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读书笔记
看完村上的这部小说,本居士有了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冲动。事实上,本杰士早就听说过《了不起的盖茨比》。记得小时候看过小说的名字,在书店浏览过英文原著(当时国内只有影印的外国小说,也就是盗版书),也看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当时想买,后来没买。不知什么原因,也许是我年少浮躁。现在想想真可惜,不然这么好的小说我早就看了。我能记得《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因为另一件事。女儿大学毕业写毕业论文的时候,题目是《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色彩运用。当时她在论文里向我咨询英语。在读《挪威的森林》的时候,突然想到女儿选择《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论文题目是受到了村上的影响。后来我问女儿,你读过《挪威的森林》吗?她说没有。那你为什么选择《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你的论文?主要是她的一个高中同学(当时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推荐她选择这本书作为选题。呵呵,原来是一样的(不是原来的)。我知道她那个在北影读书的同学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因为我和她的高中同学在我的食堂聊过几次。
这两天,本居士终于拿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当然是电子版的,从网上下载。呵呵,现在网络方便,什么都能找到,而且免费。一口气看完这本小说花了一个晚上半个下午。看完之后的感觉就一个字“爽”!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如此深刻,奇怪的是连村上春树这样著名的作家都钦佩。菲茨杰拉德向人们展示了美国梦的典型人物盖茨比的人生历程,他在西部的家乡,他年轻时的贫困,他在一次冒险后的改名(从乡巴佬姓盖茨到大名鼎鼎的盖茨比),他神秘的财富,他豪宅奢华热闹的派对现场,以及他对不知名客人的慷慨大方。他对爱人黛西执着的感情(紧张的安排与爱人重逢,执着的重圆旧梦,主动承担爱人撞上并导致死亡的车祸责任),以及他死后孤独的葬礼(连为他而死的爱人黛西都没有参加)。菲茨杰拉德自己也评论过《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的重点是摧毁幻觉——正是这种幻觉让世界如此明亮。你根本不用去关注事物的真假,只要沾上那种神奇的光辉就好。”
本居士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心情复杂,有好奇,有欣赏,也有沉重。总结起来就是五种感情——丰富的色彩,传奇的人生,执着的爱情,细腻的心理,冷漠的人情。
丰富的色彩
也许是受女儿选择《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毕业论文题目的影响,本居士在看小说的时候很注意它对色彩的描写,有点先入为主。果然《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色彩的描写真的是有声有色,色彩运用的恰如其分,非常像油画大师。看完这本书,本居士搜索电子书,输入“颜色”二字,却有147条,还不包括没有“颜色”二字的颜色描述,比如绿色、黄色。他用的是深颜色,比如“深色浓郁的玫瑰”,“红色镀金封面的书立在书架上”,“走进一间宽敞明亮的玫瑰房”。两端都有落地窗,把这个房间淡淡地嵌入这个房子里。这些长长的窗户半开着,在外面绿草的映衬下,看起来很刺眼。”“一阵微风吹过房间,把窗帘从一头吹进来,又从另一头吹出去,仿佛天花板上飘扬着一面白旗,像一块糖果结婚蛋糕;然后轻轻拂过绛红色的地毯,留下一个像风吹海的影子。””他的身影立刻与墙壁的水泥色融为一体。一层灰色的灰尘覆盖了他深色的衣服和浅色的头发。””然后他选了一辆新车,车身是淡紫色的,坐垫是灰色的。我们开着这辆车驶出巨大的车站,驶入明媚的阳光。”