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圣人之恋》中的人性
网友好恶毒,身边的朋友也笑称“岛国小,脑洞不小”“我沉迷剧情,毕竟现实中没有这种事”...
但是认真完整看过剧的人都知道,真的是这样吗?这部剧看似脱离现实生活的人性有哪些裸露,反映了什么人生哲学?
不要看。
“贤者”在日语中是“聪明人”的意思,不能断章取义。按汉语意思可以理解为贤德或智者,所以“圣人之爱”就是“聪明人之爱”。日语中,“贤者”的反义词是“白痴”。意思是“傻瓜,笨蛋”,这恰恰是为了和剧中反复提到的小说《傻逼之恋》形成对比。
简单来说,这部剧的情节就是女主角被自己最好的朋友兼男朋友背叛了。作为报复,她花了20年时间把她最好的朋友和渣男的孩子培养成她的理想伴侣。
女主复仇的参考蓝本是谷崎润一郎的小说《傻逼之恋》,小时候看过。在这部小说中,男主把一个只有15岁的女孩培养成了一个符合她口味的女人,但男主却深深迷恋上了女孩,不顾女孩的放荡奢华,依然给了她一份“痴情”的爱情。
所以剧中女主角以此为蓝本,以此为戒,让自己随时保持清醒,以免为了报复而爱上“男友”。但是现实生活中理智和情感怎么能分得清呢?
其中,主要人物的情节介绍如下:
女1:高中马卡卡(中山美穗饰演)
女2:莉莉·泽存(高冈早纪)
鲜肉男:泽村直子(龙星石良)
女第二任丈夫(女第一任前男友)柳井泽村(田边诚一)
1.女2苛刻的性格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必然与她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以及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密不可分。莉莉的父亲忙于生意,忽略了家庭。显然,他的母亲没有对他的孩子百般呵护。还有一个不懂事却更受宠的弟弟。这个家不是充满了温暖的爱,而是充满了混乱和暴力。莉莉很小的时候甚至在工作中被父亲的朋友性骚扰。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精神和物质都不满足。为了满足她的需求,防止她的安全受到侵犯,她只能主动索取,主动出击。
2.女性的分享型人格
显然,第一个女人是大家眼中的大家闺秀,好姑娘。作为独生女,她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开明有教养的编辑,母亲温柔贤惠。女儿从小娇生惯养,物质和精神都很丰富,各方面都很满足。她是温室里一朵可爱又可爱的花。
当然,我很高兴认识新邻居二二,所以她很愿意带二二去她家玩,把二二介绍给她家。她乐于分享的态度和二二带二一去她家玩的羞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二姑娘的直接要求,她不像童年的二姑娘那样充满心机,没有学会拒绝。面对学校里欺负自己的同学,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反击,只好任由别人欺负。当第二个女孩用更好的暴力帮助她吓跑欺负她的同学时,她更加坚定了与第二个女孩分享的想法。
3.从女二的角度谈她勾引女一的男朋友和父亲。
简单来说,内因就是二女的缺爱,在缺爱的环境下形成的掠夺性格。外因是第一个女人的顺从和付出的态度激起了她的贪欲。在第二个女孩眼里,第一个女孩的世界简直就是她梦想的全部生活,温馨的家庭环境,友善的哥哥,体贴热情的父亲,这一切都摆在她面前。“让她成为我的,就这样。”这大概就是女二所有“掠夺”行为的来源。
但是,在经历了最初的犹豫、拒绝,最后的妥协之后,第一个女人满足了她的要求。混乱的环境所滋生的性格中的阴暗,可能已经把羡慕变成了嫉妒。从真由的项链到玩偶,从父亲到男朋友,她什么都想要,似乎什么都得到了,却也为以后的剧情和今生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她得到一个女孩,一个男朋友和一个父亲的方式实际上是诱惑。这要从她的经历说起。如前所述,她已经不止一次被父亲和同事骚扰。在她眼里,她已经认定男人都不是好东西,所有男人都一样。那么,女一的父亲是这样的吗?在她眼里,别人的好爸爸真的是充满父爱的好爸爸吗?很明显,她在漆黑多风的夜晚试图引诱、勾引,却意外引诱成功,却不幸被女方发现。
剧情急转直下,女主父亲无话面对女儿,选择死亡。
“可惜别人的爸爸,辛辛苦苦得来的,死了。”无奈之下,第二个女人接着“要求”她垂涎已久的第一个女人的男朋友。
套路一模一样,但这次她更谨慎了。她以送货上门不会打扰对方的态度“献身”,很容易让男人再次上钩。以她对猎物的直接需求和内心强烈的占有欲,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已经影响了她以后的命运,等待她的是无声的报复。
4.为什么女孩一的父亲和男朋友没有抵挡住女孩二的诱惑?
先说第一个女儿的父亲。从男人的角度来看,一个如花似玉,没有血缘关系的年轻女子向自己投怀送抱。大概每个男人都无法抗拒美吧。当一个裸体的女人被抱在怀里,她瞬间变成了下半身动物。
第二个女生是什么时候投怀送抱的?她试图从来到女方家时的一举一动说起。每次都刻意打扮,得体又好看。她时不时回过头,看似不经意地对父亲微笑,或甜蜜,或意味深长。这些动作通过她迷惑的眼神展现在观众面前。再加上漆黑的夜晚和一丝不挂的衣服,这个时候的男人估计就是瓮中之鳖了。
看看第一个女生的(前)男友。他被一个女性家庭收养抚养,一直不领情。女方家确实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恋人标准,但是恩人去世了。此时的他,已经不年轻,无法承担这个失去了家庭支柱的家庭的重任。面对未知的未来,他的内心无疑是害怕的。虽然中心从来没有提过他的心,但是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也能略知一二。
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朋友(女)很优秀。她喜欢的男生就是不如她。男女双方都喜欢对方。看来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幸的是,男人中途退出,留下困惑的女孩独自一人。过了几年,男生找到女生,坦白的告诉她,自己不够好,面对喜欢的人,没有足够的责任和能力去承担两个人的未来,所以选择了退出。
和第一个女生的(前)男友继续。正当他苦于无路可走的时候,第二个女孩向他投怀送抱。第二个女生的套路是她不是处女,不需要对方负责。也是生理安全期。于是赤裸裸的诱惑摆在了一个不知道怎么解决的不成熟男生面前。谁能阻止它?
