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什么是北伐战争?取得了怎样的胜利?

什么是北伐战争?取得了怎样的胜利?以下内容将为大家解答这两个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在国***两党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以后,由于中国***产党的领导和推动,建立了黄埔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为革命培养了一批政治和军事的骨干力量;工农运动高涨,及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和巩固,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自1926年到1927年间,以武装斗争的形式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军阀统治,把革命由广东推向全国。这次革命战争历史上称为北伐战争。

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发表《北伐宣言》。北伐的主要对象是盘踞在湘鄂豫三省和陕冀一部分的吴佩孚;盘踞在江浙皖赣闽的孙传芳;盘踞在东北各省和京津地区的张作霖。北伐军从广州分三路出发。一路两湖战场,是主要战场,以***产党员和***青团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为北伐军的先铮,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被人民称为铁军。一路进入福建、浙江,一路攻入江西,在***产党员和***青团员为骨干的第二、第六军政治部主任李富春、林伯渠指挥下,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攻占了九江、南昌,直到南京。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产党的帮助下于绥远五原誓师,率国民军南下,与北伐军遥相呼应。1927年1月,国民政府迁移到武汉。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声震全国,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瓦解了张作霖的力量,北洋军阀崩溃了。这是国***两党第一次合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取得的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