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船厂的历史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于1865购买了洋人在虹口开办的七级铁厂,将原来的两个洋炮局合并成一个新厂,命名为“江南制造局”,制造船只、枪炮、弹药和各种机器。1867年,江南制造局迁至城南高昌寺现址,建立翻译馆。
翻译馆不仅造就了徐寿、华、许等中国近代一流的工程专家,而且成为全面介绍和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先驱,对中国早期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时,江南造船厂进入了第一个繁荣期:中国第一台车床诞生,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战舰惠姬号、中国第一艘装甲战舰金瓯号自行建造,中国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研制成功,中国第一炉钢冶炼完成。
到19的90年代,江南制造局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技术最先进、设备最齐全的机器工厂。
扩展数据:
“百年江南荣誉册又添一项全国第一!”新年伊始,记者来到江南造船长兴基地,每个江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不久前,他们与中国极地研究所正式签约建造极地科考破冰船,我国新一代极地科考船即将起航。
中国第一座炼钢炉、第一门钢炮、第一辆装甲车轮、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说起江南的辉煌历史,江南人尽皆知。新中国成立后,江南人“自强不息,建设一流”,攻克了许多技术和工艺难关,填补了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一项又一项空白。
江南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巨轮“东风”号建造时,厂里最大的起重设备是一台40吨的桥式起重机,连最基本的DC焊机都没有。全厂成立了500多个科研小组,用科技创新和拼搏奉献,成就了几代造船人的梦想。
江南人永远不会忘记,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建成了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迅速把新中国的工业水平推上了一个台阶。
江南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先后攻克耐压壳体、机电设备、通风排气等各种难题,圆满完成11海试,最终在1957年成功将新中国第一艘潜艇投入服役。
一个半世纪创造100多个全国第一,得益于“江南精神”的代代传承。在装配车间,记者遇到了一位特殊的技术员,他正带领工人们攻关。他就是今年被评为首届“上海工匠”的总装部高级技师陈志农,江南造船首个以他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陈志农从事船用发动机安装及设备、系统的调试、维护工作38年。通过大胆创新和不断探索,先后获得10项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
正是许多像陈志农这样的江南人,继承和发扬了“爱国奉献、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江南精神,攻坚克难、精益求精,铸就了世界造船和航运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人民网-江南造船厂:一艘中国战舰的百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