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德贝散文有感

朱静

90年代中期,我在一个关于老作家徐行的研讨会上认识了德贝。当时,徐星的短篇小说已经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徐航告诉我,我们的余德贝是一个伟大的后裔。后来才知道,余德贝接连发表了大量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儿童文学和科幻文学都表现不错。成绩最突出的是短篇小说——2007年获第三届中国短篇小说金雀奖,2009年《美丽的梦》冰心图书奖,2015年获短篇小说选登优秀作品。

最近读了德北的《秋夜》和《世界的另一边》两本短篇小说集(66篇),以及在《吉林文学选集》和《世界之书》上发表的7篇作品。真的感觉神清气爽,有精神冲击。在这里写下读书的感受。

短暂的爱情:生命的诗意和辉煌

《祝福》是一个清晨小街上三个人的小品:一个拿着油炸水果的瘸腿女人,一个扫大街的哑巴,一个带着金铃的小女孩。跛脚女的丈夫三年前车祸去世,早早以炒水果为生;哑巴环卫工每天都是摊位的第一个顾客。他喜欢吹口琴。开心的时候玩洪湖红卫兵,郁闷的时候玩飞虎队。小学时,“红裤短发”的金铃星期天帮妈妈跑,也是哑巴的知心朋友,缠着他吹口琴。“我希望我们能生活在一起”这句话让两个成年人大吃一惊。看到这一幕,路边的人说:“这一家三口的生活真好。”或误解或期待,“也许他们在等待”——等待幸福的到来。《好人》写的是一个大学老师观察一个在学校门口卖水果的年轻人。“他从来不减两斤”,却“太抠门”,“不停换苹果”来拉平秤。他每天只给他三岁的儿子一个苹果。“我”给他儿子找了几本儿童读物。他以一大袋水果作为回报。“我”没有接受,只是打车跟着公交车去了老师家。有一天,“我”在门外的小吃店看到了这一幕:他往一个乡下男孩的怀里塞了几个苹果,这个男孩就在智障妈妈的旁边。“好人啊!”见过多次这种情况的店主感叹道。普通人的琐事,细致入微,就像小说里说的:“你看他的大车后面,阳光灿烂,让人感到温暖。”

三笑像一首散文诗,完全是另一种情调。“他”从杭州坐船到苏州。"夜风从运河吹来,带着一些鱼腥味."烟花三月,桐花满树,走进“怡园”,只见一个女孩在井边挑水,蓝色的衬衣随风飘荡,姿态优雅,让我无法阻止“他”举起相机。姑娘问“他”为什么拍照,“他”说:“竹风,竹风吹的风。”女孩“捂嘴笑了”。走进茶馆,女孩竟然是这里的“茶女”。她给他送来一杯新茶,他不自觉地读着窗外亭子上的题词:“主人是竹的好朋友,竹伴不孤……”女孩小声回敬:“静静地坐在观众席上很美妙,泳池很适合我。”说完“她笑了笑”,拎着锅出门了。同室的几位喝茶的长辈也转着背诗,合唱起来。在这一点上,小说表现了对游客的尊重:“他那年只是戴了一副眼镜,留了一把大胡子盖在胸前”“他穿着宽松,满身灰尘”。虽然苏州女人只给两个微笑而不是“三笑”,“但是一个南方姑娘对一个北方男人善意的微笑”,不也是一个美好的南方春天的青春回忆吗!

乡下远房表妹小云,清纯芬芳。她为我生病的“我”带来一袋青梅,酸酸的味道“让我全身湿润”;在月球上,我的小表妹迷恋上了穿粉红色衬衫的女孩。说起她,“红领巾,黄月如诗”——像三笑一样,都散发着生命的温暖。同类作品中最精彩的当然是杭州路10号。这部被称为“当代经典”的短篇小说,将生活中有着深刻激情的故事浓缩成一小段鱼雁往复。小说的妙处有几点:一、故事以恶作剧开头。无聊的日子让我突发奇想:我给杭州路10号那个叫袁晓雪的女孩写了一封信,甚至谎称自己“失去了双腿和双手”。二是剧情的悬念和转折。没想到“杭州路10号”回信了。真的是“雪雪”,一个月写一次。信很短,字很美,送了两本书。“我”一开始很震惊,然后自责,感到不安。我觉得我不应该欺骗这个“善良的女孩”。三是揭开真相,强束。四个月后,内省的“我”决定去拜访“袁晓雪”。在杭州路10号,一位老太太给我介绍了一个书房:残疾人心理学教授罗汉莎,两个多月前因骨癌去世。小说写道“我的血液开始变冷,这是死亡的征兆”——意思是主角将经历重生般的蜕变。

