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二战日军的‘百式’冲锋枪的详细资料
日本100式冲锋枪早期型号有两种。第一种是MⅠ冲锋枪,使用8mm南部手枪弹,弹匣容弹量50发。第二种是MⅡ冲锋枪,使用一种新式的6.5mm枪弹,弹匣容弹量30发。
MⅠ冲锋枪的试验在1936~1937年间进行,试验结果比较令日军满意,只是有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改进。1937年4月,经改进的MⅠ冲锋枪交付日本骑兵学校做进一步的试验。紧接着,原定于1937年6月进行的MⅡ冲锋枪的试验,由于新式6.5mm枪弹存在严重的性能问题而被迫取消。随后,关于改进冲锋枪的结构、自动原理等方面的呼吁甚嚣尘上。批评者认为,冲锋枪虽然火力威猛,但弹药耗费太大,且射击精度太低,在实战中会对后勤供应造成困难,而且实战效果也颇令人怀疑,因此生产冲锋枪的计划被暂时搁置起来。但随着战事的发展,生产冲锋枪的要求被再次提上议程。1939年4月前,南部兵工厂在M I冲锋枪的基础上研制出MⅢ冲锋枪,改进后称为MⅢB冲锋枪,随后的MⅢC冲锋枪则是针对MⅢB冲锋枪的缺点又进行了一点细微改动,该枪最终于1940年被日军接受并采用,这就是100式(1940)冲锋枪。
最终型号
100式冲锋枪最终生产了3种型号:第一、二种都称为100式(1940)冲锋枪,只是在配给步兵和伞兵使用时稍有差别;第三种称为100式(1944)冲锋枪。
100式(1940)冲锋枪
两种100式(1940)冲锋枪均使用威力较小的8mm南部手枪弹。枪管镀铬,以减少枪管磨损和腐蚀。枪管套下方有圆柱状刺刀座,可安装30年式刺刀。30发双排弹匣为弧形,以便适应瓶形弹壳的8mm南部手枪弹。为了能够顺利地将弹匣插入弹匣接口中,将弹匣接口设在了枪身左侧,弹匣插入时,向前弯曲。然而这个向前弯曲的弹匣在实战中却显露出极大的弊端,尤其是在丛林作战时,弹匣经常会被树枝或藤条挂住。该枪的射速为450发/分,配有两脚架,但不能充分展开。100式冲锋枪采用固定式击针,但击针不是直接在枪机前端面加工出来的,而是由螺纹旋接在枪机上,后者加工工艺简单。此外,枪机前端面有一可活动的L形隔离条,用以在装填枪弹时盖住击针,避免早发火故障的发生,枪弹进膛后,隔离条上抬,击针可击发枪弹。瞄具由刀形准星和觇孔式照门组成,表尺射程从100m到1500m。
两种100式(1940)冲锋枪的主要区别是:步兵型为固定式木制枪托;伞兵型的机匣后上方有一个折叠式木制枪托,该枪托可以向前折叠180°,这种设计使全枪长度缩短,提高了武器的机动性能。100式冲锋枪虽然在1940年就已经批准装备,但是直到1942年底,才开始批量生产。据估计,小仓兵工厂仅仅生产了7000支步兵型100式(1940)冲锋枪,名古屋兵工厂也只生产了3000支伞兵型100式(1940)冲锋枪。
100式(1944)冲锋枪
1944年,日军最高指挥官要求士兵使用冲锋枪,于是在1944年中期,位于名古屋的Atsuta兵工厂开始生产100式冲锋枪的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型号——100式(1944)冲锋枪。为了提高冲锋枪的产量,日军决定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改进,并简化加工生产工艺。相对于100式(1940)冲锋枪,100式(1944)冲锋枪在下述方面进行了改进:将复进簧加长、加粗;射速提高到800发/分,几乎是早期100式(1940)冲锋枪的两倍,虽然8mm南部手枪弹的杀伤效果较差,但是由于射速的提高,该枪的杀伤概率和杀伤效能也得到了相应地提高;取消了圆柱状刺刀座,刺刀直接加挂在枪管下方;膛口制退防跳器上加工有两个孔,右边的孔是左上边孔的两倍大,以防止枪口上跳和抑制射速过高,觇孔式照门是固定的,表尺射程设定为100m;采用木制托底板,只简单地用钉子固定在枪托上;取消了L形隔离条。这一时期,各国冲锋枪生产过程中仍然广泛采用点焊工艺,如英国司登MKⅡ冲锋枪和美国M3冲锋枪,因此100式(1944)冲锋枪的准星、刺刀卡笋、弹匣座、枪管保险、复进簧导杆和扳机护圈也采用了点焊工艺。
100式(1944)冲锋枪。枪管前端加装有膛口制退防跳器、刺刀卡笋以及准星
100式(1944)冲锋枪俯视图,其弹匣向前弯曲
100式(1944)冲锋枪分解步骤如下:卸下弹匣,确认膛内无弹;向左拔出位于机匣后方、枪托左侧的弹簧销,并旋转90°,将机匣后方抬起并前推,解脱卡笋,然后使机匣与枪身分离;将位于机匣后方的复进簧导杆销上抬,向后旋转180°,用左手压住复进簧尾端,右手拔出复进簧导杆销,取下复进簧及复进簧导杆; 将枪机拉至后方,可从让位槽中取出枪机,完成不完全分解;结合过程与之相反。
100式(1944)冲锋枪诞生之时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期,日本面临着严峻的物资匮乏,再加上兵工厂也处在被狂轰滥炸的危险下,所以该枪的生产只持续了一年左右,也就是1944年中期到1945年中期,产量大约为7000~8000支。有资料称,在战争后期,100式(1944)冲锋枪从来没有分发给战斗部队,而是发给了预备役部队。但事实并非如此,以美国为例,1968年,美国政府特别设立一个为期90天的特赦期,目的是让一些私有枪械合法化。一些100式(1944)冲锋枪就借此登记在案,合法化了,而这些冲锋枪就是当时参加战斗的美国老兵作为战利品保留下来的。
100式(1944)冲锋枪不完全分解
点焊技术应用在弹匣座上
100式(1944)冲锋枪枪机正面特写
100式(1944)冲锋枪机匣上的照门特写,机匣顶部刻有“100式”铭文,机匣左侧刻有名古屋兵工厂的生产序列号
100式(1944)冲锋枪上的背带环、准星和膛口制退防跳器特写
结语
总之,3种最终型号的100式冲锋枪的总数不超过30000支,而且这是日本二战中生产的惟一一种冲锋枪。相对于当时装备数量均达百万的美国M1928和M3、英国的司登、苏联的波波莎、德国的MP40等冲锋枪,这个数量可谓微乎其微。为什么日本对冲锋枪价值的认识如此迟钝,这个疑问不得而知。
值得说明的是,100式冲锋枪在美国收藏界属于十分罕见的藏品,并且军品爱好者在收藏100式冲锋枪的时候不允许收藏该枪的弹匣。因此,一个100式冲锋枪的原装弹匣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枪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