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最好的武侠小说是哪一部?
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情节不够曲折,但处处有伏笔。李三枝的死,李文秀的感情风波,华辉与贾君马师徒的恩怨情仇,都有巧妙的铺垫。
其次,人物形象生动,不仅书中主人公李文秀的故事极其感人,而且苏普和阿曼一家都有自己的个性。
第三,“白马啸西风”的主题比传统武侠小说更有深度。自始至终,这本书都聚焦于爱与恶。白马为一张地图而死,其实是死在对手史手里。马家军救李文秀也是为爱舍命;华辉想在李文秀死前杀死她,但李文秀无意中问起了他的心上人阿曼的母亲的长相,她颤抖的心让华辉无法杀死他。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哪里有爱,哪里就有罪。这就是白马啸西风的成功。
失败之处:第一,金庸说这本书的主角是明末忠臣袁崇焕,但是袁崇焕没有出现。虽然补了一部袁崇焕传,但与武侠脱节,是败笔之一。
其次,本书的主角袁承志和陈家洛一样令人失望。这个袁公子在一系列剧中东奔西跑,不伦不类。一个男人无缘无故地爱上一个风骚的文真是尴尬。
再次,《沾皇族血统的剑》在结构上不够紧凑,故事焊接上有裂痕,语言表达上也未必比舒剑娴熟,这可能与金庸初入武侠世界时对语言的掌握能力有关。
但《染有皇室血统的剑》是金庸新武侠小说从摸索走向成功的重要转折点。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吸收了新的文学手法,首次在其武侠小说中运用倒叙来表现故事的跌宕起伏。请注意,书中真正的主角夏雪宜并没有从头到尾出现。他的性格特征和关于他的故事都依赖于和何的感人叙述,这是新派武侠小说与旧派武侠小说的重要区别。
《染有皇室血统的剑》的第二个贡献是,金庸小说中首次出现了一个半正半邪的艺术模式。金蛇郎君夏雪宜形象的诞生,极大地丰富了武侠世界中人性的复杂性。
《飞狐传奇》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的悬疑和精彩的情节,更是因为作者第一次完成了一个兼具侠义和常人弱点的少年英雄的塑造。
胡斐的天真、顽皮、机智和不拘小节都显示了一个年轻人的特点,这使他读起来非常亲切。他不懂武功,但胆子大,对是非善恶分明。从陈家洛、袁承志到胡斐,这是金庸小说中正面人物形象的重大突破。
胡斐形象的唯一缺点是他莫名其妙地爱上了袁紫衣,而这一失败在张无忌身上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袁紫衣的文笔不伦不类,所以《飞狐传奇》被大大削弱了。
看金庸小说,《连城诀》对我来说是最苦的。
也许是我看过的武侠小说中,内容最残酷,语气最压抑,回味最苦涩的一部作品。
在《连城诀》中,尤其是金庸的冷描写功夫,他没有加任何评论,完全让残酷的事实说话。这种纯粹客观的对世界的描述,堪比古今中外的悲剧世界。它的艺术感染力震撼人心,让人不忍看第二遍。
《连城》这本书在结构上有很多起伏,有很多伏笔。它的弱点是写感情太苦,不符合普通读者的阅读心理。虽然加了亮尾,但还是超出了审美主体的接受能力。
鹿鼎记是金庸小说的收官之作,也是武侠小说中的“四不像”之作。倪匡称其为不是武侠小说,而是武侠小说中的极品,并断言其为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说。在金庸小说里,自然是排第一。
可能有很多人对倪匡雄哥哥持这种观点,但也有很多武侠小说爱好者持相反的观点。据我所知(指曹郑文),有些人(包括武侠小说研究者)还没有读完《鹿鼎记》,因为他们读不下去。
一部小说能引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可见鹿山公爵的优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文学是人学。《鹿山公爵》在人物塑造上有大胆的创新和突破。韦小宝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典范。他的机智,圆滑,无赖的品质都展现的淋漓尽致。一个从青楼走向宫廷的流氓(完全不懂武功)居然成为武侠小说中的第一主角,这是金庸的一大创新。
金庸在《韦小宝》中的突破,实际上是突破了武侠小说的传统模式,深化了武侠小说的主题。《鹿山公爵》超越了江湖恩怨、武林夺宝的旧模式,用调侃的语言,通过瑰丽的画面、多彩的人物,表达了中国的“民族悲剧”和“文化悲剧”。这个想法相当成功。
但与武侠小说不同,武侠小说真的是武侠小说的最高境界吗?我以为这是可以商量的。
鹿山公爵至少有三个弱点:第一,结构松散。这个故事缺乏一个整体框架。
二是武侠味太少。除了海大夫和太后比武的那一节很精彩之外,其他的武功都是儿戏。
第三,这本书缺少一个可爱的正面艺术模型。
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美化的小人(韦小宝)和美化的皇帝(康熙)。
金庸开始写帝笔(《剑之书》),后来又写帝笔(《鹿山公爵》)。这是他写武侠小说的一大败笔。
《神雕侠侣》的主题就是一个“爱”字——“问世间,爱是什么?教生死。”这说明金庸小说除了表达传统武侠小说中的“忠奸”、“仇富”等主题外,还发生了新的变化。金庸塑造了社会叛逆者杨过和小龙女(武侠世界的两个艺术典范),通过杨过和郭靖的冲突,展现了社会和人类不可调和的本质。就题材而言,《神雕侠侣》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
但我觉得还是在《神雕侠侣》三部曲的底部。它没有写出《射雕英雄传》中波澜壮阔的场面,它的典型人物也没有《屠龙记》中的那么多姿多彩。
它的缺点是写几场战争有点松散,主角杨过和小龙女都不太可爱。书中的郭靖、黄蓉等配角在《射雕英雄传》中已经失去了魅力。
难忘的郭襄又出来晚了。只有她的姐姐郭芙是一个成功的艺术模特,尽管她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女人。
这样的写法,说明金庸的手笔非同一般,史实与艺术的结合,武侠与异域情怀的交融。其生动流畅的语言,丰富多彩的群像,足以一扫老派武侠小说的沉闷氛围。
不足之处有三:一是故事结构以直白为主,人物的书写仍然沿袭了老派武侠小说的传统手法,缺乏悬念和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剧情的焊接也不紧凑,很少有怪笔。
第二,人物的塑造主要以群体形象为主。虽然文泰来、余鱼同、罗冰、徐天红都有剧本,但书中缺少一个震撼人心的大英雄。光写感人的儿童亲情故事是不够的。
第三,书中的第一个主人公陈家洛是一个失败的艺术形象。他把宋江的辫子拖在背后。陈家洛的阿喀琉斯之踵给这本书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把一个深爱着他的女人送给了他的哥哥作为玩物。
《鸳鸯刀》是金庸小说中独树一帜的艺术作品,妙趣横生,感人至深。在这张《江湖搞笑图》中,武林英雄和江湖豪杰趣味十足。武侠小说中对人物的嘲讽并不是元阳道独有的。但同一篇文章却带有喜剧色彩,这在武侠小说中并不多见。
《鸳鸯刀》的缺陷是:展现“武侠”和“侠义”的场景不够精辟,情节的巧合太多,作品缺乏思想深度,人物形象感染力较差,结局陷入“大团圆”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