。"衣服是浅蓝色的,带有淡紫色的珠子。"“这辆车是华丽的奶油色,镀镍的地方很耀眼,车身看起来出奇的长。到处都是鼓鼓囊囊的帽盒、大饭盒、工具箱,还有层层挡风玻璃反射着十几个太阳的光辉。我们在像温室一样的绿皮车里,坐在许多层玻璃后面,向城市驶去。”“我好像看到五颜六色的虎皮挂在他大运河上的宫殿里。我仿佛看见他打开一盒红宝石,用它们浓郁的红光来减轻他破碎的心灵的痛苦。””盖茨比穿着一套白色法兰绒西装,一件银色衬衫,一条金色领带,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他脸色变得苍白,两眼发黑,这说明他一夜没睡好。”“我们上楼,穿过古色古香的卧室,卧室里铺着玫瑰色和淡紫色的绸缎,摆满了颜色千变万化的鲜花。””他拿出一堆衬衫,开始一件一件地往我们面前扔。薄薄的亚麻衬衫,厚厚的丝绸衬衫和精致的法兰绒衬衫都晃动着,让桌子充满了色彩。正当我们乐此不疲的时候,他继续拿来其他的,那堆又软又贵的衬衫越堆越高——条纹衬衫,花纹衬衫,格子衬衫,珊瑚色,苹果绿,浅紫色,浅橙色,绣着他名字的深蓝色交错字母。”“雨还在下,但西边的乌云已经拨开,海湾上空翻滚着粉红色和金黄色的云朵。”"我真想摘一朵粉红色的云,在上面推着你转."“乔丹的手指,上面有一层白色粉末,在我手指里呆了一会儿。”"高高的白色宫殿里,国王的女儿,金色的女孩?"“苍白得像他自己苍白的头发,”“漫威?蔑克里斯甚至不能辨别汽车的颜色——他告诉第一个警察它是浅绿色的。另一辆车,开往纽约的那辆,在一百码外停了下来,司机跑回事故现场,默特尔?威尔逊跪在路中间,死了,她的黑色血液混合着灰尘。”"除了他的粉色套装在月光下闪闪发光.""。他华丽的粉红色套装在白色台阶上衬托出一抹亮色。我仍然记得那张紧紧握在我们戴着手套的手中的绿色长票。最后,还有芝加哥-密尔沃基-圣保罗铁路上朦胧的黄色公共汽车停在站台入口处的轨道上,看上去像圣诞节一样令人愉快。”她的头发是秋叶的颜色,她的脸和她放在膝盖上的浅棕色无指手套是一样的颜色。”“我还想到盖茨比第一次认出黛西码头尽头的绿灯时的惊讶。经过长途跋涉,他来到了这片蓝色的草坪。他的梦想一定近在咫尺,他几乎不可能抓到。他不知道梦想已经被抛在身后,在这个城市之外的无边混沌中的某个地方,在那里,美国的黑色田野在黑夜中向前延伸。"
各位,菲茨杰拉德对色彩的描写够丰富,够生动,够传神吗?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我女儿选择菲茨杰拉德对颜色的描述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了。我女儿确实有眼光,而且眼光独到。毕竟她小时候学过画画,对色彩的感觉很有天赋。其实每个人对颜色都有感觉。比如本居士描述了他对坦桑尼亚地平线颜色的感受:两次看到海上日出,一次看到内陆原野日出。这个写的时候,是吃饭的时间了,我就去食堂吃饭。我一边喝着白兰地,一边看着窗外夕阳西下的晚霞。随着夜晚的到来,西边的云颜色逐渐变化,让人想起徐志摩的名句《别了康桥》,“袖一挥,西边的云融化了”。颜色的变化很浪漫,能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
传奇人生
菲茨杰拉德的《盖茨比》是一个传奇,也是美国梦的化身。他一出现就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色彩。人们对他有无数的猜测,什么都有。在本居士看来,他有点像大仲马《基督山恩仇录》中的主人公基督山伯爵。他是传奇而神秘的。他原本是西部一个小镇的乡巴佬,爱上了一个上流社会的女孩,却因为贫穷失去了和这个女孩结婚成家的机会。后来在黑社会大佬的指点下开始发家致富,成为纽约长岛有名的富豪大亨,实现了他的美国梦。就是这样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周围的人真的不理解,猜测,质疑。看起来他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暴发户,虽然很有钱,但是却得不到东方上流社会的认可,而这些上流社会的人也从他的周末聚会中受益匪浅。对他们来说,正是在盖茨比的晚会上,他们不得不在背后评判主人。
执着的爱
