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生活的信念——人生十讲

书友袁野带来了她最喜欢的书,蒋勋的《人生十讲》。她自己说她是自己书的引领者,是有情怀的理想主义者。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哲学命题,很容易读完所有“无用之书”而不求解答。

蒋勋(1947-)是中国台湾省著名的画家、诗人和作家。毕业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及艺术学院。现任联合文学总裁。

?关于作者:

祖籍福建福州长乐,出生在古都Xi安,在台湾长大。父亲是黄埔军官,母亲是满族贵族。

1972回台后任《狮子艺术》主编,先后在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任教,担任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他的文笔优美流畅,推理清晰明了,具有感性与理性之美。著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数十部,多次举办画展,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听过他演讲或有声书的人都很认同:“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他是一开口就能让你平静下来的人。”当代华人世界的文化教父被林青霞称为“唯一的偶像”。林青霞曾说,“他的声音是我的半片安眠药,能给我内心的安定。”然而,蒋勋的问题就像一股清流,流进了都市人荒凉的灵魂。

他用了近40年的时间,通过传道来传播他对美的感受,成为台湾省知名的文化教父。

?关于这本书

上世纪90年代,蒋勋曾在电台主持过一档名为“文化广场”的节目。他对自己一周内接触到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点评,既讨论了社会中的伦理或爱情关系,也讨论了价值体系中不易察觉的保守和堕落。这个节目后来获得了台湾省的金钟奖。他的节目还被做成CD作为公益之友,授权捐赠给监狱里的犯人。两位热心的听众把他的节目编成了手稿,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人生十讲》。

《人生十讲》是蒋勋的经典之作。经过十年的努力,它获得了金钟奖,并在台湾省走红。思考现在的社会,为疲惫的现代人找到生活的信仰。

书中包含了广义人生的十个方面:新价值观、新官学、新伦理、新信仰、物化、创造力、文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内容悲而不悲。就几个字,打地板。

?推荐理由

上世纪90年代,蒋勋曾在电台主持过一档名为“文化广场”的节目。他对自己一周内接触到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点评,既讨论了社会中的伦理或爱情关系,也讨论了价值体系中不易察觉的保守和堕落。这个节目后来获得了台湾省的金钟奖。他的节目还被做成CD作为公益之友,授权捐赠给监狱里的犯人。两位热心的听众把他的节目编成了手稿,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人生十讲》。

《人生十讲》是蒋勋的经典之作。经过十年的努力,它获得了金钟奖,并在台湾省走红。思考现在的社会,为疲惫的现代人找到生活的信仰。

书中包含了广义人生的十个方面:新价值观、新官学、新伦理、新信仰、物化、创造力、文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内容悲而不悲。就几个字,打地板。

段落赏析

先说新价值

我想呼吁的是,所谓的“明星学校”从来没有给过你任何保证。知识分数越高,就应该越小心,因为你以后要面对的人生问题不在这些分数里。

一切都是商业化的,所以我们谈价值观,重点不是年轻人的价值观,而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当社会整体价值观都是“唯利是图”的时候,年轻人的价值观就只有一个字:利。也就是说,如果你有办法把文化的基础搞对了,很多事情都会很顺利,但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却恰恰相反,追求鸡毛蒜皮的事情,失去了“基础”。

亲近这位老先生对我的影响很大,也让我无论如何都要回去读十三经之类的古书。这些书讲的都是根本的,人的东西,也就是做人的轮廓。我认为知识属于人。如果你认识人,无论你学到什么新知识,你都可以结合起来而不会感到破碎。因为任何知识都要回归人的本分,知识不能回归人的本分,那知识就一定会出问题。

?新伦理学第三讲

当我们从“期待很久很难得到的东西”转变为快速容易得到,选择更多的时候,就有了后来的不珍惜的东西。当这种现象转化为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时,就会成为新的问题。

?第四,谈谈新的信念

物质和人性是两个极端。我不想从两全其美的角度去思考。我认为,人的精神幸福和物质幸福需要平衡;没有绝对的精神幸福,也没有绝对的物质幸福。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可能导致不健康的生活。

我的意思是,当你拥有一种物质时,你应该能够清楚地、不断地问自己:我真的拥有这种物质吗?

