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腔的传承现状
中原文化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那种封闭的、自我满足、隐忍守成、安于现状、以古为式的缺陷和劣根性,也束缚着落腔的发展步伐。几十年来,剧团观念自我封闭,艺术发展缓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是其陷入濒灭境地的主要原因。尽管有一些艺术家表现出革新的愿望,并开始吸收和运用姐妹艺术以及外来的一些现代表现手法,对本身的艺术水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落腔仅仅剩一个专业的剧团,又加上传播地域小、观众人数少、艺术水平低下,剧目呈现出的陈旧感、落后感等诸多问题,也限制它存活和发展。具体而言,影响落腔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不符合当代的审美标准
戏剧的衰落是文化自行演进的结果,事物都有生长、发展、成熟、死亡的规律。人类的审美在变化,艺术也必须在不断的变化,否则它将会被人们所淘汰。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是审美的规律,观众有权利选择或抛弃他们不喜欢的艺术形式,而选择那些新的、能给他们激情的艺术形式,这是正常的文化演进的过程。
落腔的演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服装、化妆、设备等方面都非常的粗糙,与当代要求精巧细致的审美观点背道而驰。过去,唱戏的人大多是穷苦农民的孩子,因无法生活而进入戏班,所以唱戏就是“不认识字的人演给不认识字的农民看的”。例如,在戏词的传授过程中,以艺人们的口传心授、心领神会为主,并无特殊的艺术加工。粗浅的剧本,通俗的道白、易懂的旋律、夸张的动作表演等,这些都符合当时广大农民观众的审美要求,而且观众也认同这个剧种世俗化的审美特征。但是,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接受教育的数量方式、方法的不断更新,观众审美又在不断的改变的同时,也使观众对戏曲的艺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剧中原本美好的东西并不一定现在就美好,过去美好的不一定现在就美。例如,戏曲早期演出场地都在山村野沟,地头麦场,观众多,场面大,又无扩音设备,只有靠演员提高嗓门,加大音量才能让观众听的到。所以这种“大叫大喊”的唱法在过去被人们所推崇,而现在这种唱法只能被人们称做“歇斯底里、声嘶力竭”。
剧团无竞争力
内黄乐腔剧团无竞争力,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戏曲之间,落腔与其他剧种相比,竞争力差。中原地区戏曲繁多,豫剧、道情等剧种占据统治地位,落腔作为河南的一个地方剧种,流传范围小、投资少、演出人数少、演员年老龄化,基本上无传承人,再加上剧团的设备无法更新、剧本更新的太慢等一些原因,都致使它无法立足。另外,二十一世纪是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市场经济观逐步加强,而落腔剧团体制僵化、市场观念淡漠、人员思想保守、创作理念落后、内容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演出剧目少、质量差、形式单一,造成大量的观众流失,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流失是在所难免的。剧团自身定位也有很大问题。从内黄县乐腔剧团看,演员老龄化,剧团队伍中无年轻演员,传承人的缺失,使演员队伍青黄不接,内黄县乐腔剧团也确实成了有名无实的“天下第一团”。
其次,内黄县乐腔剧团在现代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冲击下也缺少竞争力。当人们处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时代,交通、通讯困难、信息不灵通,而戏曲、传奇、说唱、故事等再现艺术把社会的人、物、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使人看到“人的本来的样子”,而且这人、事、物又能“寓褒贬、别善恶、载治乱、知兴衰”。既能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又满足了人民的见闻需要,人民当然感兴趣。所以古代一个“负鼓盲翁正作场”竟然能招来“满村听唱蔡中郎”的场面。但现在教育普及、文化发达、很多人都能读书看报,人民获取知识的来源比以前大大地增强。高科技通讯工具和多样的新闻媒体,随时随地给人民送来信息;同时,人也从思想中解放出来,信仰的自由,对褒贬、善恶等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于是人民对这些东西也就不再觉得那么博大精深和新奇了。
80、90年代内黄县乐腔剧团演出场次在逐年的下降,而且大部分演出都是在农村进行,到85年以后全部演出均是在农村,团里固定人员也在不断的减少。从资金上看,国家的补贴和演出的收入只能勉强供给演员的工资和建造宿舍等费用。90年代,内黄县乐腔剧团已经处于半瘫痪状态,基本上无正式的演出,大多数演员只能下乡参加乡里的红白喜事,有的演员下乡参加劳动,工资已经无法得到发放,国家的拨款只有两万元,剧团的开支全用于演员的工资发放。另一方面,剧团中也无年轻的演员,其正式的演员年龄平均在45岁以上,再无剧本创造的能力。团内设备落后,也无法添配新的设备,各级财政支持太少,剧团的经费紧张,大多只能支付老艺人的工资。剧团开支和演员的工资全靠演出的收入,并且内黄远离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经济相对落后,当地的农民收入较少,所以演出的戏价较低,每场只有400-500元之间。在调查中,老艺人和文化局的干部反映,剧团的设备和主要演员都保存良好,如果有5万元的资金注入,这个团就能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