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一瞥历史的一角
没去过法源寺,但看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对这座古寺产生了兴趣。这个地方给人的感觉,如果只是一个游客的心,可能会觉得寺庙安静古雅,如果深入了解,会觉得沉重,甚至伤感。
李敖写的这本书,以法源寺为语境,展示了一组晚清历史人物肖像。法源寺慈悲的气质吸引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他们似乎都有自己的疑惑、抱负和理想,希望能在法源寺找到答案。他们在法源寺相遇,却也因为理念不同在法源寺分手,法源寺只是默默见证历史路人留下的足迹。
历史人物与法源寺结缘,法源寺与丁香结缘。
法源寺以丁香闻名,被称为“花中君子”。他们看似柔弱,却有着高尚的情怀。书中康有为为法源寺僧人写的一首词与丁香有关,是杜甫的《丁香颂》。
紫丁香脆弱而凌乱。
叶细发飘,花疏花淡。
被深深种在了窝里之后,身边的人占领了。
如果晚上掉进了蓝麝,也不用担心。
康有为用紫丁香表达了自己的抱负。他说紫丁香很柔弱,有一种素雅的美。它们是给有思想的人欣赏的。他们知道自己的特点。如果他们自己完了,掉进了蓝麝,肯定粉身碎骨,所以他们既然知道自己最后的结局是这样,就不用多想了。丁香的死,恰逢法源寺的悲伤。
在这些历史人物的帮助下,李敖用了大量的对话来提问和回答对方,讨论了生死、家国、忠奸、入世等问题。,夹杂文言、诗词、白话等多种语言,涵盖40多个小题目,内容庞杂,引经据典。
看李敖的书,一定要有点服气。虽然很多人说他疯了,说他爱丢书包,甚至说这本书不是真正的历史小说,但你不得不承认,李敖学识渊博,很多历史事件都是唾手可得,大量史料都被他利用。他写出了康有为一生的无奈,写出了梁启超的大局观和与时俱进,写出了谭嗣同的百折不挠。
如今,法源寺已经是一座繁忙的城市。每年四月,许多游客都来欣赏紫丁香。有的人看书,凭着一点点记忆,对照着书上的奇闻轶事去参观寺庙,也有一些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