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之恋作品欣赏
老舍逝世23年后,他的儿子亦舒写了《父子真挚的爱》,发表在6月1989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这不仅是对父亲去世的悼念,也是一篇深情地回忆父亲教育作者成为成功人士的独特方式的精彩文章。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实施独特教育的先锋的光辉形象,为独特教育的成功唱响了动人的赞歌。
1,父亲形象“模糊”,父子海洋深。
文章开头,作者用深情的笔触写得明明白白:“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爱的父亲,也不是那种严厉到孩子都不敢见面的人,所以他是一个复杂的父亲。”这是全文的提纲,也是全文的主句。作者紧紧围绕这一中心。父亲的“复杂”,其实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比不够爱还严厉”的父亲。他的父亲很“复杂”。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就理解并实践了这种独特的教育。他的父亲是“复杂的”,即使在作者最初的记忆中,也是非常模糊的,模糊到“在我最初的记忆中,没有他父亲的形象”,只有“可怕的老路和铁门”。相比之下,这种“无父形象”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娇惯、溺爱、纵容孩子的“典型父亲”形象,也没有孩子被父亲的严厉吓倒的感觉。文章试图写出父亲形象的“模糊性”,却表达了父子间如海的深情。
2.身教重于言教,培养独立能力。
老舍的“复杂”还在于他独特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他的榜样比言行更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就连对孩子撒尿的示范,对父亲来说都没有威严、羞涩和女人味。当朋友们来的时候,孩子们被允许去听讲座,而不是责备或驱逐他们。他们还在客人面前夸亦舒是“傻小子”,让孩子在与大人平等、父亲夸奖的和谐氛围中了解世界,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增长才干。在一般人眼里,这些往往被忽略,被认为是小事,但在老舍的教育观念里,这却是一件具有决定意义的大事。这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但也是做人必不可少的,一点都不能马虎。所以老舍经常带着孩子去访友,坐茶馆,去澡堂。这不是带孩子去潇洒,去轻松,去随意玩乐,而是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了解社会,成为一个靠自己能力生活,对社会有用的人,让孩子了解社会,解读社会这本大书。走在路上,他只让孩子跟着他,从来不牵他的手,也不和他说话。让孩子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思考问题,培养独立能力。直到后来,作者仍然难以忘怀。只要一闭上眼睛,他总会看到父亲熟悉而慈祥的身影的象征——“歪脚跟”,总会愿意跟着他“走到天涯海角”,“不用担心,不用说话,不用思考,就能知道整个世界”。
3.充分尊重孩子,培养健康人格。
老舍的“复杂”还表现在充分尊重孩子,培养健康人格。他视孩子为朋友,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初三之前,孩子对世界还不熟悉,处于“天性好玩”的时期。此时,他对孩子的作业和成绩“不感兴趣”,但也没有求助。他“采取了一种绝对超脱的放任态度”,他认同的东西几乎都与玩耍有关。他很欣赏孩子们对绘画、书法、唱歌的兴趣,以及参加学生会活动的兴趣。孩子十五岁,上三年级的时候,他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大人”,采取一种“与众不同”和“平等的态度”,把“小B”改名为“亦舒”,每次回家都亲切地和孩子握手。他一改过去对孩子学习不问的态度。从美国回来,他还“特意给孩子带了一箱矿石标本”,聪明的亦舒从这份礼物中读出了父亲的沉甸甸的爱和殷切的希望,并从中汲取力量,不辜负父亲的期望。高中毕业后,他通过了留学苏联的考试。亦舒在苏联学习的五年间,老舍利用在苏联开会的机会多次专程去看望他,并当着朋友的面表扬了他。对于亦舒的爱情和婚姻,老舍也“完全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结婚,他也不浪费钱,还以“勤俭持家,健康为福”为内容,写了一段简单而深刻的题词。老舍对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他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独特,非常高明。
4.培养孩子的兴趣,注重个性发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舍用自己的实践生动诠释了这个道理。十五岁之前,“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此时他注重引导,让孩子在玩耍的快乐期发挥个性、兴趣和灵性,从而充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千万不要做鼓励孩子,破坏孩子天性,扭曲孩子性格的傻事。一个心理和人格健康的人,可以克服学习上的任何困难,跨越世界上任何坎坷的沟壑,承受生活上的任何磨难,创造世界上任何奇迹。正是这种尊重孩子、关注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和独特的爱,造就了亦舒健全的人格。即使经历了“文革”的磨难,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他也没有倒下,没有沉沦,而是坚强地活了下来。老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与现代社会一些人希望孩子成功,希望女人成功相比,是非常高明和伟大的。这些人跟风赶时髦,有时完全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天性,超越自己的实际,对孩子期望过高,给孩子过度的压力,采取权力教育,强加利益,强行培养。无意中摧毁了孩子的天性,扼杀了孩子的兴趣,湮灭了孩子的灵性,扭曲了孩子的灵魂,造成了孩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老舍是身教重于言教,注重培养独立能力,充分尊重孩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典范。他的教育方法独特而成功,给人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