盖茨比对他的爱人黛西的爱是真诚而执着的。虽然黛西背叛了他很多次,但她一如既往的不离不弃,梦想着重温旧梦,回到过去的纯真年代,虽然一厢情愿。年轻的他爱上了黛西,上流社会的黛西也爱上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但是他穷,没有机会娶她。而且她是一个爱钱的人。盖茨比曾评论说:“她的声音里充满了金钱。”尼克也觉得,“没错。我以前一直不明白。里面全是钱——这就是她声音里无穷魅力的来源,金钱叮当的声音,铙钹的歌声?高高的白色宫殿里,国王的女儿,金色的女孩?”可怜的年轻军官没有嫁给上流社会的意中人。他的情人嫁给了一个百万富翁。但他一直坚持,没有放弃。历经种种磨难,他终于在财富的道路上获得成功,成为大亨。成为富翁后,他一直在寻找心爱的爱人。当他在黛西家门前的码头上找到自己熟悉的绿灯时,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心爱的爱人。于是,他斥巨资在港湾的另一边建造了一座豪华别墅,并坚持在周末举办大型派对,希望吸引恋人前来参加派对,获得再次见面的机会。但是他的练习失败了,黛西没有来参加聚会。后来,他让黛西的表妹尼克邀请她和他见面,重温旧梦。在两个情人见面之前,盖茨比如此紧张,如此谨慎,可见他对黛西的深厚感情。见面后,他竟敢挑衅黛西的丈夫,想把她带走。当黛西开车碾过某人时,他主动承担责任,为他爱的人把事情记下。为此,他被杀了。
在阅读《挪威的森林》时,本久实被渡边对直子的爱深深打动。看完《了不起的盖茨比》,我意识到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中对爱情的描写一定是受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影响。两本书都是关于爱情的,而《深海》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一样感人。
微妙的心理
《了不起的盖茨比》擅长描写人物心理。也许菲茨杰拉德受到了美国心理小说大师亨利·詹姆斯的影响。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得非常细腻。小说中的场景和事件都是通过主人公基恩的细心观察和心理意识表现出来的。比如尼克第一次见到贝克小姐的时候,主角的心理感受是这样的:她平躺在长沙发的一端,一动不动,下巴微微上抬,好像在上面平衡着什么东西,生怕它掉下来。不管怎么说,贝克小姐的嘴唇微微动了动,她几乎察觉不到地向我点了点头,然后迅速把头向后仰了仰——她正在平衡的东西明显倾斜了,这让她大吃一惊。呵呵,这个描述真是生动有趣。在小说中,当盖茨比遇到他的情人黛西时,他小心翼翼、失去理智的心理描写更是令人惊叹:盖茨比仍然双手插在口袋里,斜靠在壁炉台上,竭力装出无忧无虑甚至无精打采的样子。他的头向后仰,摸了摸早已报废的大钟的表盘。他心烦意乱的眼睛从这个位置向下盯着黛西。她坐在一把硬背椅子的边上,看上去既害怕又优雅。关于小说人物心理描写的文章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冷漠的人情
《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刻的是对世界和人情的冷漠。盖茨比在世的时候,他每个周末都举行聚会。聚会时,盖公馆门前车水马龙。邀请的和不邀请的,来了很多人,一次聚会有300多人。对于不请自来的人,主人还是以礼相待,以礼相待,好酒好菜好水果好音乐,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客人,提供交通工具。还有一个人住在豪宅里,把自己当免费房客。虽然盖茨是东方所谓上流社会的客人,但他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参加他的葬礼。让人气愤的是,天天吃住在盖公馆的自由房客,去了另一个有钱人家做食客,为了别人邀请的野餐,拒绝参加原恩人的葬礼。更让主人公尼克心寒的是,盖茨比所倾心的爱人并没有出现在葬礼上,扮演了失踪的角色。人走茶凉是真的。这对应了《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穷人住在闹市无人问,富人却有亲戚在山里。”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人性的弱点和个人的悲伤不能在昨天重演,而幻灭,如遍布华林的悲伤,不能不让人悲伤。难怪这本书在美国20世纪100部英文小说中排名第二。村上春树很有眼光,是一本值得现代人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