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你要付钱给我。你每个月伺候我要钱,我还要伺候嫂子。你觉得不对吗?

01

现在很多家庭都会有两个孩子,两个孩子也不会太孤独。等他们长大了,一起照顾父母的压力会小一些。但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有两个孩子,父母都很“轻松”。

最近有读者找我说,婆媳关系因为姐夫和姐夫变得异常紧张,还因为婆婆的“偏心”差点和老公离婚。

吴伟出生在农村,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早早辍学给弟弟打工,在城里打工时认识了芳菲。

芳菲是独生女,家庭条件一般。当吴伟兼职帮助人们搬家时,她遇到了芳菲。他非常认真仔细,她的父母也对他非常满意。他的努力真的让芳菲刮目相看,于是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聊了很久,就有了感情。

吴伟认出了任芳菲,所以他想创业,攒点钱娶她。于是,除了给家里汇生活费,他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自己开了一家店。芳菲的父母非常看好吴伟,给了他很多帮助和投资。吴伟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也非常感激他们一家,希望芳菲和吴伟赶快结婚。

婚后,吴伟非常爱她,婆婆对任芳菲也很好。芳菲很高兴,认为没有婆媳关系。让她苦恼的是,直到坐月子后,芳菲才发现婆婆是善良的,这和对弟妹的善良有点不一样。

02

任芳菲怀孕后,吴伟很同情她,让她在家生孩子。他做兼职餐厅,婆婆在这个时候主动要求照顾芳菲,让她很感动。怀孕期间,婆婆买了排骨和鸡蛋,每隔一段时间就去一次城里。她每次来都是大包小包的提着东西,有空的时候弟妹也会跟着。她也很细心,从不空手。

芳菲生下宝宝后,婆婆格外照顾自己,专门学了月子餐,自己做给芳菲吃。我以为婆婆对她真的很好,没想到刚生完孩子,婆婆就和她翻脸,变了一个人。婆婆背着芳菲对吴伟说:“你看,儿子,我照顾菲菲这么久了。我在外地肯定耽误了不少工作,你嫂子来了这么多次。她也花了很多钱。你要记得,我也是每天花很多钱在家里购物的。现在我想回去。”

吴伟没有多想,就问她:“妈妈,你没钱吗?”

没想到,婆婆点了点头,拿出一个本子:“我之前买的东西都在一个本子里,加上我耽误的几个月,你可以给我一万块钱。至于你嫂子,给她三千就行了。”

吴伟听了心里也很不舒服,但他没有反驳母亲,于是他给了她钱。知道这件事的芳菲,很不能接受。他责怪吴伟没有和她商量,两个人第一次吵了起来,吵得很厉害。最后,任芳菲觉得自己不想亏欠婆婆,以后就不照顾她了,就没再说话。

后来婆婆生病住院,正好小姑生孩子,没人照顾。而且她的弟弟吴强虽然上学了,但是成绩不好,最后也没好好工作。另外,他嫂子的家庭条件也不好。他们刚刚付了房子的首付,又没钱请保姆,婆婆就想到了芳菲来照顾小姑。

芳菲自然觉得不舒服,但她总是尽力照顾小姑,伺候了她半个月。她自费给他们家买了鸡、排骨、鱼、菜,小姑很感激她。婆婆身体好了以后,就照顾小姑子。结果婆婆真的很敬业。最重要的是,她从来没有提过“要钱”这件事。她婆婆也对小姑说:“你小姑家条件好,你帮帮我。以后没钱了,就试着找她要。”

小姑居然说:“妈,我知道了,谢谢。”

任芳菲听到这话,就去找婆婆理论:“妈,你是不是也该给我发工资了?你每个月伺候我要钱,我也要伺候我姐夫。另外,我不在乎鸡鸭鱼肉。就拿这半个月吧。我赚的钱少了很多。你会还我钱吗?”

婆婆自然不高兴:“大哥像父亲,父亲死得早。如果吴伟不帮忙,谁来帮忙?”你为什么不帮助你的兄弟?现在你和吴伟关系很好,你看不起那个老女人?"

“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觉得你太偏心了。你们两个要小心!”

好在吴强善良通情达理,认识哥哥也不容易。她得知后,就去找芳菲道歉。最后芳菲不要钱,只是不喜欢婆婆的做派。

03

其实在很多有两个孩子的家庭里,父母会因为年龄的原因而更偏向小的一个,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但这种偏向应该在范围之内,不能说用一方的东西去填另一方的窟窿。

这也提醒了现在很多父母,孩子之间的平衡是多么重要。之前在一个节目里看到,在采访孩子父母生二胎的时候,作为老板的意见,有的孩子不在乎,有的孩子明显对二胎有敌意。他们觉得父母生了二胎就不会被父母喜欢,也不会同意父母生二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的心智。如果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后,不能达到双方的平衡,就不要轻易生二胎。

父母心里要有一把尺子。爱情的天平不可能向任何一方横,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平衡。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家庭关系的失衡。

兄弟姐妹是至亲,帮是情分,不帮也是本分,互相帮助,一家人以和为贵自然最好。老话说,对大哥做父亲是一种责任,但绝不等同于无条件地让一方永远付出,做父母。这个你心里应该清楚。

在我看来,兄弟相帮是没错,但凡事都要有分寸有分寸。当一方要求过多,影响另一方生活时,就会被拒绝。因为帮他不是我哥的义务,而是他拒绝的权利,我可以帮你,但不能帮你养家糊口。

而且,无论多长时间,多年轻,都要感激你的好人,不要把他们的好当成理所当然,这样兄弟之间才能永远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