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作者:郭

。。ISBN:?9787545564686

。。内容简介。。

著名作家郭2021重磅新作!

中国视角下的2000年丝路兴亡史!

中西之间的地理通道是如何塑造世界格局和文明走向的?

从中国抵达世界,从历史的角度预见未来。

两千多年来,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中国自成一体的统一传统和中华文明的韧性延续。但自张骞掏空西域以来,历代使者、僧人、商人络绎不绝,带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从中国出发,或穿越西域山川戈壁,或漂洋过海,一路西进,探索中国和中国之外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带回的材料和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世界。丝绸之路由此诞生。

这是一部两千年来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中国视角下丝绸之路形成、繁荣、演变、衰落的宏大历史。作者通过细致的史料挖掘,用生动通俗的文字还原了丝绸之路上重要外交官、僧侣、探险家的传奇经历。西汉时期,张骞作为使者,与岳家、乌孙沟通讨伐匈奴,开启了西域之路。唐朝时,玄奘去印度取经。进入宋代,东南海上贸易兴盛,瓷器、丝绸远销海外。明清时期,随着海禁政策的严格实施,丝绸之路逐渐衰弱。

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贸易之路、帝国之路,也是决定新时代人类文明走向的未来之路。

。。作者简介。。

郭,自由撰稿人,社会观察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先后出版了史上畅销书《汴京之围》《帝国法典三部曲》《中央帝国金融法典》《中央帝国哲学法典》《中央帝国军事法典》。历史游记《穿越非洲二百年》、《穿越中东百年》;小说《告别香巴拉》;文化游记《亚洲三部曲》《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三千佛塔云下》《骑到元朝》等等。

。。简短的评论。。

#

文笔流畅,完全没有分离感。读起来真是神清气爽。后记也让人觉得作者是个立体的人。

#

汉朝大战略:军事征服与外交1、张骞的西域空心化1.1为了对抗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被匈奴打败的大月氏。张骞历尽艰辛到达中亚阿姆河流域,与大月氏取得联系,但后者无意进攻匈奴。1.2张骞出使失败,但学到了很多关于西域的知识,促使汉武帝下定决心,要拿下河西走廊,打通中原与西域的通道。史称“张骞掏空西域”2。汉匈之争2.1汉朝与匈奴争夺西域小国,最终驱逐匈奴势力,建立西域护都府。2.2东汉班超以高超的外交手腕维护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二、信仰的力量:佛教东传与文化多样性1,佛教东传1.1佛教自东汉由西域传至中原,魏晋南北朝开始兴盛。1.2佛教传播的两条路径。请进来:印度僧人通过西域进入中国;走出去:中国和尚走出去,去印度。东晋1.3法显开辟了海上航线。唐玄奘发现了一条通往印度的捷径。2.文化多样性2.1各种宗教通过西域传入中原,如祆教、摩尼教、景教等。2.28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扩张到中亚,传播伊斯兰教。随后,伊斯兰教通过中亚传入中原。2.3丝绸之路成为信仰之路。3.唐朝退出西域3.1。唐朝输掉了尼禄之战,在西域的扩张达到了极限。随后安史之乱爆发,西域唐军全面撤退,唐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丝绸之路的衰落。三、以贸易立国: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1,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1.1宋代,由于西北的西夏,切断了与西域的联系,对外交流不得不依靠海上。1.2南宋在中原失去了大量沃土,无法以农业立国,财政依赖海外贸易,所以以贸易立国。1.3由于远洋运输的特点,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2.蒙古帝国推动丝绸之路2.1。蒙古帝国打通了欧亚大陆,使东西方的交流变得普遍。2.2元朝继承了南宋的海外贸易并发扬光大。中外交流频繁继承皇位。4.虚幻的繁华:七下西洋与闭关锁国1、郑和七下西洋1.1明朝开国皇帝朱迪为了寻找失踪的皇帝文健,制造“万国来朝”的场面,以增加合法性,下令郑和船队出海。1.2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巨大航行,最远到达东非,但没有任何创新,耗费大量资金,成为重要的财政负担,最终被叫停。2.闭关锁国2.165438+6世纪葡萄牙人入侵并殖民东南亚,1554年占领中国和澳门。明朝无力保护东南亚各国,葡萄牙无力敲开中国的大门,于是双方都停了下来,形成了地缘平衡。2.2明朝灭亡,清朝兴盛,清朝统治者起初对西方文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到了乾隆时期开始闭关锁国。中国失去了在海外贸易中的主导地位。2.3英国打破了地缘均势,迫使清政府在1843年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古代丝绸之路走到了尽头。书名: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当中国遭遇世界作者:郭主讲人:刀、劈、三观与拥抱老师介绍:资深媒体人、书评人、专栏作家:石谈2017策划编译:编辑:

。。关注朋友?遇到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