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大的父母有多可怕?安吉尔离婚9年,终于把儿子发展成“老公”
是久违的天使在网络上一炮而红。
因为之前亲子节目中的“破坏三观”操作,被网友提起,让人直呼:辣眼睛!
与潘粤明离婚后,安吉尔和她当时7岁的儿子参加了一个亲子真人秀节目。
节目中,她不仅和儿子拍了一组“撅嘴接吻婚纱照”,还让儿子求婚。
在这方面,安吉尔相当自豪:
“如果顶后有女朋友了,就拿出来(婚纱照)看看谁更美。”
更让网友惊讶的是,她和儿子在咖啡馆休息的时候,因为儿子分心,就对他说:
儿子只好哄母亲:
在后来的采访中,安吉尔说:
我不知道别人的感受,但是作为一个母亲,我真的很难受。
因为在这种亲子关系中,母子关系是完全颠倒的。
母亲需要儿子的安慰来充实自己的内心;本该由大人照顾的孩子,却成了父亲/丈夫,早早失去了童真。
当然,作为一个母亲,我不相信安吉尔是故意的。她所有无理取闹的真正原因,是她已经无法承担一个成年人的责任,选择退回到一个孩子的状态,让唯一可以依靠的儿子去爱他。
正如精神分析学家john bowlby所说,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赋予孩子监护人的责任。
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中,真正可怜的是被母亲多收了钱的孩子。
因为他们的精力有限,时间久了才会枯竭。即使长大了,他们也无法把爱给别人,因为他们无法学会如何健康地去爱。
这是1911出版的小说《彼得潘和温迪》中的第一句话。彼得潘是书中的主角,一个永远无忧无虑,不肯长大的小男孩。
相比之下,仍然有一些人虽然身体成熟,但精神并不健全。如果他们成为父母,将是孩子的“噩梦”。
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在《不长大的父母:如何结束家庭创伤》一书中,深刻描绘了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伤害。
如果孩子小时候渴望和父母亲近,却得不到回应,那就要去迎合和感恩父母的一切。那么,成年后,他们依然会感到被拒绝和排斥,陷入自卑和空虚的深渊。
因为,作为人,他们潜在的焦虑得不到满足,他们的生命能量在不断流逝。
你怎么能指望一个内心空虚的人去爱别人呢?
在很多人眼里,安吉尔就是一个典型的“拿到一手好牌,却打得很烂”的例子。天生“寻女”出身的她,因在《金粉世家》中饰演冷清秋一角而获得观众认可,一夜走红。
优雅而冷酷的她,把一个书香门第的倔强女孩,演绎得活灵活现。
其实安吉尔的家庭背景很普通,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所以能得到的物质条件非常匮乏。她10岁离家去广州学舞蹈。小女孩缺少父母的关爱,受尽人间冷暖。
虽然后来安吉尔红极一时,但“缺爱”却成了她人生灰暗的底色。
所以她会选择二十几岁就步入婚姻殿堂,毫不掩饰对爱情的渴望。
可惜,这段曾经令人羡慕的婚姻,仅仅四年就以离婚告终。而闹得沸沸扬扬的狗血出轨大战,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童年的不幸让她早早失去了安全感,婚姻的破裂让她无法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滋养。
自然,安吉尔的内心就像一个无爱的孩子,只能向儿子“求爱”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就是开头的场景...
安吉尔的生活境遇也生动地论证了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长不大的父母”,那就是:
如果一个人小时候被父母疼爱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亲子角色颠倒”,导致他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加藤泰三遇到的“亲子角色互换”的真实案例。
有一个孩子,每天晚饭时都要对着桌上的食物说:“哇,看起来真好吃!”“类似这样的东西。总之,孩子一定要说些让妈妈高兴的话。否则,妈妈会不高兴的。
加藤泰三还总结了长大后父母的惯用伎俩。
任性
无形的虐待
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不甘
带孩子去发泄。
善良和仁慈
虚假互惠
长此以往,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本质上会成为父母获取自我满足的“傀儡玩具”。他们可能很优秀,很杰出。但内心充满焦虑,爱否定自己,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经常自卑,迷茫,失落。
可怕的是,当他们成为父母后,会沿袭这种亲子关系模式,继续毒害孩子,等等。
正如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所说:
“一个异化的人,不仅仅是一个精疲力尽、穷困潦倒、本质上仍然完好无损的人,而是一个颠倒了的人,变成了恶,变成了自己的敌人,变成了与自己作对的人。”
美国心理治疗师萨提亚曾说过,一个人的成长与出身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过去不可谏,未来仍可追。”学习《不长大的父母:如何结束家庭创伤》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谴责“不长大的父母”带来的痛苦,而是为了有自知之明,停止伤害。
书的最后一部分介绍了我们如何实现自我救赎。
答案其实很简单。第一,远离“长不大的父母”;第二,不需要接触外面的各种人。
在分析这个答案之前,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个心理学概念,防御机制中的“投射”。
弗洛伊德认为,为了保护自己,人类会发展出一系列应对外部挫折的方式,这些方式被称为“防御机制”。
投射是一种防御机制,是把引起焦虑的事情转嫁给别人。
为什么父母对我们的影响这么大,很多成年人都无法完全消除?
因为他们会把潜意识的想法投射到你身上。你和他们联系得越深,你得到的投射就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投射塑造了现在的你。
你跟知识界越大,遇到的人越多,就意味着你可以接受不同的投射,拓宽你的人生边界。
正如资深心理咨询师张培超在《我的内心无限:自我探索的40门必修课》中所说:
对于“长不大的父母”来说,内心的缺爱和无奈促使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问你。
如果,很难改变它们。不如从这一刻开始改变自己,或许会给人生带来新的机遇。
也希望安吉尔这样的父母能明白,内心的痛苦不一定代表生命的终结。
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告别过去的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