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接受招安绝不是最糟糕的政策。求爱失败只会更糟。
1,人心问题
梁山伯有108名勇士,其中至少有一半是被宋江以拉拢的名义说服的。如五虎上将中的关胜、秦明、胡、、董平等。
虽然说这些人只是宋江作为梁山上的领头人,但这是不可否认的。这些人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对于已经结婚的人来说还好,对于没有结婚的人来说真的是悲剧。试想谁会把自己的女儿送上梁山。
即使老百姓知道自己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儒家思想盛行的朝代,也不可能有人嫁给一个“贼”。而且那时候很多将军的家人和父母都在山里。其实我觉得对梁山好汉李悝jy有意见的人不在少数。而且,阮氏兄弟和刘唐都是跟着晁盖一伙的。鲁达和宋武是密友,颜卿只追随卢俊义,对其他人不温不火。
长此以往,会让人分心。
2.食物问题
这个问题几乎是致命的。据书中记载,说到招安,梁山伯算上将领、家眷和各种想入非非的人,* * *总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如欧阳代郎在攻打辽国时所说,但也应该有朝廷的兵马)。当然这肯定是空指,但不可否认人口基数太大。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严重的粮食问题。宋江每次攻城,第一件事就是抢粮。后来直接打到东平、东昌要粮食,可见粮食问题真的很严重。更严重的是,这些人大多是肉食动物,几乎每次都吃肉喝酒,更严重。
粗略计算一下,假设梁山伯上的总人数是* * * 5万,当然有些士兵可以不吃肉。假设只有65438+10万人每餐吃肉,每个人平均每餐吃一斤肉(只是平均,对jy和鲁来说,这只够塞牙缝,但有的战士吃得少,平均每餐吃一斤肉),每个人每天吃2斤肉,每天会吃2万斤肉。
考虑到古今单位不同,古代一公斤是16,也就是590克,相当于现在的1.18公斤,所以梁山伯现在每天吃23600公斤,一头牛现在大概800公斤。不清楚古代和现在的牛更胖,就随便想想吧。
一头牛重800斤,除去骨头、牛头等不能吃的东西,一头牛可以吃500斤牛,也就是说一天47.2头牛。一年要吃掉17228头牛。而且逢年过节杀猪宰羊就更重要了,想当的人几乎都吃肉,所以一年吃18000头牛问题不大。
想想那些被杀的鸡和鹅。其实吃鱼来源丰富,但除了宋江,其他人对吃鱼都不感兴趣,重要的是吃鱼不饿。
所以粮食是长期的大问题,仅仅抓官粮是远远不够的。
3、实力问题
虽然梁山很好,但是108几乎都是会打仗的。我演过两次童贯,三次高俅,都成功了。但一个重要原因是两人都是奸臣,根本不会打仗。想想梁山好汉中最能打仗的五虎将是朝廷的人。朝廷里能打仗的人肯定不少,只是没被发现。
如果真的惹怒了皇帝,派百万大军去打也没那么难。其中我认为上梁山的条件太低了,只要你想去。由此,我感到朝廷无能。打仗的时候,我派了几个人假装投降,我里面是间谍,不会快,也实在没有办法偷毒水泊。
朝廷绝非不可用,梁山被剿灭只是时间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宋江拉拢其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虽然对于某些领导来说不是很愿意。在中国传统思想的灌输下,长期待在梁山,其实无异于自寻死路。
但是,在我看来,宋江招安的时机不对。其实完全可以避免梁山好汉最后死伤惨重的结果。在我的想法里,宋江其实可以让人暗中干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这样拉拢之后阻力会小很多。
而从打造东京府来看,宋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后来转念一想,皇帝虽然没昏过去,但确实无能,这才让奸臣掌权。有一个小细节。作为五虎将之首,能打仗的关胜,在朝廷里不过是个小官。在小说中,韩桃和彭琪分别是周琛和颍州的应永大使。
从他们手下只有一千士兵来看,他们的军职大致相当于现在王朝的团级。单廷贵和魏定国都是灵州应永大使,相当于本朝的上层校正团!从《水浒传》中的文笔来看,关胜在浦东的考察,似乎把陵州的两个应永和单廷贵、魏定国放在了同一个层次。
高俅十下梁山,如王浣、许婧、王文德等人。我们的使节官阶很高,比鲁安福和州府兵马总管还高。地位尊崇,是宋代武将的最高荣誉。可见朝廷用人制度之腐败。就算一个高俅到了,还会有其他人出来。基本上皇帝什么都不做,宋江一伙也不可能对朝廷和天下有多大贡献。
然后问题的关键就来了。如果宋江没有招安或者留在梁山,而是调兵起义,会是什么结果?还是死路一条,原因如下:
然而,古代的起义者只有两种。一种是篡位想当皇帝,通常以失败告终,比如安史之乱;另一种是皇帝太醉了,人民不得不造反,如陈胜的光武起义。但宋江,只是两者的中间产物,本身没有异议,他篡位肯定有很多领导不会同意;而且,皇帝虽然无能,但并不昏厥。世界虽不平,但远非一片狼藉。
从宋江在青峰村的夜观可以看出,百姓安于现状,毫无恻隐之心,虽然心中有怨。如果宋江起义,没有多少人支持,没有农民支持,最后肯定走向灭亡。
接受朝廷的恩惠,绝不是一个坏政策,而是宋江为所有兄弟的前途和未来考虑的结果。最后一方面是那个朝代的牺牲品和必然产物;另一方面也说明宋江虽然是个好兄弟,但不是个好领导,也想不出解决兄弟的办法。
其实我一直在想,晁盖活着的时候,一直想让宋江当梁山伯的头,但是他死的时候说:“保重,我亲爱的哥哥。如果抓住我的人开枪打我,教他成为单良的主人。”这句话我不懂。为什么不直接设置宋江为主体?说完这句话,你就知道宋江虽然有点武功,但是宋江能抓到史文恭吗?
后来,我想了很久。也许晁盖当时也看到了宋江的本性,认为他不适合做单良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