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湾描述的农村阶级斗争和道路斗争是真的吗?
这部小说塑造了各种真实而典型的人物。其中范、马多寿、袁天成等落后人物描写得更为生动,塑造得也更为成功。
村长范,是一位老党员老干部。作为个体农民,他是自私的。他在土改中得到了更多的好地,比别人“转得更高”。他不关心群众疾苦,只关心自己发财。思想与农业合作是不相容的。从私心出发,反对扩大合作社,阻挠开运河。他以老革命自居,经常以维护党的利益的面目出现,实际上极力维护私人利益。
马多寿是典型的封建落后自私的中农。他在政治上保守而迷茫,在利己主义上精明而能干,甚至用“迷茫”的名声掩盖自己的自私行为。利用范反对扩大合作社的错误,利用其妻子的“合理”胡搅蛮缠阻挠合作社开业。在家庭生活中,他顽固地维持着“马家院”的生活方式,铁桶一般维持着一定程度的封建秩序。不允许儿媳妇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不允许他的儿子谈恋爱谈这个谈那个,强迫他和我喜欢的人结婚。最后弄巧成拙,子女改变了老子的人生,马家院也分了。
袁天成是三里湾的老党员,却是个“两脚分两路”的人。他受了党内教育,参加了合作化,回家时被妻子“够了吗”牵着鼻子走,竭力维护个人利益。他老婆是个虚荣自私无知的贱人,有损人不利己的人生哲学和“挑唆主妇”的小技巧。村民们对她的评价如下
正面形象是党支部书记王金生一家。王金生是农村优秀干部的典型,具有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朴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精明细致的工作作风。他善于从复杂的矛盾中冷静地分析和研究问题,善于根据事实的发展规律考虑和解决问题。
二、作品简介:
《三里湾》,赵树理所作,成书于1955年(乙末年)。这是第一部反映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优秀作品。华北解放区的模范村李三湾正在进行全面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秋收、整党、扩社、开渠的合作化运动给农村带来了新气象,但也引发了关于两条道路、两种思想、两种生活方式的各种矛盾,李三湾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三、内容概述:
《三里湾》通过三里湾秋收、整党、扩大合作社、开渠的故事,描写了、范、马多寿、袁天成在扩大合作社过程中的矛盾与变化,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先进势力与落后势力的斗争,农民在生产关系、家庭关系、婚姻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广泛刻画了农村各阶层人民的精神面貌,歌颂了他们。
四。作者简介:
赵树理(1906 ~1970),原名赵树理,山西沁水县鱼池村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长治第四师范,开始创作新的诗歌和小说。1937年加入中国* * *产党,投身革命。解放后在工人日报社工作,谈奸唱歌,曲艺,人民文学,1964回山西工作,兼任晋城县委副书记。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于1970年9月23日逝世。他的小说大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其中存在的矛盾斗争,塑造了各种农村人物形象,开创了文学上的“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