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初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知道作文开头的重要性。

2.在活动中掌握作文开头的写法。

3.让学生写出吸引人的开场白。

活动假设

在收集整理的具体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学会专题研究的方法,掌握开头写作的方法。

活动安排

1.让学生知道写作文开头的重要性。

2.老师收集学生平时作文的开头,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

3.学生收集他们认为写得好的作文的开头。

4.将收集到的好的作文开头与自己的作文开头进行对比,找出自己作文开头存在的问题。

5.找资料,知道怎么写作文开头。

6.上课练习,掌握开头写的方法。

7.联系多媒体教室展示实践活动成果。

8.总结活动的得失。

活动的具体过程

1.让学生一开始就意识到写好作文的重要性。

高尔基说:“第一句话是最难的,就像音乐中的曲调,往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托尔斯泰非常重视作品的开头。《战争与和平》刚开始,经过15次的反复修改,他还是比较满意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他用了十种不同的写法,最后才定下来。古人认为文章的结构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开头要像凤凰的头,漂亮婉约。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一定也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题目总是很难写,但一旦开始,尤其是开了个好头之后,总是口若悬河,妙趣横生。文章的开头是整篇文章的门面。门面漂亮的店,能吸引很多顾客;如果文章开头好,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尤其是考场上的作文,有人统计过,高考阅卷时,老师停留在一篇作文上的时间平均只有29秒,也就是说有的作文老师29秒都看不到。这么短的时间,没有一个好的开头,怎么能让老师认真看完你的作文?有了好的开头,文章会写得更流畅。

2.多媒体显示学生通常写的作文的开头。(略)

3.当班级在写作开始时调查学生的表现。收集和整理如下:

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不知道开头的技巧。

根据作文题目随便写作文开头。

我只知道我们可以用倒叙。

动笔动脑,不假思索。

模仿范文的开头。

我就是写不好作文的开头。

4.多媒体展示学生们收集的精美作文开头:(* * *收集了五十篇,这里只挑了十篇)

如果那天她没有像往常一样走在这条僻静的巷子里,如果那天她对巷子里的一切细节视而不见,那么...(《热血传奇》)作者:熊雄初二(4)邵长东)

童年的记忆就像一片长满花草的森林,森林里的树木生长茂盛。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落下,照在路上,留下阴影或斑点。

我知道我永远无法骑马进藏,让炽热的烟从我的肩上烧出幸福的花形。我不知道帐篷在哪里。我说不出烟是从哪个山头冒出来的。我在这里又小又重,被雪域的光线照得睁不开眼睛。

(摘自《生命的第二天》随想(4)牛传孝)

人生有无数的烦恼:从生到死,从不好的工作到不好的工作...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处理方式。而我最崇拜大仲马。他只对烦恼平平淡淡地说:“人生是无数个小烦恼组成的念珠,懂得人生价值的人会微笑着完成这一串念珠。”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笑对烦恼。(摘自《笑对烦恼的获奖作文》(五)王·

我一直觉得讲价很俗。每次买东西,我都装作很有钱的样子,一问价格就付款。看到摊贩们狡黠的笑容,我意识到自己被“宰”了,但还是保住了面子,咬紧牙关。

(《第一次讨价还价》第2卷第5期郭彦均)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去看海。母亲说:“去吧,儿子,图上没有真正的海。”所以,我终于体会到了大海的丰富。

(《海》初二卷六)赵宏景)

夜深了,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带着甜蜜的梦睡着了。窗外,深蓝色的夜空镶嵌着宝石般的星星,皎洁的月光被月亮铺成银盘,静谧的庭院融化在清凉的月光中。我忍不住走进了那个小院子。

(摘自《院子里的夜》第2天(6)戴丽君)

我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很多东西都在我的记忆里,但是家乡的龙舟赛,凝聚了我对家乡的感情,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摘自《我家乡的龙舟赛》(六)范军)

历史是人类的足迹,记录着风风雨雨,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闪耀着智慧的汗水。中国的神州,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让炎黄子孙骄傲、激动、兴奋。

(摘自新安晚报初二(6)汪洋)

清晨,阳光普照大地,几朵白云在蔚蓝高远的天空中悠闲地飞翔。我走在上学的路上,看着这一切美景,心里却很沉重。一切在我眼里仿佛蒙上了一层灰色。我在想昨晚发生的事情,让我非常后悔。

(摘自《我真的后悔了》第二天(6)崔宣)

朋友,你读过毛泽东的《花园里的春天和雪》吗?“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两个字里的美景,你不陶醉吗?你听过雷鸣般的北风吗?如果你是一个温柔细腻的南方人,你一定渴望北方的冬天。请用我简陋的笔游泳吧!

