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尼草的特征是什么?
坚尼草 (Panicum maximum Jacq.)又名大黍 ,隶属禾本科黍亚族黍属 (Panicum) [1]。坚尼草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 ,喜热带潮湿和季风气候 ,广泛分布于世界湿润热带地区[2 ] 。 1 90 8年我国由菲律宾引入台湾省 ,现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 (区 )均有栽培 ,但许多地区已逸为野生。坚尼草为植株高大、长势旺盛的丛生型多年生禾草 ,耐干旱、耐酸瘦土、耐火烧 [3 ] ,只耐短期轻微霜冻 [4 ] 。适宜在海拔 1 0 0 0 m以下、年降水 75 0 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坚尼草易栽种 ,生长快 ,再生能力强 ,年产干草 8~ 1 5 t/hm2 ,干物质含粗蛋白质 7.8%左右。适口性好 ,宜作青饲、晒制干草或加工为草粉 ,是草食家畜、禽、鱼的优良饲草。
坚尼草Panicummazimum又名大黍,属禾本科亚族黍属[1],为丛生型禾本科牧草,植株较高大,产量高,营养较丰富,牲畜适口性好,耐干旱、瘠薄和火烧,除作为优良的牧草外,还可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先锋物种。坚尼草的种子收获期长,但产量低,由于成熟的种子具休眠特性,给牧草的生产、草场的改良更新、种子的质量检验和相关研究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植物种子的休眠除了对物种的保持、逆境的适应和种质的繁衍延续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意义外,也为保持生活力和延长种子寿命提供潜能。休眠的种子在室温下的贮藏寿命各不相同[2-5],探索牧草种子在室温下的休眠期限,对草地改良、创新及畜牧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处于休眠期的种子,通过机械、激素及化学试剂等不同处理方法解除种子休眠[6],以提高发芽率的研究报道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