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策略

影视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策略

在传媒十分发达的当今社会,影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分支,因其丰富的视听形象和多彩的色彩,给人以极大的视觉满足感和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且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尤其受到中小学生的喜爱。影视文化也成为中小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如果能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将会事半功倍。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利用影视作品的优势为教学服务,是中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积极影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应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必须研究影视作品对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合理引入,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1.利用影视作品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中外名著的摘录。一般来说,阅读文学作品,很重要的任务是通过语言的品味,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外貌、语言、心理、矛盾冲突、环境描写,把握和欣赏小说的意义和作者所流露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做视觉解读,即通过影视作品的欣赏来加深理解。

2.利用影视作品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和写作素材。

影视作品作为学生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备受学生关注。写作课可以利用影视作品资源,引导中学生关注生活,把握时代脉搏。我们可以借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情节、细节和结构的叙事技巧来进行学生的写作教学。如果我们的作文能在这里?真理,思想,创意,文采,变换角度?综合几个方面考虑,肯定会让人印象深刻。生活和阅读是写作的源泉,中学生喜爱的影视作品也是其写作的重要素材,可以指导学生撰写影视评论文章。

3.利用影视作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影视艺术是一门语言性很强的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想象、欣赏等多种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自己去练习和运用,一步一步来实现。除了课堂上的口语交际教学,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到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中去,甚至与同学进行对话和辩论,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交际能力。在确立话题时,要综合考虑话题的价值、现实意义、难度等因素,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营造热烈的交流氛围。

4.利用影视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好的影视作品能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提高思维,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愉悦心灵,从而接受基于美感的特殊启蒙和教育。影视作品在体现生活深度和艺术品质方面有优势。如开国大典,任长霞,亮剑,英雄,十八岁的天空,三国演义,西游记等。都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导中学生观看、欣赏和理解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部好的影视作品是一座充满魔力的桥梁,引领学生走向文学的殿堂和审美的无限世界。

第二,负面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如果过度引用影视资源,忽视学生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就会变成单纯的影视欣赏课。如果一堂课引入过多的视频资源,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屏幕上,没有精力去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另外,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力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文学语言本身是生动的,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它提供的想象空间比直观的影视要广阔和丰富得多。有助于学生对文本有丰富多样的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对培养学生的个体审美能力和行为人格有积极的作用。在播放电影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兴致勃勃,但兴趣只停留在浅层次。他们的阅读兴趣没有真正被调动起来,没有在文字面前形成语感,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培养他们的语感。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这个缺点更为突出。诗歌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需要自己去体会和补充。如果用图片来解释诗歌,学生看一眼图片就失去了对含蓄美诗歌的想象,想象力就会降低。所以,放映影视作品不能代替阅读主体的想象力,看电视剧也不能代替阅读文学作品。

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影视作品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获取经济利益,也充斥着厌学、出走、赌博、暴力等内容,对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他们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没有经验,可塑性强,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对于一些格调不高、有害的影视作品,可以结合语文课进行影视鉴赏指导。可以举办影视艺术讲座,提高对影视作品的鉴别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让他们远离庸俗肤浅的东西。

第三,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利用好影视作品资源。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及时恰当地运用影视作品,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阔的文化视野,还要注意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1.引进影视资源要注意有效性原则。

面对鱼龙混杂的影视作品,教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源来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只有选取的影视资源符合教学要求,贴合学生经验,才能引导他们用审美批判的眼光和思维方式看待作品。

2.文本与影视作品的比较研究

影视资源何时转化为教材和讨论材料,必须考虑何时适时适度引入。教师必须加强在教学中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掌握暂停键,自己做解说,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从影视转向文本学习。要将课文与影视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更专注地观看影片,并与课本进行对比,通过自己的琢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能对文章的描写或影视剧的拍摄提出创新的意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语文教学改革要求语文教师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影视文化和艺术素养。影视资源的丰富,让语文教师合理开发利用成为可能。如果教师能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恰当、及时地运用它们,充分发挥影视作品的独特优势,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语文教学再上新台阶,将具有现实意义。

总之,电影、电视等现代媒体弥补了语文教学的缺陷,使语文课丰富多彩,使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在朗读的抑扬顿挫中,在和谐画面的欣赏中,自觉地进入文章的意境,去感受,去理解,去欣赏,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更多文章,请访问: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