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之子:衣怒,琴和,人间惆怅。

文|有趣的春秋

写在前面:这篇文章很长,概述了纳兰·容若的一生。所以有时间可以再读一遍。

有的人活着,他死了;有些人死了,却总能在午夜时分来到你的梦里,令人神往。身虽不能来,心向往之。

纳兰·容若就是这样一个灵魂永生的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代著名诗人。

世人常称“纳兰之子”。

许多人喜欢纳兰·容若,这一切都始于他的才华和忠于他的气质,但他们对他的人生悲剧深感痛心。

纳兰·容若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才二代、富二代。

难得的是,虽然是海陆空全才,但作为官二代,纳兰容若不会在骑马打人的时候大声喊我爸是纳兰帮的;

作为一个二代,他不会一边领着清朝发的薪水,一边告诉清朝的人民,沿海烧杀抢掠的海盗其实都是好人。

但作为一个富二代,他终于跟上了时代的潮流——纳兰容若交朋友真的不在乎家庭背景,但原因并不是大家都没有他有钱。

这样的纳兰之子,怎么会让人不喜欢呢?

总之,纳兰·容若是一个最深情的人。

而最深的亲情恰恰是他人生悲剧的根源。

纵观纳兰容若短暂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

新鲜的衣服,愤怒的马,和谐的声音,和世界的忧郁。

他容若出身,身价不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尘土飞扬的国家,一个衣冠楚楚的家庭。”

我出生在繁华喧闹的首都,被欢迎来到高门大户。

据说纳兰·容若出生在北京什刹海的后海。

到过这里的人都知道,后海直到今天依然游人如织,车水马龙。

纳兰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曾担任清廷高官,一度掌权。

纳兰家族的祖先是蒙古人。早在晋代,纳兰家族就是皇室联姻的首选之一。

后来被划为满族。在清朝,纳兰家族属于正黄旗,是血统纯正的贵族。

而且,纳兰家与艾辛乔罗家有密切的姻亲关系。

怎么亲近?

请听我说:

纳兰容若曾祖父的姐姐嫁给了努尔哈赤,并生下一个孩子,取名为皇太极。皇太极是康熙的父亲,也就是顺治的父亲,所以纳兰容若和康熙皇帝是堂兄弟,关系还在五服之内。

容若的母亲姓艾辛吉奥尔罗,是多尔衮的哥哥、英国国王阿齐兹的女儿,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孙女、皇太极的侄女,所以他容若和康熙是堂兄弟。

这对表兄弟出生于顺治十一年,按照农历算法是同年。

用屈原的话来说,大概是:

莱文皇帝是苗族后裔,我这个皇帝考伯雍。

我带着我的童贞去了孟茜,但是耿胤和我投降了。

一句话:纳兰·容若的出生非常昂贵。

明珠时期,纳兰家族如日中天。而他的一生,则是在明珠的事业蒸蒸日上,飞黄腾达。

这一切似乎表明,纳兰·容若生来就是一颗明星,注定要大放异彩。

按理说,即使你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即使你是个傻子,流的口水也不是真金白银,也是一本书。

人生,岂是一个“爽”字!

乍一看,纳兰·容若的生活似乎真的是这样的。

纳兰少年的光芒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歌,二是志向。

诗歌:

出生在这样一个花里胡哨的家庭,纳兰·容若自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贵族气质自然从他的作品中散发出来。

但纳兰容若并不拘泥于自己的出身,而是爱结交各界人士,从江湖文人到卑微的布衣,甚至还有不愿与清廷合作的明朝遗民。

因此,纳兰·容若的诗不是华而不实的华丽辞藻,而是处处表现出最深情、最自然的自然情趣。

当时,纳兰·容若被誉为“清代第一秀才”。梁启超在诗歌造诣上也称赞他为“清初第一人”。甚至有苛刻的人王力可国威称纳兰容若的诗“自北宋以来,只有一个人。”

