子画,接近大人技巧的就是“可以”,反之亦然。从这个角度来说,很自然地指出孩子绘画的缺点和过错,甚至有意无意地“谴责”或“嘲讽”,然后用成人的绘画方法来教绘画,或者不厌其烦地要求孩子照着模板画临摹。孩子经过长期的教育,自然会忽视自己的感受,产生盲从心理,最终逐渐失去感受美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会无形化。曾经有一个孩子在国际儿童艺术展上获得了大奖。父母和老师对他寄予厚望,重点培养。但是因为不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就按照大人的审美标准去引导他。结果,这个孩子再也画不出和以前一样的画了。

2.要让孩子的画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画”,大人要细心点评。

孩子因为年龄的原因,对自己的行为或做法缺乏自信,希望得到大人的欣赏和表扬,所以全面接受大人的观点,从而部分或完全失去自我。这种现象在绘画过程中尤为突出。国外一些幼教机构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日本,有些幼儿园老师从不评论孩子的画,而是小心翼翼地把每个孩子的画挂起来贴出来,让孩子欣赏和讨论。如果我们对儿童画的评价还是一致的“这画真好”“这是什么画?一塌糊涂”,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搞明白艺术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所以永远无法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

三、如何引导孩子画画?

在教学和辅导中,不能简单地从绘画技巧入手,而应以启发想象、鼓励玩耍、引导观察和提示理解为主,结合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来指导孩子绘画。

首先,帮助孩子建立绘画自信心。其实,只要大人能正确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人格,鼓励孩子的创造性表现,不要给孩子添加成人的想法,尽量引导出孩子想表现但又不能明确表现的东西,就能逐渐见到成效。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很重要。他们能否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地描述世界,与他们的自信心密切相关。自信心强的孩子,他们的画特别有表现力,想象力奇特多变,线条生动流畅,构图饱满,色彩丰富。而自信心不强的孩子,画起来胆小谨慎,画面空洞,线条呆板,缺乏生动性。家长和老师不要因为孩子线条不直,脑袋不圆,就去嘲讽自信心差的孩子。当孩子听到父母和老师说他既不对也不错时,会更加胆怯,不会写字,从而对画画失去兴趣。当孩子遇到困难,出现错误时,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孩子找出问题,鼓励孩子在画另一幅画时注意观察对象的特征,争取比上一幅画更好。

其次,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儿童画,里面全是图画,有坦克、大炮、老虎、狮子、孩子做操等。内容不切题,缺乏主题。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强调一幅画要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启发孩子发挥想象力,让孩子的画富有个性,充满创意。我们不妨让他在平时练习画同一主题不同的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丰富,他会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绘画内容,从而培养发散思维。临摹老师的模板画时,孩子要主动,加入自己的想象,改变老师模板画的构图。只有这样,画面才能生动多样,孩子才能摆脱依赖老师,不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三,大人要尽量展示孩子的作品,听孩子介绍自己的画。比如幼儿园的活动室、走廊,家里床边的空墙上布置了一个小画廊,作品不断变换;或者把好的作品装在画框里,挂在家里显眼的位置。如果你觉得孩子画的只是一堆涂鸦,请孩子介绍一下他画的是什么,颜色代表什么,那堆是什么。听完孩子的介绍,你可能会惊讶,画里面的内容这么多,还没有你看到的画面那么差。让孩子多介绍他的画,可以理清孩子的思路,让他表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也可以经常把孩子刚入门时的画拿出来和最近的比较,让孩子自己判断有没有进步。

在教学和辅导中,老师和家长不仅要以孩子的画为标准,还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来安排画面。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不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而是喜欢画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用童话、童话、游戏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增强孩子对绘画的兴趣,让孩子在愉悦中展示自己的绘画天赋。

儿童画教学中的“四种素质”和“四个助手”

儿童画是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属于艺术范畴,但它不是艺术中的一种绘画。它也不是美术中的一个流派。所以在儿童绘画教育中,不能简单的用艺术标准来教育学生。首先要在审美、价值、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从育人的角度去探索教学工作。

