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黑洞的形成

广泛存在的物质,之所以形成有好几类:

第一类是太初黑洞,只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几微秒内存在,因为宇宙还来不及膨胀,而整个宇宙又充满了光,超高温超高压的情况下,是可能造出小黑洞的,不过极小,最多吸收几十个光子就蒸发了;

第二类是如今的人造黑洞,形成方式跟太初黑洞类似,在我们国家的合肥有一个人造核聚变反应装置,那个装置运行的时候也是超高压高温的,足够生成微型黑洞,尽管时间很短,但对于粒子而言,是几辈子的事情,另外,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据称有一次运行时也产生了黑洞,引得千里之外的印度不少人惶惶不安。

第三类是现今宇宙中存在的,很少了,相当于太爷爷辈的,很难观测,因为既少又小,但是很厉害,通古斯大爆炸一种说法就是小黑洞引发的,我们可以通过两点观测,观察同一片星空,看是否有背景被挡住了来确定小黑洞的位置。 高能宇宙粒子穿过大气时,可能产生许多异常微小而短命的黑洞,它们爆炸着,如雨般倾泻在地球上。这是希腊和俄罗斯物理学家提出的假设,他们认为可以解释宇宙射线探测中发现的一种神秘现象。

一些认为宇宙中存在更高维度的物理学家认为,高能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分子碰撞时,可能产生微型黑洞。这些黑洞的质量只有10微克左右,并且非常不稳定,可能在10的负27秒这样短的时间里爆炸成为一簇粒子。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说,希腊克里特大学的塞奥佐鲁·托马拉斯与两位俄罗斯合作者提出,如果上述微型黑洞产生和湮灭的情景是真的,30多年来一些设置在高山上的宇宙射线探测器发现的神秘“半人马”现象,就能得到合理解释。

这种现象的特点是,探测器反常地捕捉到大量带电的、由夸克组成的粒子,探测器底部捕捉到的粒子比顶部多得多。科学家以神话中头小身躯大的半人马来比拟它。过去30年间,高山探测器***发现了超过40次“半人马”现象。 科学界对此现象提出了多种假说,托马拉斯等人认为微型黑洞的解释比较合理。他们推算了高能粒子产生的微型黑洞在探测器附近爆炸时产生的信号,发现与探测器实际记录到的信号吻合。

如果这一理论是正确的,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意味着微型黑洞的确存在,也为高维宇宙理论提供了依据。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将于2007年开始运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由于能产生能量足够高的粒子,将可以每天制造出成千上万的微型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