(马二年级六班)

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置之是乐观和自信,然后重整旗鼓是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置之是冷静和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哲学。(摘自马《一笑而过》(六)姚)

5.将学生平时写的作文开头与收集的作文开头进行比较,分析学生作文开头存在的问题:

不能概括文章主体的内容。

我在作文的开头不能使用任何技巧。

说一些与主要内容无关的拐弯抹角的话。

没有文采,没有魅力。

开头太长,造成头重脚轻的情况。

只能用一种表达,不能用修辞。

开头总结的内容太少,不足以指导全文。

6.查找信息;了解作文开头的常用写法,用多媒体展示,老师分析讲解。

{1}直截了当式:普通学生总喜欢开头绕来绕去,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不仅浪费大量笔墨,还影响表达效果。其实有很多优秀的叙事,一般都是直接进入事件的叙事。比如杜德的《最后一课》和契诃夫的《变色龙》,开头都简单明了,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故事的场景,让读者的思想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波动。

{2}问答式:在文章开头输入主题。开篇揭示主题,迅速进入正题,有利于引导读者抓住文章中心。北京十二中分校学生叶珊在开头写了一篇散文《我的父亲》:“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伟大的母亲,但我更喜欢我的父亲。母爱看似阳光,温暖,无微不至。而父爱仿佛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宽广辽阔,似乎包罗万象。”从这第一段,我们知道作者要赞美谁,内容是什么。在语文课本里,有很多文章是这样开头的。八只小猫的开头:“我不喜欢活猫或者其他的猫,但是家里的景德镇八只瓷小猫有些例外。”他们在江西瓷展上认识了我,我一看到那清新喜人的样子就喜欢上了。”紧扣主题,点明“八只小猫”的由来和作者对小猫的感情。

{3}记叙文:这种方法用于记叙文的开头,说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比如莫怀戚《散步》的第一段:“我们走在田野里: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位同学写了一篇关于小组集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作文,开头做了这样的解释:“今天是我们第二次集体郊游。我和6个同学一大早就顶着风走上街头,去练习的地方。”对参加活动的人进行了详细的记述,为后面的事件和人物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4}回忆:初中生写的文章大多是关于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事情。所以从回忆入手是很虚浮的,这让他们在写作时很容易回忆起过去的场景,也有助于将读者引入故事。冰心的《小桔灯》、朱自清的《背影》、韦唯的《我的老师》都是以此开头的。《小桔灯》以一句短句开头:“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简洁实用。学生作文这样的开头最多。比如“今天,我坐公交车回学校。没想到,公交车上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5}渲染: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为下面的故事烘托气氛,也能带动故事的推进。这种方法用得好,容易显示作者的功力。王愿坚的《七根火柴》讲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两个战士围绕“七根火柴”的故事。文章开头对草原上恶劣自然环境的描写,对故事的展开和主题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彭景峰的《邮路梨花》也是如此。开头说明山高、陡、连绵、阴森,自然让读者觉得走夜路山路太危险,赶紧找个地方落脚。这样的山路哪里能有落脚的地方?这种段头既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又为“小茅屋”的出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主题极为有利。

{6}语录:《人民公仆》是典型的语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无限地奉献给为人民服务。”看到这句话,人们马上会想到雷锋,他用实践很好地诠释了自己的座右铭。而这段话也是对他一生的高度总结。就本文而言,它既是重点,也是整篇论文的中心。当然,引用对于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作用:引用名言警句指出中心;或者引用人物的语言来突出人物的性格;或引诗唤起读者的歌唱;或者引用谚语来解释事情。在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方法是引用名言来引出话题。

{7}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开始方法。它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时间是宝贵的,看文章的人都希望尽快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如果一开始就拐弯抹角,一味地绕着话题转,那么即使内容再好,也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对于我们考场的作文,阅卷老师承担着繁重的阅卷任务。一个“开门见山”“不东拉西扯”的开头,一定会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让阅卷人对你的作文留下极好的印象,从而帮助你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开门见山”式的开头在我们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很常见,可以说是可以低头了。比如“两年多没见父亲,最忘不了的是他的背景。”(朱自清《背影》)开篇点就是用深沉的父爱给下面的“背影”设下埋伏。“白杨真是与众不同。我赞美白杨。”(茅盾《白杨礼赞》)开篇第一句就明确了礼赞的对象——白杨,并定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礼赞。“在茫茫大海上,风卷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一样骄傲地飞翔。”高尔基的《海燕》首先阐释了海燕勇猛腾飞的战斗环境,然后从色彩(黑色)、形态(闪电)、精神(傲慢)三个方面展现了海燕迅猛腾飞的英勇战斗精神。有很多成功的作文都是以“开门见山”开始的。这里有几个例子:

看到这个题目,我心里不禁爆发出阵阵掌声,这表达了女儿对妈妈的认可和敬佩。两年前,我会嘘我的母亲。(作文杂志第10期1999)这是来自1999的“文心杯”全国中学生师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获得者姜的掌声开始。这个开头开门见山,同时想先宣传后打压,还要为后面埋伏和构成悬念。

