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桥的历史沿革

小商河为古时商王经此而得名,桥因河而取名,河因桥而出名。小商桥原位于历代官道上。据方志记载,小商桥始建于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但现桥主体结构属北宋建筑风格,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最大的一次修筑是元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小商桥是一座时代较早的古石桥,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做工精致,是研究建筑和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隋炀帝的暴政和唐中晚期安禄山叛兵与大唐将军在此发生的激战,多少对小商桥产生了一定的破坏,紧接着的黄巢农民义军和以及后来金国与宋的对垒使小商桥饱受了战火洗礼。小商桥处于中原腹地,扼南北交通要塞,一桥当关,万夫莫开,金戈铁马和刀枪箭蔟使小商桥落下了千疮百孔,但终摧不毁其巍然形体,她饱经风霜,岿然不动,见证了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皇权的辉煌与灭亡。

在桥中央横栏上,有多处明代石栏遗存,上有“明正德三年四月望后重立”字样,捐建人不经意间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了历史上,也同时记下了小商桥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遗存的石栏在1958年的“破四旧”中被砸毁推入河中,半个世纪后又重新被人们打捞上来。

1982年9月,桥梁专家茅以升曾派考察组进行了实地考察,初步认为建造时间早于赵州桥。1994年国家文物局拨款100万元对小商桥进行大修,1987年3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小商桥是一座时代较早的古石桥,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做工精致,是研究建筑和交通史的重要资料。1986年小商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进行了大修。2003年3月2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古桥—拱桥》邮票,其中,第2枚为小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