生活的诗意和辉煌是德国北部的主要关注点。这类作品,不是写重大事件,而是选择更多的生活片段,以简单的人物和画龙点睛,以情、境、情取胜,在平淡的关系和场景中传递丰富的人性美。

白云苍狗:命运的苦涩与无常

余德贝没有忽视生活的艰辛和曲折。他的一些故事充满了辛酸和命运的无常。

秋夜是深秋的郊游。在土门岭一个农民诗人家里,三个朋友吃着土豆,喝着酒,朗诵着诗歌。田野里的篝火前,背完普希金的《致大海》后,韦嘉盯着火堆闪着泪光:“我那么讨厌火,现在突然发现我那么爱火!”“小说的玄机在于“补充”:韦嘉是区消防中队队长兼诗人,复员后在一次灭火中牺牲。前不久老李打电话说:“又到秋收了。要是佳伟活着就好了,我们可以再点一堆篝火。”听了他的话,“我哭了”,作品的语气急转直下。同样描写人的生活,还有《老友记》。”我”中了奖,奖金分给了三个朋友。剩下的十块钱是请编辑吃饭。这时,即将从地质学校毕业的老皮来了,有事要回农村老家找我借钱。

——“我要是早点来就好了。”我把十元钱放在口袋里。很快得知,老皮为躲避警察,无票跳下火车身亡。票价是9元7角。“我”觉得自己欠了老皮一笔无法还清的债。我拿出十元钞票(编辑那天吃饭花的钱),划了根火柴...

这种情感错位或遗憾,有时会发生在亲人之间。“我”有糖尿病,我妈最着急最心疼。她几次催促“我”打针,不厌其烦地到处打听“偏方”。邻居李毅被问了三次偏方,一天几次让孙子去买“猪耳朵”豆...人们认为她“糊涂了”。但“我心中有一缕永远抹不去的苦涩。”小说基于胰岛素这个命题,其实就是说母爱是“我”永远离不开的胰岛素。《父亲节礼物》以“我”下岗后没有工作,内心“被周围冷漠,无动于衷”开始。父亲节,上高中的儿子用车钱存了30元:15元给爸爸,15元给爷爷。“我”高高兴兴地用这钱买了两瓶“德兴”酒,跑去给爸爸。谁知老人戒酒,正是一个月前“我”下岗的那一天——“我的心突然一紧!”一个节日变成了三代人的悲喜剧。

在余德贝的《人物命运谱系》中,有一个春风得意却一事无成的人:去齐齐哈尔做建筑工人,被一个“远房叔叔”骗了;找个小饭馆打杂,老板看不上;学不会唱歌,就没心情写诗;爱上一个女生,没钱娶她;购买体育彩票与号码不符...(深)还有白白抛掉青春的“美姐”:的林省科协,爱慕省档案局的一个“美姐”,却被“无辜的白眼儿”嫌弃,被骂“臭流氓”。林只好结婚生子,把她忘了。在20年后的一次聚会上,我才知道“漂亮姐姐”的名字叫庞敏,“眼角已经出现了皱纹,鬓角的头发也有点花白”,至今未婚。林正要向她敬酒,她猛地吐出三个字:“臭流氓!””(瞬间)《雏菊》中的菊花,和庞敏一样,没有等到婚姻的到来,最后留给人们的却是忧伤和悲伤。菊是我的寄宿高中同学。她长得像我初中暗恋的女生。他们曾经有过纯皮相拥的经历。为了保护她,“我”受伤了,她抱着一把雏菊去医院看我。高中毕业后,菊退学回老家种花去了。”进入大学的我”,每年生日都会收到她的快递雏菊。20年后,她已是骨癌晚期。在她的要求下,“我”送了她一束雏菊,带着深深的爱和痛苦...

