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改编成电影
将网络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已经成为影视业的一种趋势。这本来对观众、原创作者、影视制作投资人都是好事。但由于有些改编的影视作品对原著有很大改动,有些编剧甚至只是用了一个故事结构,所以整部电影与原著无关。还有改编电影选角不当,演员气质与原著描述不符,引起了原著粉丝的强烈抵制。在社交平台上,人们口水满天飞,观点很多,被认为毁了他们心目中的经典,毁了他们对青春的回忆。对于一些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来说,由于影视剧的仓促制作,他们可能不会对影视作品印象深刻,从而对原著更不感兴趣。因此,一些作家和读者认为,粗糙盲目的影视改编往往会严重降低文学作品的后期收入和声誉,这其实是对原著的一种损害。
据统计,自电影问世以来,70%以上的电影改编自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欧美每年平均拍摄1000部电影,电影的故事来源主要是经典小说、通俗小说甚至游戏。现在的作家享受着版权合同的高待遇,如果福克纳、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等上个世纪的作家知道了,一定会羡慕不已。可以说,现当代比较成功的作家中,没有把作品版权卖给影视行业的不在少数。但小说和电影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对观众的要求也不一样。小说可以注重思想性,写很抽象的东西,也可以只拥有很小的读者圈子。即使一部畅销小说拥有数百万读者,如果一部电影只有数百万观众,它也会被认为是不成功的。影视剧必须符合大众审美,赢得大众喜爱,赢得庞大观众群。另一方面,由于电影的时间限制,一部小说的内容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就用视觉影像表达出来,小说的各种细节都要删掉。电影在复杂性、模糊性、语言质感上肯定不如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