我们可以看到,男主最初是拒绝的,他最终选择了接受。除了抵挡不住诱惑,可能还有一些原因,比如懦弱,逃避心态,侥幸心理。他的侥幸心理是:即使第二个女孩意外怀上了我的孩子,那我也可以选择和她结婚,不用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人情债。
最后一集,剧情再次反转。从女人2的口中,我们终于知道女人2爱女人1胜过爱丈夫和儿子。
总之一切看似狗血,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6.而剧中的小鲜肉在这里也不用笔墨来形容他的帅气和痴情。
他的出生注定是一场赌局中的筹码,但这个筹码充满了人情,而这些情绪的浮动又为仇恨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一部剧带给每个人不一样的视角。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个。?另外,谷崎润一郎对傻逼的爱在这部剧中被多次提及。不难发现,小说《爱白痴》其实源于谷崎润一郎的亲身经历。
能写出这种作品的作者,也是万千作者中的奇葩。到目前为止,他是我认识的最棒的一个。以我目前的短期认知意识,暂时没人能比得上。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谷崎润一郎真实奇特的感情生活。(绝不是捏造。百度百科有详细的资料,你可以对比一下。)
百度百科对它的总体评价:
虽然谷崎润一郎不是私人小说家,但他的私人生活和作品的相互依赖程度甚至超过了私人小说家。他对衣、食、住、女的追求,一生无止境。
详细生活:
当谷崎润一郎年轻的时候,他一心想找一个妓女类型的女人做妻子。他爱上了一个艺妓,但她被别人收养了,于是这个女人把她的二姐介绍给了谷崎润一郎。这是谷崎润一郎的第一任妻子,千代夫人。
他们结婚了,一年后,他唯一的孩子,女儿娘子出生了。然而婚后不久,他失望地发现千代是一个贤妻良母,而不是他最喜欢的娼妓。
失望之余,他看上了千代的三姐,15岁。所以千代经常被送回老家照顾父亲,但他和三姐半公开地住在东京。这段训练幼女的经历被他写成了他早期的代表作《傻逼之恋》。后来三姐在谷崎润一郎的支持下当了演员。)
谷崎润一郎想娶三姐,所以特意安排了妻子和他的好朋友(著名诗人佐藤春夫)。佐藤和千代得到了他的暗示,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真的产生了感情。但是三美拒绝了谷崎润一郎的提议。
谷崎润一郎此时想和千代再次复合,找到佐藤春夫,想和他分手,说过去的事情全部作废,要求佐藤不要再和千代联系。但是佐藤真的爱上了千代,两人分手了。
分手期间,佐藤无法给千代写信,于是写了很多情诗,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后来被总结为《双情诗》,被誉为日本现代爱情诗的代表作。基于这段经历,谷崎润一郎还写出了《神人之间》、《吃蓼虫》等作品。
一分手就是六年。与此同时,佐藤结婚又离婚。谷崎润一郎想和千代复合,但夫妻关系总是磕磕绊绊。
六年后,他们在东京的一次聚会上再次相遇,他们笑着消失了。三人商量后,联名给亲朋好友寄了一张明信片,写明千代与谷崎润一郎离婚,与佐藤结婚。蚕是千代养的,谷崎润一郎的房子给了佐藤和千代。“那时候,谷崎润一郎住在神奈川县的小田原。这一事件被称为“小田原事件”,也就是俗称的“西军渡事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被视为作家道德败坏的例证。(不过此后谷崎润一郎的文学逐渐有所进步。)
在谷崎润一郎和千代子关系冷淡期间,我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金根·松子夫人。松子出生在关西的一个大家庭,在四姐妹中排行老二。那时,他已与大阪最富有的人之一金根结婚,并有了孩子。(也就是《细雪》中师高卡四姐妹故事的原型)谷崎润一郎一见钟情,惊为天人。但双方都有家庭,金根的财富是巨大的。他只是一个书生,虽然仰慕他,但也知道他遥不可及。
知道和松子夫人没有结果,谷崎润一郎决定找新的人。他从女秘书带的三个女同学中选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女青年发动攻势。谷崎润一郎想把她培养成一个理想的妻子,就像广元培养紫一样。1930年与千代离婚,次年与少妇结婚。蜜月没多久,谷崎润一郎发现,要把这位小姐培养成她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对她来说太累了。
此时,金根松子夫人家的经济也变得非常拮据,只剩下表面的排场。此外,金根先生有一个公开的情人,很少回家。金根和松子的婚姻也岌岌可危。
就这样,谷崎润一郎的第二次婚姻只维持了一年。松子和金根离婚后,谷崎润一郎也离婚了,并在49岁时与32岁的松子结婚,最终找到了他的终身伴侣。
以上是谷崎润一郎的感情生活,让人目瞪口呆。这里不做过多评论。
但毕竟是大师级的作家,当然也有大师级的评价:
最奇特的生活属于别人,最养眼的故事来自生活。
我们要做的,除了找点乐子,就是从宏观的角度去了解人性,剩下的就是自我修养,想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这些最终都是我们自己生活的重心。
愿你我少走弯路,早日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