德比之类的作品,时间跨度大,注重细节。剧情聚焦人物命运的偶然或跌宕。无论是变还是不变,都渗透着某种人生的苦涩,日常细节往往凝结或代表着夹杂着悲凉和悲哀的人生意义。

见异思迁:奇怪的人和奇怪的想法

《朝觐》原本讲述了在北京拜访一位著名的文学作家,但记忆却停留在防空洞招待所里的七个河南男人身上。那七个,平顶山矿工,没做多少事,只在“我”喝醉了,丢了衣服和钱的时候——付了食宿费,走了70块钱。让“我”深有感触:“那时候的人怎么活得这么简单干净?”《马吊》讲的是仁义。玉树名医老孟去世,人们称赞他仁义。为他送葬的队伍中有一匹三岁的红马。于是叙利亚生产队的老马难产,孟先生雪中送炭“救母子两条命”;再说红马十几年,坚持冬天独自给孟家送柴,直到病逝,葬在孟先生墓旁。故事分解复合的结构,现实与记忆穿插的笔触,丰富了小说的层次和节奏。

德北菲尔德对女性经验的观察相当敏锐。这些故事的奇异之处包含着巨大的悲剧。《天涯》里的苗是我初中班的学习委员,脸“像长了眼睛的苹果”。她陪我去动物园看蛇,塞给我一包烟,劝我回家。两年后,听说苗在蛇屋前自杀,然后父亲死了,母亲疯了。《白白浪费》讲的是一个远房大妈的奇怪婚姻。小姨一大早去店子打猪草,被同村的王声强奸了。王声自首,坐了七年牢。我阿姨疯了。她做了七年鞋,没哭没闹。王声服刑期满后,他的姑姑带他回家结婚。他们没有说话,而且在不同的床上。后来,王声得了癌症,他的姨妈“一直侍候着他,直到他去世”。三年后,她也去世了,“独葬南梁”。这根绳子有点荒谬。小文镇上有个麻子开的杂货铺。一个女人买了根绳子上吊自杀了。麻子高价买下绳子,并打出广告:如果你想自杀,可以租这条绳子。这根绳子成了小镇妇女与命运抗争的工具,小店也通过多次出租发了财。男人生气,政府也没办法。最后市长夫人把它租走了,勒死了市长的小妾,绳子收回来了,恶有恶报。有些读者可能想问这些女人为什么会死。除了体裁的限制,生命是脆弱的,有些灾难是难以知晓的。就像光明和快乐是人生的基调一样,阴郁和痛苦永远都在,这属于人性永恒的秘密。

更有想象力的是绝望和镜子。前者是小文爷爷的奇遇。村子附近的森林湿地是大雁的春秋栖息地。村民纷纷猎鸟,爷爷家信佛,不伤鸟不吃鸟。爷爷12岁的时候,遇到了一只落单的鹅。他努力形成翅膀,带领大雁向南飞去。人们不相信他的故事。爷爷绝望了,沉默了。他每年秋天都消失,第二年春天又回来,多年后再也没有回来。后者是小文自己的麻烦。小文做生意发了财,但很快就陷入了幻灭感。满怀野心的他在田埂上用石头打了一只蛤蟆。之后外人就看不到了——他在镜子里“变成了癞蛤蟆”。有一天,癞蛤蟆在梦中告诉他一个“秘密”:“人,有时候自杀更容易。”

宋代诗人戴复古说:“如果你想参与诗歌,就像参与禅宗,其中的乐趣是无法用语言来传达的。我有一点关心和开导,我从文字中超脱出来。”阿明人汤显祖说:“一篇文章的美不在于步骤和形状的相似。自然气场,恍惚,意料之外。奇奇怪怪的,不可描述的,不平凡的东西都可以组合起来。”奇怪的思维和奇妙的理解标志着创造的自由状态。在情节中加入荒诞的变化,极大地深化了短篇小说的主题和意蕴,也将余德贝的作品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爷爷变鸟、小文变蛤蟆的超现实主义笔触,隐藏着的孤独感、叛逆感、疏离感,有着微妙的正义感,极其凝练,尖锐地暗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王蒙认为,“短篇小说是对作家生活经验和作家感受生活的艺术能力的最直接考验。”短篇小说考的是德贝的素养和品位,可见他的胸怀和才华。

“我爱人问我,你的目标在哪里?我回答说,在地上,在泥土里。她微笑着看着我,像一株开花的植物...我写了我的爱情,我写了我的眼泪,我写了我的思想,我写了我的微笑,即使生活坎坷,命运多舛,我也一直告诉自己:活着,记住!”(天涯后记)余德贝的自言自语道出了他创作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