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第03届(2005年)
2004年度杰出成就奖:格非(《人面桃花》,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004年度小说家:林白(《妇女闲聊录》,新星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004年度诗人:多多(《多多小辑》)
2004年度散文家:南帆(《关于我父母的一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004年度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见证一千零一夜:21世纪初的文学生活》,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5月版;
《文学:行动与联想》,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004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张悦然(《十爱》,小说集,作家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004年度杰出成就奖:格非 授奖辞
格非的写作坚韧、优雅而纯粹。他的小说曾深度参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革命,他的叙事研究也曾丰富中国小说的美学肌理。他的写作既有鲜明的现代精神,又承续着古典小说传统中的灿烂和斑斓。他的叙事繁复精致,语言华美、典雅,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这种话语风格所独具的准确和绚丽,既充分展现了汉语的伟大魅力,又及时唤醒了现代人对母语的复杂感情。 格非出版于2004年度的长篇小说《人面桃花》,作为这一话语理想的延伸,在重绘语言地图、解析世道人心、留存历史记忆上,都富于创造性的发现。他对这一发现的深刻表达,不仅达到了中国作家所能达到的新的艺术难度,还为求证人类的梦想及其幻灭这一普遍性的精神难题辟开了一条崭新的路径。
2004年度小说家:林白 授奖辞
林白是当代中国女性经验最重要的书写者之一。她的小说独异而热情,她的语言自由而妖娆。她多年来的写作实践,一直在为隐秘的经验正名,并为个人生活史在写作中的合法地位提供新的文学证据。她对自己所创造的盛大而丰盈的内心景观,深怀变革和扩展的愿望,她2004年左右的写作也因接续上了一种朴素、复杂的现实情怀,得以进入一个更为广大的人心世界。她在2004年度发表的《妇女闲聊录》,有意以闲聊和回述的方式,让小说人物直接说话,把面对辽阔大地上的种种生命情状作为新的叙事伦理,把耐心倾听、敬畏生活作为基本的写作精神,从而使中国最为普通的乡村生活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被这些真实的声音所重新塑造。
2004年度诗人:多多 授奖辞
多多是一个真正的汉语诗人。他的诗歌以精湛的技艺、明晰的洞察力、义无返顾的写作勇气,近乎完美地承续了汉语在当代中国的艰难使命。他将自己对世界和生命的温情理解,融于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的细致雕刻,并在每一首诗歌的内部构造上,力图实现他孤寂而坚定的美学抱负。他对汉语尊严的忠诚守护,使他的诗歌很早就形成了显著的个性和风格:意象简洁,节奏明快,语言准确、锐利而富有张力,对心灵细节有深切的敏感和痛苦的体认,对人类的精神困境有明确的艺术承担。他在2004年度发表的一系列诗作,以及他本人在母语国家的重新出场,照亮了那些美好而令人激动的文学记忆,同时也见证了汉语诗歌永不衰竭的丰富可能性。
2004年度散文家:南帆 授奖辞
南帆的批评文字绵密而深邃,他的散文也充满智性的光泽。他的冷峻和理性,来自于他对生活真相和思想疑难的不懈追问,如同他隐忍、深微的生命体验,往往通过智慧的细节解读和符号分析,走向清晰、透彻和宽广。他活跃的探索精神,拓展了散文的文体边界;他沉静的语言,既有思索的欢乐痕迹,也有洞悉事物本来之后的感伤。他出版于2004年度的《关于我父母的一切》,通过描述一段正在消失的父辈的人生,有力地呈现出渺小人群与巨型历史之间的裂缝和错位,并对个人的创伤记忆、时代的内在迷乱给予了真切的意义关怀。他所揭示的时代对人的微妙影响,以及人与历史互相改写的复杂境遇,既是对亲人的沉痛追思,也是理解当代现实的重要参照。
2004年度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授奖辞
李敬泽的文字温婉细腻,圆融通透。他的写作赓续着中国文学批评的悠久传统,也浸润着深刻的现代意识。他精微、准确、锐利的艺术感觉,检索、批点文学现场的阅读耐心,睿智、灵动、富有创见的话语风度,充分展现了批评所独具的功能和风采。他对文学生活的敏锐观察,对文学实践的积极参与,以及对众多作家所面对的写作难题的精辟解答,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代文学的基本格局,并为重建批评与写作的对话关系树立了一个典范。他出版于二○○四年度的《见证一千零一夜》、《文学:行动与联想》等著作,生动、练达地注解了文学与时代的亲密关系,并通过自身丰富的生命感悟和内心争辩,呼应着一种独立而有精神体温的批评风范
2004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张悦然 授奖辞
张悦然的年轻、才情和清醒令人欣喜。她纯真而神秘的文字,蕴藏着丰盛的青春激情和自由渴望,以及一种未被时代喧嚣所损坏的气质和耐心。她迷恋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打量世界的眼神满布哀伤和迷惘,她的写作既是对人生记忆的惦念和审视,也是对生存梦想的诗性肯定。她在2004年度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十爱》,尽管只是一些凄美、浪漫的片断,但那婉约的语言、奇崛的想像、富于生活洞见的细节运用、对人物幽微内心的细致描摹,还有她对爱和信念的艰难呵护,作为新一代人精神成长的独特记录,充分显示出了她灿烂的艺术才能。今后,她或许有能力走向更为广阔、丰满的写作境界,但她的语言、叙事和想像力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