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子的历史影响
如今,三娘子的遗骨仍保存在梅代昭的慈禧太后殿,殿内还存放着三娘子的大刀、铠甲、头饰、靴帽等文物。寺内大雄宝殿的壁画,也描绘了一位头戴皮帽,身穿皮领双排扣长袍的老太太。她端庄丰满,坐在木凳上,两边站着两个喇嘛。据考古考证,这位老太太就是三娘子。今天,一座高大的三娘子石像雕刻在美岱召的汉白玉上。在阳光的照射下,这座三娘子雕像柔美刚毅,栩栩如生。
三娘子终其一生,在塞外草原上掌权30余年。她始终坚持和平互市的政治原则,继续实行与明朝友好的政策,不仅顺应了历史潮流,也顺应了人民的愿望,对蒙古与汉族友好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她还非常重视汉族人民,引进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促进这个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三娘子坚持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利益、顾全大局的精神,不仅得到了当地蒙古族人民的认可和支持,而且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著名藏书家傅增湘在《昭君墓颂》诗中写道:“格林云台,立功大典。若争得边塞之香,顺义夫人不成团。”这首诗将三娘子与不朽的王昭君相提并论,突出了三娘子的英雄形象。
三娘子一生辅佐三代顺义王,始终坚持与明朝友好的政策。40年来,长城内外一片祥和景象。三娘子在蒙古草原上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受蒙中两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