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青是什么意思

海东青,又名矛隼、鹘鹰、海青,是隼属猛禽中最大的一种。海东青,即肃慎语“雄库鲁”,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

海东青不单纯是一种真正存在的物种,类似于汉民族的凤凰图腾崇拜。也可能是一种早已灭绝的巨大鸟类,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很有可能是肃慎地(古东北)大荒漏桐之中的九凤。后世海东青形象渐小,是海东青世俗化的结果。今天我们看到的“海东青”是满族人民用于狩猎的猎鹰,中文标准名称矛隼。

历史记载:

从清朝开始,每年的10~12月,朝廷就派人前往松花江两岸,黑龙江省的抚远县捕海东青,捕海东青时,先在山坡向阳处,用三块石头搭个“∏”形支架,象征着鹰神九重天上的金楼神堂,内放一块山石,代表鹰神居住的神山。

然后插草为香,用酒祭奠后,便张网捕鹰。网长3米,宽1米,在网上拴一只鸽子或死鸡为诱饵,捕鹰人躲进用树枝伪装的“窝棚”里,静候鹰的到来。有时,捕鹰人要蹲上几十天,称谓“蹲鹰”。鹰从高空潘盘旋而下,扑饵,落网被擒。

捕鹰人要拜谢鹰神格格。捕到海东青后,立刻送往朝廷。供皇帝享用。康熙皇帝赞叹道:“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

把海东青送到朝廷后,专门训鹰的人将海东青放在特制的鹰架上,几天不让它睡觉,这样就能磨掉海东青的野性,这叫“熬鹰”。然后通过“过拳”、“跑绳”等环节。

海东青就能听人吆喝,让它上哪,它就上哪。为了掌握膘情,就让海东青吞下裹着瘦肉片的麻线团,它无法消化,便将线团吐出来,谓之“带轴”,也叫“勒腰”。几次“带轴”后,海东青早已饥肠刮肚,但肌肉却强劲起来,它才能“轻装上阵”,飞上九霄。

海东青被训好后,清朝皇帝和随臣一起,架着海东青,登上高处,注视着“赶仗人”。“赶仗人”在林中敲木呐喊、呦喝,狐狸、山兔和各种飞禽受惊而出,这时撒海东青,尾带小铜铃的海东青振翅而去,如飞箭一般捕向猎物。

海东青有时要和山兔相搏,山兔会反身扳树枝弹海东青,俗称“兔子蹬鹰”。野鸡则会强翅相斗,十分激烈。年过三龄的海东青可与狐狸相击,一场鏖战,海东青总是常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