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护

要说起权臣,历史上倒也有不少,但笔者心中的第一位,无疑是北周时期的宇文护。宇文护一生诛杀三位皇帝,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而他即使杀了三位皇帝,最终也没有自己称帝,反而一心辅佐堂弟宇文邕。那么宇文护既然手握重权,为何会轻易被宇文邕杀死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要先来看看宇文护是如何起家的,如此一来我们也能了解,究竟宇文护的权力有多大。

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儿,由于父亲早逝,便一直追随叔叔宇文泰。当时宇文泰的儿子都还小,所以他将家里的事都交由宇文护打理,待他像亲生儿子一般。西魏恭帝三年,宇文泰病危,他将儿子都托付给宇文护,希望侄儿能够完成他的志愿。

自此以后,宇文护便开始大展拳脚。他先是逼迫西魏恭帝禅位,扶持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当了皇帝,建立新的政权北周,然后自己做了北周的大司马,封晋国公。之后宇文护便将西魏恭帝给杀了。

宇文觉当了皇帝之后,对宇文护十分忌惮,总是想着要除掉他,奈何实力又不如对方。大臣赵贵、独孤信等人也不满宇文护掌权,都支持杀掉他。他们劝宇文觉加入他们的阵营,***同设法诱杀宇文护,由于害怕自己皇位及性命受到威胁,宇文觉最终答应参与。

不过这事被宇文护知晓,他手中掌握了兵权,便派亲信去阻拦独孤信等人。宇文护还亲自出马,以亲情动摇宇文觉。他说当时叔叔宇文泰因为儿子年龄小,才不得已对他托孤,还让他好好辅佐这些堂弟们,如今他将宇文觉扶持到皇位上,足以证明其忠心,让宇文觉再也不要相信别人的话,来伤害兄弟之间的感情。

宇文护说得声泪俱下,宇文觉被他说动,而且也自知不是其对手,便也没再说什么。只不过一直对宇文护存有猜忌之心,并暗中打算以宴会的名义,当场设下埋伏将宇文护捉拿。没想到宇文护的耳目遍布朝野,很快有人向他报信,这下可算是彻底将他激怒了。最终宇文护将宇文觉废掉,立另一个堂弟宇文毓为皇帝,还把宇文觉给杀了。

宇文毓不像宇文觉那样冲动,一心只想除掉宇文护。他为人聪颖,深受群臣拥护,宇文护见朝中风向渐渐变了,就对宇文毓心存忌惮,害怕他日群臣都支持他,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宇文护命一位心腹,在宇文毓的饮食中下毒,时间一长,宇文毓就毒发身亡了。

连续杀了三个皇帝之后,宇文护又拥立宇文邕为帝。宇文邕比之前的皇帝都要聪明,他知道不能和宇文护硬拼,便设法智取。宇文邕以太后常常酗酒导致身体不好,旁人怎么劝都不听为由,请宇文护去劝劝太后。宇文护拿着皇帝给他的《酒诰》正读着,却被宇文邕从后面砸了头,随即昏倒在地。

宇文护倒地之后,事先埋伏好的宇文直冲出来,将他当场斩杀。其实宇文护自北周建立以来,权力就一直凌驾于皇帝之上,皇帝是他说废就废,说杀就杀,没有一点实权。再者朝廷都是他的党羽,当初皇帝想对付他,总有人去通风报信,宇文护才能先下手为强。所以说宇文护是权倾朝野,可为什么宇文邕就能轻易将他杀死?笔者认为有这些原因。

一、宇文邕筹谋已久。前面提到宇文邕上位后,知道不是宇文护的对手,所以他经过很长时间的谋划,才敢对宇文护出手。他与宇文直、王轨等人商议计策时,根本没有其他人知道,在场者都是痛恨宇文护的人,因此消息无从泄露。

还有就是宇文邕出其不意,也许是和事先商议的计划有所出入,因为史书上记载:

是日,轨等并在外,更无知者。?

说明当时王轨等人还在外地,并不知道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只有宇文直事先和宇文邕沟通好,才提前埋伏在此。

因此笔者推断,当时宇文邕和宇文直的原计划,是想趁太后与宇文护交流的时候,趁机拿下他。因为史书记载:

护谒太后,太后必赐之坐,帝立侍焉。?

说明太后每次见到宇文护,都要给他赐座,而宇文邕则在一旁侍奉。他肯定是想等到那时候再动手,谁知这时他认为宇文护不备,便忍不住提前下了手。

二、宇文护不防宇文邕。他之所以不防宇文邕,主要还是出于两个原因:第一他不怕宇文邕,第二他想不到宇文邕敢这样向他出手。他不怕宇文邕,是因为他权倾朝野,他认为对方的生死掌握在他手上,根本没把宇文邕放在眼里。

没想到则是因为,之前皇帝对他下手,都有人来通风报信,而这次宇文邕请他进宫,事先没收到一点风声。况且是为了太后而来,太后一直对他十分亲厚,他料想宇文邕也不敢在太后面前杀他。

三、宇文护无心谋反。北周这么多皇帝忌惮宇文护,无疑是害怕他谋反夺位。可是都经历了三朝皇帝,宇文护都没想过自己称帝,可见他根本无称帝的想法,他要的只是做个权臣,所以他来之前,并没有做过多防备。当然皇帝拿不到实权,就和傀儡无异,他们自然容不下宇文护。

四、没人通风报信。这点也很重要,前几次的诱杀,都因为有人报信,才让宇文护逃过一劫。这次为何那些心腹不来报信呢?这里又要提到两点:第一就是前面说的,宇文邕计划缜密,除了痛恨宇文护的几位将领,并没人知道这次计划。

第二就是即使有人知道,也多半不会去报信。宇文护掌权这么久,得罪的人已经太多,首先拥护皇帝的人,就对他痛恨至极。其次当初皇帝派他去征讨北齐,宇文护不但没立功,还导致一名大将战死,虽然事后宇文邕并未怪罪他,但军中不少人已经对他有意见了。

如此一来,剩下的都是一些墙头草,他们在关键时刻只会明哲保身,等到有一方占据了优势,他们便立刻站出来拥护。因此宇文护虽然诛杀三位皇帝,又手握重权,但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他当初选择自己称帝,说不定结局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