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说唱俑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汉代说唱俑的风格特点是诙谐生动。
说唱俑是中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它的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以小鼓击节伴奏。击鼓说唱俑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出一位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反映出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强盛时期。
说唱俑的伴奏乐器是小鼓击节,反映了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它兴盛于汉代,不仅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杰出作品,也是中国曲艺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说唱俑是通过幽默滑稽的动作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艺术家想要达到的目的。
说唱俑因年代过久,原有彩绘已不清,但依稀可辨出汉代的雕塑风貌。此俑头顶作椎髻,双目微闭,歪嘴吐舌,两臂上耸,左臂戴环饰。左手托小鼓,右手执槌於击。上身赤裸,双乳垂至腰际。鼓腹,臀部后翘。
宽肥的长裤垂落至臀,似有继续下落之势。跣足。说唱俑作者夸张地将其上身塑得特别长,下身穿一条浅裆长裤,仅兜住了肥臀的下半部。和东汉陶俑人物的塑造不同,此说唱俑的表情十分生动,故意眯起两眼,将嘴撇成歪歪嘴、把舌头伸长并用力地舔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