更难得的是,一般来说,知识越高的人越清高寡廉,越难得到普通人的爱。

但是纳兰·容若不同。

曹雪芹的祖父母曹寅和纳兰·容若是好朋友。他非常了解纳兰·容若。他曾写道:“家家都争着唱《饮酒词》,纳兰的心思却知道了好几遍。”《饮水词》是纳兰词集的名称,不仅为当时的文人墨客所喜爱,也为所有听话的孩子所熟知。

抱负:

但是不要误会,纳兰·容若并不是一个整天只会唱诗的有钱有势的公子。也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年轻人,有一颗济世之心,有一手巧弓马。

纳兰·容若十八岁考中举人,二十二岁考中二甲第七,即全国第十。

今天,那就是清华北大的材料。

年轻时,纳兰·容若也有着统治国家、夷平世界的远大抱负。

有一次他看了赵孟頫的一首自画像诗,于是模仿赵孟頫的打扮,画了一幅自画像,画中公子自然是风度翩翩,英俊潇洒。

赵孟頫,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卒于宋代,是元代最著名的画家。他被称为“王羲之第二”。

纳兰·容若把这张自画像给朋友们看,大家都用最精彩的语言称赞他。

他没有得意忘形,反而有点不开心。

直到他的老师徐干说:“你的风格真是王力可羲之!”他欣喜若狂。

这表明纳兰·容若年轻时对自己的评价很高。

对我们来说,这里的教训是:拍马屁,不要拍马的腿。否则越用力拍,可能被马踢的越严重。

所以拍马是个技术活,不是体力活。技能型工作总是更受欢迎。

王羲之是一个在自己的时代引领潮流的浪漫主义人物,有两个特点:气质和事业。但王羲之也是一个不在乎权贵的人。

所以,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纳兰容若年轻时的特点:身在朝廷,心系天下,向往江湖。

然而,这些也成了他人生悲剧的开始。

世人向来爱八卦,其中又以爱八卦最为人津津乐道。

毕竟你爱我我不爱你的故事。

关于纳兰·容若的爱情,主要有三段。

关于他的初恋有很多传说。

最流行的故事是,纳兰容若的初恋是他的表妹,但她的表妹选择了女修,成为康熙的妃子。甚至说堂弟是康熙的惠妃,惠妃也确实姓纳兰。

但惠妃在康熙九年生下太子,所以入宫更早。康熙九年,纳兰·容若才十六岁。所以时间好像不太对。

如今,在很多电视剧中,更不可能看到纳兰容若和表妹纳兰容若苦苦哀求康熙成全他和他的爱人,甚至和康熙争夺一个女人的感人爱情。事实上,纳兰·容若曾长期担任康熙的侍卫。

但是为什么要在电视剧里做呢?那当然是为了吸引你去看,或者吃顿正经的。爱情故事自然要宝山爱连笔,连笔爱士林,士林要拿头奖。这样才能让人深受感动,难以忘怀。如果唐僧真的嫁给了女儿国的国王,佛经的故事后面会发生什么?

所以这些话都是小说,听听就好,别当真。

相对而言,纳兰·容若的初恋是你的女仆更为可靠。但是他容若的身份,在那个时候,自然也是不可能娶一个女仆的。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纳兰·容若的初恋都肯定会徒劳无功地结束。

然而,纳兰·容若毕竟是个有文化的人,他的爱好是在失恋时写诗。

像今天广为人知的“人生若只如初恋,何愁秋风画扇”就是对纳兰初恋最好的诠释。

而真正让纳兰容若深爱的是他的妻子吕氏。纳兰·容若曾把他和吕氏的关系形容为“一人终身”,甚至留下了大量诗歌记录他和吕氏的婚姻生活。

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陆是一位美目如画、才华横溢、胸怀宽广、气质迷人的全面型才女。她不仅是纳兰·容若的妻子,也是他的好朋友和知己。