第一,以育人为主,艺术技能为辅

孩子们都有喜欢绘画的特点。随便涂鸦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生活。这种画被大人们称为儿童画。然而,并不是所有画儿童画的孩子现在或将来都能成为画家,大多数孩子并没有把绘画锁定为一生的事业,并从小就努力追求。当然,不否认有些孩子将来会成为画家,从事绘画事业,绝大多数孩子是学画儿童画的。只是人生成长过程中学习的一个阶段。针对这一具体现象,首先要对儿童画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是把教儿童画定位在育人上。它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儿童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从美的角度来说,可以陶冶性情,净化情感,确立对真善美的追求,开发智力,热爱生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人类的有用之材。

当然,儿童画也是画,不是识字或者其他科目。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补充绘画的艺术和技术教育。如对绘画工具的理解和使用,绘画方法和技巧,甚至绘画的类别,也要一步步用简单、友好、生动的方式讲解,使幼儿绘画教学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

第二,注重兴趣,辅以归纳

孩子从生理到心理都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到了这个年纪,根本谈不上“任务”、“毅力”、“责任”。孩子喜欢画画还是更喜欢画画,完全看兴趣。这取决于他们幼小心灵对外来事物感性认识的揭示。在这种感性启示的驱使下,他们用歪歪扭扭、粗细不一的线条和不落俗套的色彩,画出成人无法比拟、无法替代的“儿童画”。如果没有这种兴趣,没有这种启示,他们就不想涂,不想画。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对绘画感兴趣,有这种感性认识。需要像弹簧一样展现或思考,永远展现。所以在儿童绘画教学中,一定要辅以诱导、启发、训练。在儿童绘画教学中,通过欣赏、游戏、讲故事、视听教学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兴趣。同时,绘画内容也要选择贴近孩子的生活内容。如鸟、花、宠物或身边的人和事,不断发展孩子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调动孩子的内在潜能,投入到儿童画中。

第三,注重创作,辅以现实主义

学会创造是儿童绘画教学的灵魂,儿童处于认识和学习世界的感性阶段。他们没有生活积累,没有经验沉淀。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幻想和色彩的世界。他们没有成人绘画的规则,如形象与相异、美丑、好与坏,只有形象与相异、美丑、好与坏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想象力。儿童的想象力是绘画所必需的,无论是构图形式、造型处理、色彩配置还是表现手法。这种想象对于画孩子来说是真的。但是有条条框框的成年人就是创造。没有想象和创造,就没有儿童画,都变成成人画了。在儿童绘画教学中,要鼓励和启发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但是,儿童画也是“画”。我们看到一幅儿童画,首先想知道这幅画是什么,想表达什么样的原型创作或思想情感。这些都是绘画的生命之源。所以作为儿童画教学,必须辅以生活内容指导,也就是形体训练。画鸟和动物的孩子需要他们看到各种各样的鸟。你可以带它去动物园参观。孩子可以画跳绳活动,组织跳绳游戏。孩子们画树和花,可以带去郊游等等。通过实物和实地活动,完全可以在儿童画的基本原型上添加新的内容,从而达到图形(形象)表达和画面意义表达的有机融合,成为一幅好的儿童画。

第四,表扬,训练为辅

儿童画是儿童天性的一种表现,往往是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浓缩和夸张。在夸张变化的基础上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所以艺术形象与生活原型的比例是不一样的。甚至不考虑实际比例,所描绘的物体都被大胆地夸张和选择。通过“以花代树”的方式,任意添加和调整内容,本能的冲动和笨拙的小手,画出一幅感动成年人的图画。对待孩子的每一张图片,我们都能发现每个孩子的创造力,找到它为什么这么有想象力。所以我们在每一幅画中都注重鼓励和赞美这种创意,让这种创意能够持久。

其实孩子的想象力是不平衡的,有些是有益的,有些需要慢慢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绘画的标准会发生变化。逐渐融于艺术,所以不能只满足于最初的开发潜能、培养美的阶段,还要逐步加强训练。掌握技巧要紧紧围绕儿童对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加造型、色彩、素描的内容,主要包括临摹、动态素描、素描练习、从素描和记图入手、构思和创作。在全面整理儿童素描素材的基础上,从简单到复杂,从单色到多色,力求做到轮廓正确,比例协调,色彩鲜艳。

儿童画的教学和研究有很大的成就。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孩子都喜欢画画。从育人和开发儿童智力的角度来说,教好儿童绘画是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的职责,送人玫瑰手香。希望本文能对少儿绘画教学做出具体的贡献。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探索,为儿童画学生做出新的努力。