比如你有房子,住在这个房子里会让你觉得幸福,因为房子给你提供了生活上的安全感,或者说给你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可以看到山,看到水,感受周围环境带来的精神满足。此时,你拥有物质。

相反,你之所以买房,只是因为这个地区要建MRT(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房价要涨,或者这里的房子值得投资,钱有前途。这是一种物化。房子的价值不是你控制的,你是物质拥有的。

?文学权力第七讲

生活是一座桥。重要的不是目的和结果,而是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文学。

我妈离开家乡太久了,就把感情寄托在家乡的水果上。她经常说Xi安有很多石榴。她说的不是石榴,而是她逝去的青春,她再也见不到的母亲和故乡。所以石榴的象征意境越来越大,越来越甜,越来越不可替代;而她每次在异乡吃水果,都成为仇恨的对象。

每个人都有一颗不可替代的石榴。我经常问自己:我身上的石榴是什么?我也会害怕,当幻想越来越大的时候,有一天我会无法面对现实。

就像今天,我会回忆在巴黎的时光。二十多岁的我亮如金玉。但实际上,我在那里的日子可能是忧郁的或艰难的,那种“辉煌”的印象很可能是一种错觉。而二十多岁的青年,应该是花了一生的时间去想象和积累,才会产生微妙的文学,有近有远,有真有假,有包容也有排斥。这种对青春的双重态度很文艺。

这么说吧,如果你在乎结局,在乎答案,在乎目的,你是学哲学的;但如果你觉得人生的过程可能比答案更迷人,那你就去学文学吧。

其实哲学家尼采也说过,人生是一座桥,重要的不是目的和终点,而是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文学。

我相信文学有助于建立这种生活态度。比如巴尔扎克写的《高老头》,这样一个固执又小气的人,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他,你根本就不想和他说话。然而,当我们读小说时,我们会感动地了解到老人一生吝啬物质的原因。

如果你的公寓里也有一个小气的老头,大家都说楼梯间的灯坏了,每家每户都要赔偿,但他就是找不到办法让你觉得很烦。看了小说《高老头》,你可能会改变态度。你不只是讨厌他。你想观察他,了解他的背景,他是怎么长大的,为什么对物质有这样的态度。这时,你开始有一种“文学写作的气度”。并不是说现实生活中你会接受他,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让你改变视角。

如果没有文学,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判断自己喜不喜欢——个人,有了文学,我们就会化身,站在别人的角度重新思考。

?第八讲爱情与亲情

经常有朋友或者学生来找我,告诉他们,他们因为爱情而哭泣,伤心,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我会问他们,“你认为你和这个人在一起快乐吗?”有时候他们极其愤怒的时候会说:“我从来没有快乐过。”我会提醒他:“你在撒谎吗?你没注意到吗?因为如果你从来没有快乐过,你现在就不会这么难过了。”

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被提醒,要时刻提醒自己,这才是我爱的人。他真的很爱我,对我很好,很爱我。是因为一些小错误,还是因为他离开了我,我会开始讨厌他,报复他,让他从百分百的好变成百分百的坏?

很多人会在爱情的尽头恨,因为他们认为爱情的誓言永远不会变。当他们相爱时,海枯石烂,所以他们不应该改变主意,直到海枯石烂。这是真的吗?