我的家乡四周都是山,到处都是芦苇。秋天来了,芦花争相开放,把家乡藏在一片花海中,十分美丽。(同二等奖郭《故乡的芦花》)

我九岁那年春天,父亲买了一头黑色的水牛。他说:“我们家有很多田地,农忙的时候没有一头牛是不行的。等这头牛长大了,用它来种地。”(同二等奖任美娟《与牛结缘》)

忘不了她鼓励我的笑脸,忘不了她激励我上进的朴实话语,忘不了她曾经带给我生活的绿色。我不能忘记她,我最亲爱的朋友。(我忘不了她)

{8}风格的“衬托风景”

画家画月亮的时候,如果只单独画一个月亮,会很单调,甚至缺乏表现力。如果在月亮周围勾上几缕云,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月亮会特别神奇。这个技巧就是“对比”。构图也需要这种手法。作为一名初中生,大部分考试都是写记叙文作文。一个好的“衬托风景”的开头,有利于为人物的刻画和事物的叙述设置情感氛围。作为一种实用的作文技巧,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典型的例子。比如:

“山,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此起彼伏,向远方延伸,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是小说《邮路梨花》的开头。对山的描述是情节的基础。这么大的山,黄昏将至,对于在路上旅行的人来说,夜间住宿确实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他们该有多焦虑啊!可以看出,猜测、赞美小屋主人等一系列情节,为“衬托风景”式作了铺垫。

时间是晚上八点。虽然太阳已经落山,但夏日的炎热并没有消退。没有风,公园里矗立的古树很安静。树叶也是。露天的劳动剧场也很安静。(叶君健《看戏》)用“静”来烘托人们等待演出开始的安静气氛。不仅如此,还与后来梅兰芳表演时海啸的场景相比较,显示出艺术穿透力,对比出梅兰芳高超的表演技巧。

“洁净的蓝天上,一片乌云偷偷溜进来,风把它推上山。在大野部,梯田里的庄稼就像绿色大海里翻滚的波浪。”(高峰《金大帽》)

同样,也有不少学生以“衬托风景”的风格成功入手的文章,比如:

“1999年2月28日,天空开始下大雨。地上亮晶晶的水泡一个圆一个破,破了一个圆,一个个哭着一个百岁老人的猝死。水泡声千百遍重复着一个永恒的名字:冰心。”(樊瑞《冰心百年》见10号作文,1999)

“我的头发湿了,沾满了泥。清明节特有的雨继续下着,从遥远的天边无声地落在荒凉的山野里。我在泥泞中跋涉,寻找它,让雨水洒在我的头上、脸上和身上……”(又见胡波的《相逢清明节》,李晓明、毛剑屏的《金榜作文系列》和《写散文》)

“3月26日晚18:55,天边最后一抹晚霞还未褪去,周末的钢城依然沉浸在热闹欢快的气氛中。十里钢城,电车、公交车、出租车穿梭不息,自行车的铃声、汽车的呜呜声、商贩的叫卖声时起时落。大大小小的百货公司、食品店,熙熙攘攘,非常热闹。谁能料到这会是一个血腥的黄昏?(对于的《血色黄昏——关于“三·二六”车祸的纪实》,参见和宋的《金榜作文丛书》和《笔记散文》)

当然,好的写作开篇技巧绝不只有八种,但如果学生熟练掌握,并能结合题目选择恰当的开篇技巧,对写作质量的提高一定大有裨益。古人把文章的好开头叫做“凤首”,我相信同学们也能写出一些被人们视为“凤首”的开头。

7.老师选取几个话题作文素材,学生按照上述方法从不同角度练习作文开头。

{1}话题作文材料(略)

{2}学生在作文开始时练习收集、整理和评论。(略)

动词 (verb的缩写)本次活动总结及对教育教学的思考

这项活动持续了四周。虽然主要是在2年级6班举行,但是2年级5班和4班也有同学响应。我要感谢他们的参与。

从活动的过程来看,许多学生都很开心。

参加这样的活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比老师瞎讲解怎么写作文有意思多了。”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学生手里的东西太少,收集的资料大多是《小学生作文选》里的一些东西,名著几乎没有涉及。在新课标下,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老师关注的地方。学生活动范围窄,学生缺书或者学生没时间看书,都是制约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瓶颈。所以我在活动后期明确:不要看小学生的作文,要看名家的作品。

从活动的效果来看,这次活动基本实现了我们的活动目标。从活动前学生写的作文开头和活动后学生听写的作文开头的对比可以看出,学生至少可以知道,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运用一些技巧让作文开头变得很美。特别是对八个常用作文开头的学习,成为学生从无意识写作到有意识写作的巨大转变。这也是我们活动的意义所在。

从活动方式来看,这次活动还是以老师为主。特别是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学生没有独立的想法,缺乏专门的研究方法。主动性不太理想,有些资料的收集需要老师多次督促才能完成。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活动,不知道如何参与。因此,在下一阶段,要花一些时间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训练,让他们掌握活动的思路和方法,使活动变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