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卖马的故事是什么?他在历史上真的需要丹·熊心的帮助吗?历史说没必要。

秦琼卖马是一个成语。指隋朝后期,在山东济南做捕快,江湖上有“小孟尝鲜”之称的秦琼出差。到了潞州(今山西长治)后,身患重病,但随身携带的路费早已用尽,无钱治病。

为了筹钱治病,他准备卖掉心爱的马,而他去卖马的地方是江湖上有名的二仙村。主人叫丹·熊心,人称“小关羽”。秦琼去那里卖马,因为他知道二仙村能买得起他的马,也能公平交易。

与此同时,丹·熊心,一个江湖上的知名人物,一定知道山东的“孟味道先生”,他也愿意结识他。然而,秦琼不好意思和丹·熊心交朋友,因为他穷困潦倒去治病。他刚刚对出来买马的丹·熊心撒谎说他是济南人,是秦琼的朋友。

果然,想了解秦琼的丹·熊心听说他是秦琼的朋友。他不仅在买马时不讨价还价,而且还给了秦琼很多额外的钱。秦琼离开二仙庄后,又见到了王伯当。经过王伯当的斡旋,秦琼终于见到了丹·熊心。

知道了“孟尝君”的实际情况,“小关羽”当然不会再让他离开,于是秦琼留在二仙村休养了八个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十分投缘的秦琼和丹·熊心成了生死兄弟。这就是成语秦琼卖马的典故。

从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知道秦琼的卖马意味着主人公遇到了麻烦。但典故很吸引人,却不是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案例,而是像《水浒传》中杨志卖刀一样的杜撰,主要来源于《隋唐演义》、《说唐》等民间小说。

小说和历史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历史上的秦琼并没有堕落到需要卖马的地步。他和丹·熊心没有这么好的友谊。他们可能已经认识了。毕竟都在瓦岗寨待过,更何况是生死之交。他们不太可能坐在一起喝酒聊天。为什么?见以下分析。

根据史书对秦琼生平和身世的记载,虽然他只是隋朝名将手下的一名年轻军官,但秦家并不贫困。秦琼的祖先仍然担任太守和县令等职务,他的父亲也在北齐参军时担任办事员。

在唐朝以前的主流政治氛围中,能做地方官的人都是一个家族的,即使不是传世已久的贵族家庭,至少也得是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强人,秦家也是如此。事实上,这可以从秦琼的武力值来判断。

穷富于文和武,我已经练到秦琼的地步,而且我还有一些财力。就像在真实的历史中,强大的程并不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贫穷。程家也是一个地头蛇,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大部分武将家庭还是比较富裕的。

而且,秦琼能在隋朝当官,他的家世显然不是《演义》中描述的那样。其父死于靠山王之手,与隋朝皇室有杀父之仇。

既然和隋朝没有深仇大恨,秦家就不会被抢。一个暴虐的家庭怎么能没有一个小千千呢?即使在秦琼这一代,与他的父亲和祖先相比,他是落魄的,但几代人积累下来的钱肯定不少。因此,秦琼不需要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卖马治病。

秦琼的卖马故事讲述了秦琼和丹·熊心成为了生死之交,这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两人唯一的交集是都留在瓦岗寨,但丹·熊心是杨迪大帝大业九年去瓦岗寨的创业元老,是继翟让、石米之后瓦岗寨的最高领导人。

秦琼被迫跟随裴(隋朝守将,虎牢关人,对身边的皇军不满,被李密招募)到瓦岗村。到瓦岗村后,当时的瓦岗村老板李密给了秦琼一个亲卫的位置。据《旧唐书·秦琼传》记载:

这个位置和程的是一样的。程去瓦岗寨时,也是由李密作为心腹率领。瓦岗寨当时的部队分别由丹·熊心、()和王伯当领兵,李密随行的是八千精锐亲军、四大禁卫军,各领兵两千。程和就是其中两个。《旧唐书·程知节传》中记载:

丹·熊心是翟让时期瓦岗寨的老牌企业家,翟让被李密杀害。翟让被杀后,为了稳定局势,丹·熊心没有被杀。因此,李密和丹·熊心互相防备,而秦琼作为李密的亲卫,不可能和丹·熊心有什么交情。否则,李密不会放过他。

在《演义》中,有两个瓦岗寨英雄与关系最好,一个是程,另一个是他的堂弟罗成。这也是一个来源。在历史上,程和都是李密的亲卫,负有同样的责任。他们并肩作战,自然* * *语言多,于是投了唐朝,两人在一起。所以,在浪漫中,他们变小了。

而罗成的原型是罗士信。在跟随裴来到瓦岗寨之前,罗士信和都是隋朝名将张须陀手下的大将,也是一起战斗多年的老战友和同事。他们之间的友谊早于和程之间的友谊,《演义》中的描写就是以此为基础的。因此,在言情小说中,罗成是秦琼的表妹。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秦琼并不像小说中描述的那么穷,也没有和丹·熊心交过朋友。至于丹·熊心在被李世民俘虏后被杀,秦琼为他不顾一切的求情就更不存在了,也没有什么友谊可言。他为什么要违背李世民的意愿呢?唯一为丹·熊心说情的是瓦岗寨的老兵李记。秦琼卖马只是一个虚构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