在纳兰容若短暂的仙女般的婚姻生活中,纳兰容若从不吝惜笔墨来描写他的妻子卢氏。

因为诗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以免误伤正在看这篇文章的单身汪。

但是一点点的意外伤害也无伤大雅,那就举个例子吧。

纳兰·容若经常用“林下风”来形容他的妻子,如“林下长满野草的家”、“林下闺房难得”。

那么“森林下的风”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通常形容美女,或小家碧玉,或有教养,但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描述(这里要放重点,尤其是男性朋友,可以用来花里胡哨地恭维自己的女朋友),那就是林下媚,源于东晋第一才女谢道韫。

谢道韫有多好?你只需要知道她有她想要的那么好。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名言“我不能不佩服我的才华”,就是借用了谢道韫的典故。

所以你要知道,在纳兰的心里,他老婆卢氏不比宝哥的林妹妹差。

才华与品位,美貌与智慧并存,灯笼难找。这些都是纳兰·容若用他的诗讲述的。

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纳兰·容若是一个极富感情和天性的人,此时他也是一个拥有一颗高志远之心的人。我们不必想象她有多美,但我们只需要明白她在纳兰·容若眼中有多好。

就这样,他们闲着没事就绣榻吹红雨;夕阳微醉,* * *倚雕栏。

然后,神仙眷侣才两年。

是啊,这么美好的时光,只有两年。

婚后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但卢氏产后一直身体虚弱。虽然纳兰府什么都试过了,但在他们结婚后的第三年,卢氏还是去世了。

这一年,纳兰·容若二十三岁。

妻子的去世给纳兰·容若带来了怎样的痛苦?我不知道,不用说。

古人曾说,现在我知道悲哀的滋味了,我要说出来。

对于这样的悲伤,纳兰·容若似乎只是很平淡地说:“那时候,道是不寻常的。”

曾经一切都是美好的,那么只有道是平凡的。

拥有后又失去,是最痛苦的事。

它不见了,所以我们知道它是什么。

从此,纳兰容若只能一个人读西风乘凉,怀古落霞。

中国古人一直有“哀莫大于心死”的传统。秋风起,植物枯萎,树叶凋零,萧瑟凄凉。

这种凄凉,太沉重了,难过的人承受不了。

有一个典故,说小沈阳曾经给乾隆皇帝看过《红楼梦》。乾隆看完说这是珍珠家的故事!

后人说曹雪芹是根据纳兰·容若来塑造贾宝玉的。

抛开这个世界不谈,纳兰容若确实是一个非常敏感细腻的人,这一点和贾宝玉真的很像。

而且我们都知道贾宝玉对林黛玉有多疯狂。

卢氏死后一年多,纳兰容若一直不肯让她下葬,所以灵柩一直停放在双林寺,也就是今天北京海淀区的紫竹院公园。

纳兰·容若经常去看望他死去的妻子。这些天怎么样?

纳兰曾经写过一个小词。就那句话,冷宫里,纳兰独坐灯火通明,夫妻相处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有时,妻子会坐在一旁,为自己写一首情诗,有时也会为熬夜的丈夫感到惋惜,催促他早点休息。而纳兰抬头笑道:“还有最后一段没写完,你先睡吧!””妻子摇摇头,给他披上外套,泡上一杯热茶,在身边坐下,拿起未完成的刺绣,陪着熬夜的丈夫。

过了很久,他抬起头,看着低头绣花的妻子。她的心里充满了幸福。她想伸手帮她把头发剪下来,却突然闭上了眼睛。刚才坐在她旁边的妻子像影子一样消失了。......

“点着灯坐着,坐很久了...赶时间太晚了,睡不着。冈特,谁知此恨。天地人皆惆怅,佛火声俱悲。做梦之前都有疑惑。”

当你感到悲伤时,你分不清现实和梦境。

陆之死改变了纳兰的人生轨迹和人生信念,使他从一个风流倜傥的书生逐渐变成了一个痴迷佛学的悲凉之人。他还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冷嘎山人”,以表达自己对世事沧桑的空虚感和错觉。