让我们回到古代的婚姻伦理。当法律允许一个男人同时娶几个老婆的时候,法律是否可以规定他要在不同的老婆之间平分爱情?还是会对他特别有好感,特别不喜欢?也就是说,爱的表达本来就是在一种习惯和形式中。就像现在一夫一妻制已经建立,我们习惯用这个体系去思考爱情,但是要知道,人从来都不是一个体系。

千万不要以为一纸婚约就能保证爱情,只有爱情才能保证爱情。

我真的觉得,当你开始每天睡12个小时,不上进,不学习,然后变胖,不在乎衣服的时候,你就是不爱对方了。而且因为你不在乎自己吸引不吸引对方,所以不怕对方觉得你不好。

我相信我可以和一个人在一起20年。她清新迷人,我自然会觉得在她面前不能太差。我不会让自己变胖,让自己说话没有意义。我觉得如果我因为嫁了人而变得庸俗,或者对方变得庸俗,我真的会觉得无聊。

我的意思是,永远不要让婚姻成为爱情的终点,它应该是可持续的。

我常常想,爱情应该是给对方天空天空的自由,然后让他愿意回来,喜欢回来。你要把爱人当鸽子,每天让他飞出去,等他回来。绝对不是狗。脖子上套个项圈和绳子,一直拉在手上,怕他跑了。爱情的本体是你自己,永远不要自暴自弃。你要相信自己是美丽的,聪明的,上进的,有道德的,宽容的。这样,别人会离开你吗?

不,你不能摆脱它。

?第九讲感情和欲望

真的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读一本好看的爱情小说或者几首爱情诗,让自己保持对爱情的希望,不要完全堕落为欲望刺激。很多人担心谈情说爱的结果是欲望泛滥。我觉得恰恰相反,爱是一种升华的状态。

在性行为中,人们往往会发现自己有最低级的动物部分,也有宗教精神部分——当你接触到另一个身体,达到某一种话语无法替代的时刻,你对对方的感情就接近宗教虔诚,我想。所以人在面对自己的欲望时,会有一种矛盾和尴尬,于是就产生了很多替代品,因为光是性交就会让人觉得自己是一种动物。当人对信息素分泌引起的生理现象和行为不满意时,会有“做爱”和“顿伦”两个层次的升华。

但是“性”太复杂了,无法用任何数量的名词来完全描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任何想把性简单化的名字,都是对性的一种伤害,或者是性的衰落,或者是爱的衰落。在性的行为中,有伟大的爱的一部分,也有伟大的欲望的一部分,两者不可分离。

在D.H .劳伦斯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有一段描写我觉得相当感人,那就是查泰莱夫人和一个男人达到了极其和谐的肉体理解。当他们做完性动作的时候,两个人的眼里都有泪水,然后他们拥抱在一起,感受着对方的体温。泰勒夫人说我们同时结束了。这个人说,世界上这样的人很少。

中学的时候偷看这本小说的时候,我们是把它当做色情小说来看的。那时候,我们还不明白。即使成年后,也应该很少有人明白自己为什么流泪。很少有男女在做爱时真的把身体给了对方,也了解了对方的身体,同时觉得对方也感受到了自己。很多性是为了发泄自己,很多性是为了委屈自己,但是性到了一定的境界,应该是双方共同完成的,而不是谁占谁的便宜。

第10讲新一代食物

有一个法国的朋友曾经问我:“你喜欢吃到饱吗,因为吃到饱很难?”在法国没有人会说他是一个贪吃的人,而是说他吃得优雅精致,因为前者是非常可耻的。

当然,你也不一定要吃得精致,不然你也不可能走进一家吃得饱饱的餐厅。重点是你应该开心。我在餐馆里看到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在那里我有足够的食物。我爸让他吃到饱,说多吃点划算,孩子就拼命吃。盘子里的食物堆积如山,一个人拿了七个煮鸡蛋。我认为那个孩子真的是被他父亲杀死的。他需要一次吃七个鸡蛋吗?

如果我们是抱着“吃多了才划算”的心态,那就是物化了。值得吗?其实代价更大的,是孩子的道德,孩子的品味,孩子身体的美。我觉得为了几百块钱全赔了,太可笑了。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不经意间有很多触动和思考。

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加入我们的在线读书会,和我们一起讨论~