浅谈儿童艺术教育

★画得太“细”不严谨,太“松”不生动。

★孩子学画不是为了尽早学习难的知识,越深越好。再好的方法,只要违背了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就不能说是好方法,这就需要孩子有一个可以接受理性知识的年龄。比如十岁前的孩子,不要学很多规矩和理性的书法和素描。童年三五年就过去了,但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店了”,提前学大人做什么是最不值得的。

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教孩子画画,新的教育方法是教孩子自己画画。前者是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教的最好就是和老师一模一样;后者是老师在尊重孩子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启发和指导,最好的教学是自己有自己的优势。

★儿童画中的图案和色彩都是他们的创作。他们在驴、大象、骆驼、螃蟹、老鼠等动物身上画出美丽的图案和花纹,这没什么不对。如果你画不出生活中没有的东西,那创作是什么?对孩子来说,想象比现实更重要。

★有时候孩子画不好,不一定是技巧问题,大多是审美原因造成的。比如孩子用浅色画轮廓,用重色画,这样画出来的颜色会“吃掉”轮廓,形状就不突出了。比如画画的时候,孩子不知道颜色有冷暖、明暗的对比效果,一下子就涂上了相似的颜色,这样画面就会灰暗、没有精神。还有,画的主要的东西比画的差不多的东西更大更好看。这些问题几乎每节课都会遇到,解决这些问题是导师应该做的工作。

★如果家长不了解儿童画,请不要随意批评儿童画,因为你对儿童画还缺乏了解,很难说你的批评是正确的。其结果只能是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干扰孩子的正常思维,因为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没有能力清晰地分辨你的说法对不对。

★孩子小的时候经常说话不小心,说粗话,做不文明的事情。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坚持规则,就会压制孩子童趣的展现,让孩子变成“很懂事”的大人,不可爱。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根本不在乎,不管这样是否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孩子学绘画的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绘画理论。他们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通过“具体工作”学习的。

★儿童画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它是有艺术性的,但它并不是真正的具有创造性和可设计性、效果可预期、思想性高的艺术品。它是理性思考的产物,是思想和技巧的完美结合。但是儿童绘画很随意,画面效果高不可攀。孩子不知道最后是什么样子。所以,学大人,想培养画师,是不对的。学绘画的孩子,有一部分长大后可能会成为画家,但我们培养的目标不是画家。

★对于孩子的画,家长不能要求太高。一个班里的一幅画和其他的不一样。不能处处要求孩子画得比别人好。

★孩子第一次尝试画画,虽然很喜欢。但我对绘画不熟悉,有些胆怯,画面可能不太理想。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充分肯定孩子的画,就会给孩子力量和信心。孩子用心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让他们尝试就永远不会成功。

★有家长说我不懂儿童画。在家怎么帮孩子?如果是学龄前的孩子,就好办了。我可以给你开个处方。你只需要准备一堆好看的、好看的、很棒的“高帽子”戴在孩子头上。有了你的鼓励,你的孩子会很开心,会很投入的去画画。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完成的儿童作品当然不会差。专家称儿童画为无错科目,对他们来说“折腾”不过分。

★不要把小孩子画画当一回事,这和小孩子玩沙子没什么区别。完了可以评论,完了转头就走。这是孩子做事的天性。他们不那么守纪律。

其实,分级考试是大人强加给孩子的一种“训练”活动,根本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分级考试不科学地将原本轻松自由的绘画分为各种等级,引导学生升级过关,使学生背负沉重的思想负担,背离了孩子学习绘画是为了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办学宗旨。水平的提升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创造的虚假“成功”。

★在幼儿园选画是看画是否干净漂亮,画的像不像;专家选择一幅画,看这幅画是否有作者的真实感受和创造力。这就是两种方法的区别,也是为什么选择“凌乱”的画,干净漂亮的画不成功的原因。

★如果孩子画的时候总是不满意,只是想修改或者换一张纸画,说画错了。这说明孩子已经到了过渡期,对自己画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他们开始喜欢和崇拜大人的画,不再愿意画那些充满幻想、奇思妙想、比例失调、毫无逻辑、比童年时期的建筑还要高的画。

★家长问有没有可能让慢性气质的孩子画得快一点,急性气质的孩子画得慢一点,均衡一点,平衡一点。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匆忙中有好作品,缓慢中更有能工巧匠。绘画只能影响性格,不能改变性格。

★欣赏儿童画有两个误区:一是以成人的视角来解读儿童画;二是把儿童画当成一门专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