这次去哪里几乎耗尽了他对生活的所有希望。激发了他性格中隐藏的悲剧因素。

然而,生活还在继续。

这时,纳兰·容若已经是一名高中学者了。但或许是康熙太赏识他,又或许是康熙想拉拢纳兰氏。总之,纳兰·容若没有像其他学者那样进入国子监或被朝廷封官,而是在政治上显示了自己的抱负。而是被康熙亲自任命为他的私人三等侍卫,并授予五品爵位,比状元的职位还高。

原则上,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荣誉。当时上门祝贺的官员,打破了纳兰家族的无数门槛。

但他是唯一不开心的人,纳兰·容若。

第一,他的妻子刚刚去世,他真的很不开心。

第二,这不符合纳兰·容若的人生抱负。

别人等不及的皇帝侍卫,对纳兰·容若这样的高人来说,是一种束缚。

当保镖意味着什么?保卫皇帝的安全,传达圣旨,被皇帝临时指派执行任何特殊任务。或者皇帝心血来潮想招一批文人来歌功颂德,侍卫不得不以皇家文人的身份参与诗词赋。

如果你还想象不出警卫员的工作和姿势,那就想想最近花式拍马的秘书天花板吧。

但纳兰并没有因此而懈怠,反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进进出出随员,务要谨小慎微”。

康熙对他的宠爱远远超过其他侍卫,赏赐不断,最终晋升为一等侍卫。

其实康熙也没有冷落他。在担任侍卫期间,康熙还派遣纳兰·容若带领数千军马前往长城,安抚和拉拢准噶尔地区的邻近部落。

而且他也不负众望,很好的完成了任务。他回来后,朝廷终于明白了准噶尔周边少数民族部落的态度,决定出兵准噶尔。

可见纳兰在政治上确实很有才华。他不是人间富贵花,和宝玉完全不一样。

而康熙不只是把他当奴隶。只是对于纳兰来说,一份不能完成人生抱负的工作不是好工作,加薪也没用。

但他别无选择,只能做皇帝的侍卫。这一等就是九年。

九年,这期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渐行渐远,风华正茂的锦衣卫们也渐渐看透了人生。

“想想休闲。跃马总是白头偕老。不改青春轻,封侯。多少英雄只废山头。”

头发被岁月染白,豪气被岁月抹去。这该死的时间!

美好的人生和短暂的人生,不能浪费在追名逐利上。不管他有多少英雄,到最后,都只是一堆黄土。

没有人知道纳兰·容若是如何度过这漫长的九年的。没有吕氏这个心腹,他还是整天被琐事困扰。

渐渐消磨了人生的远大志向,此时的纳兰只想远离朝廷,骨子里天生的本性越来越明显。

纳兰曾在诗中写道,虽身在厅堂大宅,却时常想起山川鱼鸟。

然而,纳兰·容若并不像宝玉那样无知。相反,他在康熙身边非常谨慎,从来不直接参与皇太子的争夺。作为高官之子,常年跟在皇帝身边,怎么可能不懂政治?

但问题是这些都不是他喜欢的。他是一个感情最深的人。他早已看透一切,只想把最纯粹的感情留在心底。

但他毕竟要考虑家庭,不可能放手。

他的背后,是纳兰宗亲。所以他一直小心谨慎,就像刚进贾家的林妹妹一样,处处小心翼翼。

纳兰容若在成为皇帝的侍卫之前,曾在给朋友的诗中说“德也狂!”我,纳兰·容若,也是一个骄傲不羁的人!

而这样一个狂妄的人,却被困在这样束缚的生活中长达九年。该是多么的压抑和忧郁。

纳兰·容若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他的灵魂在流浪,所以他说他是世界上一个忧郁的客人。

既然这样,那位来参观世界的失望的人是时候离开了。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当了九年侍卫的纳兰·容若突然病倒了。不久后他就去世了,年仅三十岁。

死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八年前,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妻子吕氏去世。

相隔八年同一天去世的夫妻,也许,真的各有各的命运。

我是世界上一个忧郁的人

知道自己在哭什么。

在心碎的声音中回忆我的生活

我是有趣的春秋,爱读书。欢迎你经常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