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中王喜光黑了七爷大量银子,为什么七爷不要回来?
《大宅门》里每个角色都有现实的基础。
小太监王喜光
比如这个王喜光,曾经就是宫里的太监,他是常公公的徒弟。因为常公公临死有交代,叫他善待白家人,其实这也是常公公给徒弟留一条后路,像太监多行善事,宫里吃不开了,出宫之后还可以留一个晚年。
也的确是王喜光,在宫廷的这段时间成为了白家的贵人。因为他掌管着寿药房,是白家重要的靠山。这个时候的王喜光,虽然只是宫里的一个太监,但对于白家来讲至关重要。所以他在给白家办好事的同时,也成为了白家的座上宾。
果不其然,转眼之间大清朝亡了,太监王喜光衣食无着,投靠在了白景琦的门下。老七现在成了七爷,他之所以重用王喜光,他内心还是知道知恩图报,这个王喜光是有恩于白家的,另外在宫里混过的太监,场面上都会做得很光亮,让他当管家,的确可以省不少的心。
大管家王喜光
白景琦对于王喜光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太监喜欢小利,这也是源于他们无依无靠,没有家人没有安全感。况且家里这么多的人和事,王喜光虽然不够老实,但也基本上盘得顺,换一个人指不定的要怎么乱。
只是白景琦小看了王喜光,他对钱财的贪得无厌,超出了主人的底线。况且白家人多口杂,白景琦倒是愿意重用王喜光,可是其他的人对王喜光的出身和作为就不那么顺眼。而且太监最怕人兜他的底,说他是没根的东西,在旧中国也就是说不配做人。这样的自卑,让王喜光恢复了从前做太监的那一套,欺上瞒下,在另外的地方抖威风,以找补尊严。
你看他嫉妒白景琦,中饱私囊,买四合院娶媳妇,而且还把二奶奶的新汽车都搞到自己手上享受,这种人上人的滋味,让他乐此不疲。
白景琦自然也不是什么善茬,小地方都忍过去了,数罪并罚,直接就扒了王喜光的裤子。
那么有人说白景琦为什么没有追回那些财产呢?我们应该知道,白景琦在心中还是将王喜光的恩情看得重的,虽然不再让他做主管,但那些他贪去的钱财,只当是白家还给王喜光的。从这点看,白景琦并没有将王喜光当奴才,而是一个平等的有交情的人。虽然情意不再,恩怨两清,白景琦也不至于那么的不厚道,让王喜光流落街头。
汉奸王喜光
只是王喜光自己做人没有轻重,本来守着这些产业,好好的过日子,但是他自己得来容易消耗快,没多久就挥霍一空,又像一条狗一样的四处找主人,最后成了日本人的汉奸。反过来报复白景琦。
白景琦虽然知道王喜光的死性,但是王喜光如果不是到后来疯狂攀上日本人,并且要将白家拖下水,白景琦是不愿意要王喜光的命的。这也就是传统中国人的善恶生死观,只要你坏到没有必死的罪,通常还是做人留一线。
但是王喜光到后来也是穷途末路,最后的人性也丧失了。所以这个时候白景琦非杀他不可。白景琦使了一个阴招,将秘方交给王喜光,又成功地拿了回来,结果让王喜光这条狗在日本人面前不好交差,狗咬狗死在监狱里。
电视《大宅门》的成功之处
《大宅门》这部戏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它根据人物的时间和性格发展,来设定人物的走向,很符合人生大致的规律,没有教条化,也没有脸谱化。
王喜光的一路演变和堕落,有外在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做人没有根基,所以说报应在自己身上。
而一向坏坏的白景琦,对人对事其实是颇有分寸的。并不是他纵容了王喜光,而是证明了一句老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所以这部片子很耐看。扮演王喜光的演员雷恪生,也充分立体淋漓地表现了王喜光这个人物的变化,既看到了他奉承圆滑的一面,又让观众恨得牙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